王芳+鮑婷婷+洪波+馬林才
摘要:通過訪談、問卷調查得出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的3個一級指標和9個二級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標在人才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6-0048-03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要求學生既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又要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從而成為專家型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筆者以汽車類專業為例,探討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影響因素,為高職院校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提供參考。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一)評價指標的確定
采用專家評議的方法來確定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評價指標。專家評議的具體方法是參考德爾菲法(Delphi)來進行的,主要按照以下程序來實施:(1)確定專家。確定專家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本項目在企業和行業中分別選取了5名一線機修人員、4名服務經理、2名車間主管、2名行政人員、4名行業專家等共17人,對項目指標的確定進行意見征詢。(2)確定指標。人才評價指標的確定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上,必須能夠經得起實踐的檢驗。為了能更好地得到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評價指標,我們對多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發現盡管各類人員評價要素不同,但其基本評價指標都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素質結構、智力結構、能力結構、績效結構等。根據汽車維修企業的實際狀況及各專家的意見,建立評價體系的三維模型,確定評價指標為3個一級指標,分別是職業素養、能力結構及人才培養定位,如圖1所示。
在圖中,Y軸為能力結構,主要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部分,具體體現的是維修人員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學習理解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等。X軸是人才培養定位,主要是結合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綜合考慮。Z軸為職業素養,主要體現的是職業責任感、職業習慣等。這個三維模型涵蓋了對員工工作能力、崗位技能、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評價,并充分結合了校企合作前提下進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思考,對提升學校教學質量和全面評價專家型維修人才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評價指標的含義
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個體行為的總合構成了自身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內涵,個體行為是外在表象。職業素養是一個人職業生涯成敗的關鍵因素,它將直接影響顧客滿意度,影響到企業發展。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擁有豐富的汽車維修專業知識,要想得到用人單位、社會的認可,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家型高素質技能人才,職業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專家認為,敬業精神及團隊合作能力是職業素養的重要因素。職業素養包含的范圍較廣,為簡化模型便于運算,根據重要程度選擇了職業道德、服務意識、職業習慣和人文修養作為職業素養的子項,即作為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的二級指標,具體分析見表1。
能力結構 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應具有對汽車進行故障診斷、汽車維護的實際操作能力,對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和理解的能力及與他人進行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所以,能力結構作為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的第二個一級指標,具體可以分為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個方面。具體見表2。
人才培養定位(職業潛質) 在具備了職業素養和完備的能力結構后,汽車維修高技能人才評價的另一個一級指標是人才培養定位(職業潛質),其中包括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就是剛走上工作崗位或變換一個崗位,需要多少時間才能適應新的崗位并獨立完成工作,時間用得越短,新工作完成得越好,崗位適應能力越強。作為專家型高素質技能人才除了應具備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還要具有很強的知識尋求熱情和學習原動力,不固守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勇于打破自己的心智模型,對新觀念、新方法、新技術極為敏感和渴求,吸取工作相關知識、技能并能恰如其分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對人才培養的要素分析可以參考表3。
評價指標體系模型的建立 層次分析法(Analysis of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美國著名運籌學家、匹茲堡大學教授T L Saaty于上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種確定多目標決策中各目標的權重的方法。層次分析法大體分為以下步驟,即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對各層元素兩兩比較,構造判斷矩陣、求解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檢驗、得出層次總排序、數據處理等。采用AHP法來分析,將決策問題劃分為總目標層、分目標層以及方案層等,根據專家評議法的結果將目標層定義為A2,A2下有3個分目標層,分別定義為B1、B2、B3,其中分目標層下的方案層有9項,分別定義為C1~C9,層次模型見圖2。在建立遞階層次結構后,上下層次之間元素的隸屬關系就被確定了。假定遞階層次中某一層的元素由C1,C2,C3…Cn組成,這些元素相對于相鄰上一層次中某一元素B的重要性作兩兩比較,構成判斷矩陣。按層次分析法的步驟建立層次分析的整個模型,然后帶入具體的分析數據就可以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數據分析
通過現場調研、網絡、郵寄等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84份。將所調查的84名專家進行分類,分別為服務經理、機修人員、行政人員和其他人員等四類專家。在專家數據集結方法上,采用群決策方法將各專家排序向量進行加權,取幾何平均值,得到各級指標對于目標層的權重,具體見表4。
通過調研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判定上,職業素養>能力結構>人才培養定位。在其影響因子里面,按照重要度進行排序,分別是:職業道德>服務意識>方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職業習慣>崗位適應能力>社會能力>人文修養>專業能力。(1)通過分析發現,在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評價體系中,職業素養占第一位,其權重值明顯高于能力結構和人才培養定位。職業素養主要包括職業道德、服務意識、職業習慣和人文修養。而在這四者里面,職業道德>服務意識>職業習慣>人文修養,且職業道德的權重明顯高于其他三者。(2)權重比例占第二位的是能力結構,核心能力具體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在這些影響因素里面,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專業能力。(3)排名第三的是人才培養定位,人才培養定位具體包括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崗位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許慧清.培養醫科女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探索和思考[J].溫州醫學院學報,2005(3).
