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愛文
摘 要:小學數學是小學所有課程中的一門基礎課程,可以幫助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創新思維是數學思維中最可貴的品質。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數學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性,積極調動學生參與數學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創新思維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學好數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第一步就要先培養小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數學知識來自生活,又可以應用于生活中。所以,數學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在課堂上利用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講解數學知識,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與數學知識有關的現象。增加小學生對數學的親切感,在熟悉的事物上體會到數學的魅力,了解到數學的實用性,從而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動手實踐
在新課程改革下,以往教學中教師的主體地位已經轉變為了學生,教師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在體驗和發現中學習。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其自主學習,積極實踐。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又比較乏味,有時候學生難以理解,但是如果學生有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又能積極動手實踐,才能牢固掌握數學知識,從而產生創新思維。所以在課堂上,數學教師要多設立數學實踐活動,比如,分組討論或者是搶答等,調動數學課堂的活躍氣氛,從而活躍小學生的思想,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如果學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人云亦云,是無法培養出創新思維的。要想創新就必須要有質疑,所以數學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質疑。根據小學生年紀小、學到的知識少的特點,很容易盲目相信教師,所以要想讓小學生敢于提出質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改變教學方法和技巧,要創設一些讓學生容易混淆誤會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對敢于質疑的學生要多表揚,對回答錯誤的學生也要多鼓勵。通過這種讓學生不易辨別的問題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和動手能力,加強知識的記憶,為學生的創新思維打下基礎。
總之,小學生的創新思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是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認真研究不斷改進和增加新的教學方式,從多方面入手去培養的。我們要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去引導學生善于思考,勇于創新。
參考文獻:
田洪波.小學數學教育中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11(25).
(作者單位 山西省文水縣南莊鎮汾曲學校)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