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周立文 馬秀杰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國對高職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生物課程改革是大勢所趨。高職生物人才的培養要去適應實際的工作崗位,打破傳統模式的教學,需要建立適合高職院校的生物課程管理體系,本文從高職課程改革的總體趨勢入手,來探析高職生物課程改革的難點,并找尋對策。
【關鍵詞】高職教育 生物課程改革 難點 對策
近年來我國生物化工產業發展迅速,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對專業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需求極大,因此,我們要對高職生物課程的內容與教學的模式進行改革,以求培養出更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生物工程人才。
一、高職院校改革的趨勢
以社會的需求為改革導向,課程體系與課程標準注重實踐的模式成了高職院校改革的主流。
(一)課程體系的建設影響著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也影響著學科教材的開發。高職院校一直以來是以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將實際崗位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要求轉化為課程設計,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相對應的能力。
(二)課程開發在高職院校中是以實際的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設計模式被廣泛的運用,讓學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體驗實際的工作內容與任務,然后轉化為教學任務。越來越趨向于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專業能力。
(三)課程設計與課程標準是在高職院校原有的基礎上進行開發,課程設計同樣要注重實踐工作的操作,課程標準逐漸代替了教學大綱,對學生的教學評價也不再是單一的試卷評價,而是更注重與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評價。
以上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趨勢,在高職院校的實際應用中進一步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進一步鍛煉了學生在實際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高職生物課程改革難點分析與對策
根據目前的形式,高職院校生物課程的改革面臨著一些難題,我們以生物課程中的生物分離與純化技術教材為例子,來對生物課程改革難點與對策進行闡述。
(一)生物課程教材的選定與教學內容的設計
生物分離與純化技術在教材上同質化的現象非常嚴重,因此,對課程教學內容設計上會出現難以取舍與選定的情況,如果單一選取教材來進行教學,那么,教學的效果會不理想。所以,在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與設計時,應該與教學的目標相符、課程體系相配,也以此為依據來選取教材版本。生物分離與純化技術現在用的教材是《生物分離與純化技術》(邱玉華,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年),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也可以參考如下教材:辛秀蘭,《生物分離與純化技術》,科學出版社,2005年;孫彥,《生物分離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年等。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與教學方面應該考慮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建設的需要,教學理論和實訓的內容也要在以此的基礎上展開,要注重生物課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二)生物課程新內容、新技術的引進
生物產業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在不斷地進步,因此,對高職院校的生物課程教材的要求更加嚴格,教材的內容確定,教師才可以構建教學內容的基本框架。但是,生物課程的教材內容相對社會發展而言是落后的,所以,教師要不斷地了解新技術、新知識、新內容并在課堂的教學內容中融入這些,讓學習及時的了解時事熱點消息,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生物課程中怎樣引進新內容、新技術是課程改革的難點之一,值得大家來思考。例如生物分離學科涉及的內容廣泛而豐富,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要向學生推薦與本門課程有關的國內外期刊、圖書等,讓學生發揮自主學習,去了解更多的知識與技術,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進而從教材外來入手課程改革。
(三)課程教學中分離工程思想
在高職院校生物課程教材的編寫中,大部分是每個單元的操作內容進行介紹,然后在實訓中按照教材上單元操作實驗,并加上一些綜合實訓內容來進行編排。這種方式,在以后學生工作中面對的是完全分離的過程,條理是不清晰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去培養學生從單元操作到過程操作的工程思想,以便學生適應實際的工作環境。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在課堂上播放生物產品分離工程的視屏來讓學生進行認知,在課后組織學生去進行實地參觀,如參觀啤酒工廠、味精工廠等,要求學生在實地的參觀中對分離的流程、分離的設備進行認識,并要求學生在實地實訓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家一起分析并解決,最后讓每個同學寫實地實訓報告,分析與反饋問題。在整個生物課程體系中,要逐漸的去強化學生的工程思想,同時在實踐中要求學生不斷的認知與總結,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高職院校生物課程改革中還可以去嘗試啟發式教學,一方面要把生物課程結合社會的實際需求,不斷地引入新技術與新內容,為生物課程注入新鮮血液;另一方面,不斷強化本校的生物課程改革,建立完善的高職院校生物課程管理體系與教學模式,在教學水平、教學質量上不斷提高。
結語
高職院校的生物課程的改革要與社會實際發展的需求相結合,在教學模式上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可采用啟發式教學手段,不斷地引入新技術與新內容,并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為目標,建立適合高職院校的生物課程管理體系。總之,我們要明確高職院校生物課程改革的方向,以便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優秀的生物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良.職業素質本位的高職教育課程建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2]劉恩山.最為活躍的課程改革領域之一: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改革十年回顧[J].基礎教育課程,2011.
[3]黃敏.論素質教育觀下的生物課程改革[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0.
[4]肖雪梅,劉霞,黎定標.高職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校外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職教論壇,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