[2]孫詠梅.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9(5).
[3]邱清華,陳銀松.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J].中等職業教育,2011(2).
(責任編輯:楊在良)
摘要:通過訪談、問卷調查得出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的3個一級指標和9個二級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標在人才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6-0048-03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要求學生既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又要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從而成為專家型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筆者以汽車類專業為例,探討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影響因素,為高職院校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提供參考。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一)評價指標的確定
采用專家評議的方法來確定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評價指標。專家評議的具體方法是參考德爾菲法(Delphi)來進行的,主要按照以下程序來實施:(1)確定專家。確定專家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本項目在企業和行業中分別選取了5名一線機修人員、4名服務經理、2名車間主管、2名行政人員、4名行業專家等共17人,對項目指標的確定進行意見征詢。(2)確定指標。人才評價指標的確定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上,必須能夠經得起實踐的檢驗。為了能更好地得到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評價指標,我們對多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發現盡管各類人員評價要素不同,但其基本評價指標都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素質結構、智力結構、能力結構、績效結構等。根據汽車維修企業的實際狀況及各專家的意見,建立評價體系的三維模型,確定評價指標為3個一級指標,分別是職業素養、能力結構及人才培養定位,如圖1所示。
在圖中,Y軸為能力結構,主要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部分,具體體現的是維修人員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學習理解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等。X軸是人才培養定位,主要是結合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綜合考慮。Z軸為職業素養,主要體現的是職業責任感、職業習慣等。這個三維模型涵蓋了對員工工作能力、崗位技能、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評價,并充分結合了校企合作前提下進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思考,對提升學校教學質量和全面評價專家型維修人才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評價指標的含義
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個體行為的總合構成了自身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內涵,個體行為是外在表象。職業素養是一個人職業生涯成敗的關鍵因素,它將直接影響顧客滿意度,影響到企業發展。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擁有豐富的汽車維修專業知識,要想得到用人單位、社會的認可,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家型高素質技能人才,職業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專家認為,敬業精神及團隊合作能力是職業素養的重要因素。職業素養包含的范圍較廣,為簡化模型便于運算,根據重要程度選擇了職業道德、服務意識、職業習慣和人文修養作為職業素養的子項,即作為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的二級指標,具體分析見表1。
能力結構 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應具有對汽車進行故障診斷、汽車維護的實際操作能力,對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和理解的能力及與他人進行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所以,能力結構作為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的第二個一級指標,具體可以分為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個方面。具體見表2。
人才培養定位(職業潛質) 在具備了職業素養和完備的能力結構后,汽車維修高技能人才評價的另一個一級指標是人才培養定位(職業潛質),其中包括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就是剛走上工作崗位或變換一個崗位,需要多少時間才能適應新的崗位并獨立完成工作,時間用得越短,新工作完成得越好,崗位適應能力越強。作為專家型高素質技能人才除了應具備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還要具有很強的知識尋求熱情和學習原動力,不固守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勇于打破自己的心智模型,對新觀念、新方法、新技術極為敏感和渴求,吸取工作相關知識、技能并能恰如其分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對人才培養的要素分析可以參考表3。
