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其貴
摘 要:從創設情境、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游戲三方面來培養小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生;課堂學習興趣;教學手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活動中最重要的因素。一堂課成功與否,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密切相關。教師若能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設新奇、新異、新穎的學習環境,使直接興趣轉化為學習的間接興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激情飛揚,則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中引發興趣
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讓學生產生探求知識的興趣,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到主動獲取知識,以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如,在教學《翠鳥》一文時,我先創設情境,讓學生聽一段鳥叫的聲音,然后問學生聽到了什么?學生答:“鳥叫聲。”我接著問:“你們喜歡什么樣的鳥?為什么喜歡?”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興趣馬上提高了,有的說:“我喜歡黃鶯,因為它的叫聲清脆。”有的說:“我喜歡鸚鵡,因為它能學人說話。”……這時的課堂氣氛十分熱烈,我趁機導入:我們今天認識一位新朋友“翠鳥”。
二、在新授中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誘發興趣
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的知識發生興趣。課堂教學一般來說比較單調、枯燥無味,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
如,在教《翠鳥》時,課文描寫翠鳥愛貼著水面急飛,捉魚時蹬開桅桿,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一下子飛遠了。課前考慮到,在講授時學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翠鳥捉魚時的情景,也體會不到翠鳥捉魚動作的敏捷,于是我動手做了幾個幻燈,將這些抽象無味的內容通過動感的畫面展現出來,學生馬上有了興趣,并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積極性,我也輕輕松松地將知識傳授給了學生。
三、在練習游戲中,激發興趣
課內練習是教學的反饋活動,學生通過練習,不僅可以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還可以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形成技能技巧。練習設計如果精彩有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學“寓言二則”一課,課后要求全文掌握,這道作業難度太大,講解課文后,將學生安排好小組,讓學生編排課本劇,學生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排練中。最后將各小組安排在一起進行表演,然后評出最好的一組到班上演出。這次作業在快樂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
總之,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有許多因素,既有助于教師的“教”,更有助于學生的“學”。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通過教師不斷地探索、研究,采用形式多樣、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激情飛揚,就可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柳林鄉公祖小學)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