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摘 要:如何讓我們的化學課堂成為學生心中快樂而又神圣的殿堂,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了探討:富有激情的化學教師、饒有趣味的化學知識、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方式。
關鍵詞:初中化學 激情 趣味 方法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筆者深刻體會到:只有學生深深“愛”上化學課,方能奏響課堂教學的美麗樂章,達到省時省力的效果。那怎樣才能使化學課堂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地方,成為學生心中的伊甸園呢?筆者談幾點體驗,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展現化學教師的激情
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教師作為課堂組織者,必須富有激情,要以激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點燃學生心中的激情之火,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化學課。
首先,教師要擁有一顆愛心。學生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因此,教師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一顆寬容的心,用“愛”去澆灌每一位學生的心田。特別對于“學困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做到不歧視、不冷落、不放棄,樹立全方位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用一種強有力的親和力去駕馭課堂,達到師生情感共融共通的境界。
其次,教師要擁有一顆感恩之心。熱愛教育事業,嚴謹勤奮,樂觀向上,用教師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感染學生。
最后,教師要充滿信心。課前精心備課,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法和學法,以便在課堂上揮灑自如,游刃有余。同時要不斷給自身充電,博覽群書,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學識淵博,使其欽佩之情油然而生,使課堂教學在清新歡快的氛圍中拉開帷幕。
二、挖掘化學知識的趣味
化學教學的內容不能受縛于教材,教師要將教材內容放到現實生活的背景中、時代發展的趨勢中加以審視,反復與教材內容展開對話,進行精雕細琢,挖掘出化學知識的趣味性。
1.通過帶有魔術色彩的實驗讓學生感知化學知識的趣味性
精心設計魔幻般的實驗,挖掘出化學知識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如講授“緒言”時筆者精心設計了小魔術:“神奇的百變瓶”“燒不壞的手帕”“水火相容”,并輔以幽默的語言:“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一下子就讓學生瞪圓了眼睛,仿佛進入魔幻世界。
2.借助多媒體豐富化學知識,拓寬學生視野
例如,“物質構成的奧秘”屬于學生難以想象和表述的微觀世界,可借助CAI(計算機輔助設計)變小為大,變靜為動,給學生以生動的啟示,突破教學難點;再如,講授有關一氧化碳知識時,由于受學校條件的限制,不能進行實驗,筆者通過相關視頻的播放,讓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然后對一氧化碳的性質進行總結。
3.借助身邊熟悉的物質和現象使化學知識生活化
根據“從生活中走進化學,從化學走進生活”的基本理念,教師一方面要善于把化學知識置于一定的現實生活背景中,讓學生憑借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進行感悟和探索,實現化學學習生活化;另一方面要善于引導學生用已學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實現生活經驗化學化。如講授“活性炭的吸附性”時,可補充介紹21世紀環保新衛士——果殼活性炭——制成的碳雕藝術品、竹炭制成的枕頭等;如介紹“蛋白質變性”是醫院和餐廳中常用紫外線消毒的原因等。
4.介紹有代表性的化學人物的事跡
通過介紹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故事,讓學生感悟到化學家的人格魅力,感知他們在化學探究過程中的艱辛和樂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如講空氣的組成時可以介紹拉瓦錫的 事跡;介紹水的組成時可以簡單介紹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許、拉瓦錫的實驗經過;講純堿工業時可以介紹侯德榜的愛國故事等。
5.將“流行元素”滲透在化學知識中
青少年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他們崇尚時尚,作為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把學生心目中的“流行元素”植入化學知識中,如流行歌曲、動漫及娛樂活動等。同時將先進的化學理念介紹給學生,讓他們了解化學的前沿科技,如綠色化學、低碳科技等。如在學習“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時可以結合我國的航天科技,播放宇航員的太空生活等。
三、活化化學教學的方法
課程改革以“毎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讓學生樹立起“我的課堂我主宰”的意識,教師是學生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服務者,我們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法,活化教學形式,使課堂形式不斷推陳出新,不讓學生產生視覺的疲勞。
1.自主學習法
對于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容,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設計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的問題,讓學生在回憶、推理、思考中得出結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師的引導、點撥、總結中得以提升。
2.教師講授法
這里的講授法不是滿堂灌,而是在課前精心備課的基礎上,教師在課上主導性精講,濃縮課堂的精華,提高課堂的效率。如在習題講評課,我們可以根據不同類型的習題精講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3.實驗探究法
對于教材實驗,我們可以進行趣化、細化、拓展化,盡可能為學生創造實驗的機會并鼓勵學生多交流、評價實驗方案的設計,做到實驗和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如學習“酸和堿之間會發生什么反應”時,要求小組合作探究完成:①將稀鹽酸滴到NaOH溶液中,仔細觀察實驗現象;②將稀鹽酸滴到含有幾滴酚酞的NaOH溶液中,仔細觀察實驗現象;③設計實驗方案:探究反應后溶液的成分是什么?④反應后的溶液我們又將如何處理?通過合作探究,學生的各種思維產生“碰撞”,各種優勢也得以互補,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以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得以全面提高。
4.小組合作學習法
我們將學生按“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組內成員互相學習、互相督促、互相鼓勵、共同提高。
如講授“化學式”時,先在組內相互交流討論正確書寫化學式的捷徑,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教師說名稱學生說化學式;或教師說化學式,學生說出相應的名稱,看看哪組說得又快又準,不服氣的組也可以主動申請去挑戰第一名。這樣的課堂教學使原本比較沉悶的教學氛圍變得富有趣味性及挑戰性,學生的積極性一浪高過一浪,課后好多學生感覺回味無窮。
教無定法,豐富多彩的化學課堂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有耳目一新之感。
總之,在富有激情的教師的組織引領下,學生通過多種活動方式掌握了生動有趣的化學知識,這樣的化學課堂,一定會成為學生心中的伊甸園。
參考文獻
[1]趙馨,許俊儀.做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殷志寧.新課程下化學有效教學實施的基本策略[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3).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