評價指標體系模型的建立 層次分析法(Analysis of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美國著名運籌學家、匹茲堡大學教授T L Saaty于上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種確定多目標決策中各目標的權重的方法。層次分析法大體分為以下步驟,即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對各層元素兩兩比較,構造判斷矩陣、求解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檢驗、得出層次總排序、數據處理等。采用AHP法來分析,將決策問題劃分為總目標層、分目標層以及方案層等,根據專家評議法的結果將目標層定義為A2,A2下有3個分目標層,分別定義為B1、B2、B3,其中分目標層下的方案層有9項,分別定義為C1~C9,層次模型見圖2。在建立遞階層次結構后,上下層次之間元素的隸屬關系就被確定了。假定遞階層次中某一層的元素由C1,C2,C3…Cn組成,這些元素相對于相鄰上一層次中某一元素B的重要性作兩兩比較,構成判斷矩陣。按層次分析法的步驟建立層次分析的整個模型,然后帶入具體的分析數據就可以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數據分析
通過現場調研、網絡、郵寄等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84份。將所調查的84名專家進行分類,分別為服務經理、機修人員、行政人員和其他人員等四類專家。在專家數據集結方法上,采用群決策方法將各專家排序向量進行加權,取幾何平均值,得到各級指標對于目標層的權重,具體見表4。
通過調研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判定上,職業素養>能力結構>人才培養定位。在其影響因子里面,按照重要度進行排序,分別是:職業道德>服務意識>方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職業習慣>崗位適應能力>社會能力>人文修養>專業能力。(1)通過分析發現,在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評價體系中,職業素養占第一位,其權重值明顯高于能力結構和人才培養定位。職業素養主要包括職業道德、服務意識、職業習慣和人文修養。而在這四者里面,職業道德>服務意識>職業習慣>人文修養,且職業道德的權重明顯高于其他三者。(2)權重比例占第二位的是能力結構,核心能力具體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在這些影響因素里面,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專業能力。(3)排名第三的是人才培養定位,人才培養定位具體包括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崗位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許慧清.培養醫科女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探索和思考[J].溫州醫學院學報,2005(3).
[2]孫詠梅.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9(5).
[3]邱清華,陳銀松.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J].中等職業教育,2011(2).
(責任編輯:楊在良)
摘要:通過訪談、問卷調查得出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的3個一級指標和9個二級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標在人才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6-0048-03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要求學生既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又要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從而成為專家型的高素質技能人才。筆者以汽車類專業為例,探討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影響因素,為高職院校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提供參考。
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一)評價指標的確定
采用專家評議的方法來確定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評價指標。專家評議的具體方法是參考德爾菲法(Delphi)來進行的,主要按照以下程序來實施:(1)確定專家。確定專家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本項目在企業和行業中分別選取了5名一線機修人員、4名服務經理、2名車間主管、2名行政人員、4名行業專家等共17人,對項目指標的確定進行意見征詢。(2)確定指標。人才評價指標的確定必須建立在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上,必須能夠經得起實踐的檢驗。為了能更好地得到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評價指標,我們對多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發現盡管各類人員評價要素不同,但其基本評價指標都會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素質結構、智力結構、能力結構、績效結構等。根據汽車維修企業的實際狀況及各專家的意見,建立評價體系的三維模型,確定評價指標為3個一級指標,分別是職業素養、能力結構及人才培養定位,如圖1所示。
在圖中,Y軸為能力結構,主要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部分,具體體現的是維修人員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學習理解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等。X軸是人才培養定位,主要是結合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綜合考慮。Z軸為職業素養,主要體現的是職業責任感、職業習慣等。這個三維模型涵蓋了對員工工作能力、崗位技能、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評價,并充分結合了校企合作前提下進行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思考,對提升學校教學質量和全面評價專家型維修人才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評價指標的含義
