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凱
摘 要:十八大報告中指出,中國應“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在全球氣候日益變暖、霧霾天氣日益惡化的情況下,關于低碳經濟法律體系的研究,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開發利用“低碳能源”、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是世界各國能源和經濟的發展方向。我國建設低碳經濟尚處在起步階段,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法律體系方面仍處于薄弱的狀態,在建設低碳經濟過程中,我國應當構建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以確保其健康發展。基于此,從低碳經濟多角度對低碳經濟法律體系的構建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低碳經濟;法律體系;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D922.6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4-0293-02
一、低碳經濟及其法制的意義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1]。發展低碳經濟有利于“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建設,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低碳經濟”概念最早正式出現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早在2007年,原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上也提出要積極發展低碳經濟。他還提出,“開展全民氣候變化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節能減排意識,讓每個公民自覺行為。
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黨中央相繼提出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生態文明等新的發展理念和戰略舉措。發展低碳經濟,一方面,是為了積極承擔保護環境的責任,完成國家節能降耗指標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為了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益,發展新興工業,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摒棄以往先低端后高端、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后集約的發展經濟模式,是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雙贏的必然選擇。所以,我們要加強低碳經濟立法和執法,構建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以確保其健康地發展,使其低碳法律體系充分體現民心民意,以充分發揮低碳經濟法制在傳統經濟向低碳經濟變革轉型過程中的引導和促進功能。發展低碳經濟,法制要先行。
二、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現實法律體系存在的問題
十八大報告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的戰略部署。目前,我國積極制定并實施的一系列有關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規,如《煤炭法》、《電力法》、《節約能源法》等多部法律,同時,還制定并實施了減緩氣候變化規劃與政策。顯示了我們國家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保障能源安全、實現低碳發展的決心,也為低碳經濟在中國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律與政策環境。
但是,由于我國建設低碳經濟尚處在起步階段,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法律體系方面仍處于薄弱的狀態。存在的突出問題是,首先,我國的有關立法在體系上并不完善,如石油、天然氣等主要領域的能源單行法律仍然缺位,同時也缺少能源公用事業法,這將導致能源與環境相協調的作用領域不夠全面。其次,現有的立法規定不夠詳細,缺乏足夠的可操作性。這也是導致我國目前環境執法效果不佳、環保狀況不能得到根本改善的重要原因。再次,現行的一些相關法律、規劃規定的執行措施上雖然也涉及到以稅收優惠、補貼等獎勵手段來激勵公眾與企業自愿實行有利于低碳經濟發展的行為,但是卻沒有規定細化的獎勵手段與程序,導致在現實中不能產生廣泛的影響,發揮作用不夠[2]。
三、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法律體系對策分析
(一)構建低碳經濟法律體系建設,要堅持合理的立法理念
構建低碳經濟法制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一是構建低碳經濟法制建設要符合我國國情,不能簡單地照搬照抄發達國家的經驗。二是,注意維護國家利益。在對低碳經濟立法的過程中,要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的各項要求,正確處理當前與長遠、繼承與創新、預防與治理、城市與農村的關系,根據各地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法規和政策,使低碳經濟的發展真正為人民造福。三是要制定配套的政策及制度。我們要完善稅法,創新有利于發展低碳經濟的金融與財稅制度。利用碳稅收政策抑制能源需求過快增長,逐步提高礦物燃料的價格,出臺鼓勵企業進行低碳創新、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規,通過減免稅收、財政補貼、政府采購、綠色信貸等措施,引領企業開發先進的低碳技術,通過金融、財稅制度創新,規范新建企業的低碳技術標準、準入門檻,提高已有企業的低碳技術使用及研發水平。運用利益補償等機制,加大政府投入,利用政府補貼、補助以及獎勵等多種形式,鼓勵社會投資流入。
(二)構建低碳經濟法律體系建設,要堅持科學發展的立法進程
在建設低碳經濟法律體系要堅持科學立法。一是科學制定法律法規,限制高碳產業。根據各種產品的性質分類別制定法律法規,對高耗能產品設定強制性的節能標準,嚴格限制不符合環保標準的產品進入市場;嚴格限制碳排放高、污染較重產業的發展。二是實施財稅政策,建立激勵機制。通過稅收、財政補貼、政府采購、綠色信貸等措施,引領企業開發先進的低碳技術,通過金融、財稅制度創新,規范新建企業的低碳技術標準。三是建立認證制度,改善消費結構。實施“綠色證書”制度,由國家認可后頒發認證證書,達到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和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能源認證制度的實施,對促進企業節能減排、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將起到重要作用[3]。四是完善以大氣污染防治法為核心的相關法規體系,完善氣候變化立法體系。
四、總結
總之,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美麗中國,是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也是全黨全國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善經濟發展質量,避免資源濫采、污染濫排,延緩人類自我毀滅進程。所以,加快完善我國相關法律與政策,建立一個有利于低碳經濟發展政策法律體系,對于發展低碳經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著重大意義。endprint
參考文獻:
[1] 趙磊.論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現狀和法律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0,(6).
[2] 韓樹藝.提倡低碳生活,建設環保家園[J].團結,2010,(1).
[3] 王利.低碳經濟:未來中國可持續發展之基礎——兼談中國相關法律與政策的完善[J].池州學院學報,2009,(2).
Research on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
LI Zhen-kai
(Huzhong district committee party school,Da Xing An Ling are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 Xing An Ling 165036,China)
Abstract: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ighteen report,Chinese should be "to promote green development,development cycle,low carbon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 climate warming,the haze weather worsening situation,research on the legal system of low carbon economy,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ow carbon energy",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society" is the world of ener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in the aspects of policy and law syste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is still in a weak state,in a low carbon econom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China should construct a complete legal system,to ensure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to construct the legal system of low carbon economy from the angle of low carbon economy are discussed.
Key words:low carbon economy;legal system;problem research
[責任編輯 安 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