職業素養 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職業素養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個體行為的總合構成了自身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內涵,個體行為是外在表象。職業素養是一個人職業生涯成敗的關鍵因素,它將直接影響顧客滿意度,影響到企業發展。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要擁有豐富的汽車維修專業知識,要想得到用人單位、社會的認可,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家型高素質技能人才,職業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專家認為,敬業精神及團隊合作能力是職業素養的重要因素。職業素養包含的范圍較廣,為簡化模型便于運算,根據重要程度選擇了職業道德、服務意識、職業習慣和人文修養作為職業素養的子項,即作為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的二級指標,具體分析見表1。
能力結構 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應具有對汽車進行故障診斷、汽車維護的實際操作能力,對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和理解的能力及與他人進行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所以,能力結構作為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的第二個一級指標,具體可以分為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個方面。具體見表2。
人才培養定位(職業潛質) 在具備了職業素養和完備的能力結構后,汽車維修高技能人才評價的另一個一級指標是人才培養定位(職業潛質),其中包括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就是剛走上工作崗位或變換一個崗位,需要多少時間才能適應新的崗位并獨立完成工作,時間用得越短,新工作完成得越好,崗位適應能力越強。作為專家型高素質技能人才除了應具備較強的崗位適應能力,還要具有很強的知識尋求熱情和學習原動力,不固守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勇于打破自己的心智模型,對新觀念、新方法、新技術極為敏感和渴求,吸取工作相關知識、技能并能恰如其分地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對人才培養的要素分析可以參考表3。
評價指標體系模型的建立 層次分析法(Analysis of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美國著名運籌學家、匹茲堡大學教授T L Saaty于上世紀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種確定多目標決策中各目標的權重的方法。層次分析法大體分為以下步驟,即建立層次結構模型、對各層元素兩兩比較,構造判斷矩陣、求解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對判斷矩陣的一致性進行檢驗、得出層次總排序、數據處理等。采用AHP法來分析,將決策問題劃分為總目標層、分目標層以及方案層等,根據專家評議法的結果將目標層定義為A2,A2下有3個分目標層,分別定義為B1、B2、B3,其中分目標層下的方案層有9項,分別定義為C1~C9,層次模型見圖2。在建立遞階層次結構后,上下層次之間元素的隸屬關系就被確定了。假定遞階層次中某一層的元素由C1,C2,C3…Cn組成,這些元素相對于相鄰上一層次中某一元素B的重要性作兩兩比較,構成判斷矩陣。按層次分析法的步驟建立層次分析的整個模型,然后帶入具體的分析數據就可以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數據分析
通過現場調研、網絡、郵寄等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84份。將所調查的84名專家進行分類,分別為服務經理、機修人員、行政人員和其他人員等四類專家。在專家數據集結方法上,采用群決策方法將各專家排序向量進行加權,取幾何平均值,得到各級指標對于目標層的權重,具體見表4。
通過調研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判定上,職業素養>能力結構>人才培養定位。在其影響因子里面,按照重要度進行排序,分別是:職業道德>服務意識>方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職業習慣>崗位適應能力>社會能力>人文修養>專業能力。(1)通過分析發現,在專家型汽車維修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評價體系中,職業素養占第一位,其權重值明顯高于能力結構和人才培養定位。職業素養主要包括職業道德、服務意識、職業習慣和人文修養。而在這四者里面,職業道德>服務意識>職業習慣>人文修養,且職業道德的權重明顯高于其他三者。(2)權重比例占第二位的是能力結構,核心能力具體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在這些影響因素里面,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專業能力。(3)排名第三的是人才培養定位,人才培養定位具體包括崗位適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崗位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許慧清.培養醫科女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探索和思考[J].溫州醫學院學報,2005(3).
[2]孫詠梅.大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9(5).
[3]邱清華,陳銀松.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J].中等職業教育,2011(2).
(責任編輯:楊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