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高效課堂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那么,高效課堂與傳統課堂有什么區別呢?
關鍵詞:高效課堂;傳統課堂;區別
高效課堂是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于高效教學。
傳統課堂是教師展示的舞臺,獲得知識的途徑主要是通過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和達到教學目標的課堂。
那么,高效課堂和傳統課堂的區別是什么?以下是我的一些淺見:
一、小組劃分的區別
傳統課堂上座位的編排一般按照身高來劃分,這樣的劃分方式肯定會照顧不到個別或部分學生,有些學生座位靠后或者周圍同學都學習較差,他們自然就會有消極情緒,產生厭學思想,而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往往易于忽視這些學生,使他們越來越不喜歡學習,但如今的高效課堂分組模式就突破了這一常規的模式,將班級中的所有學生平均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又形成獨立但不失統一的學習圈,面對面的座位,這樣就打破了傳統的前后座位限制,使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小組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小組中優生和潛能生平均搭配,學優生帶潛能生,這樣就可互相幫助,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二、布置作業的區別
傳統課堂中教師要在課前布置課前預習作業,課堂上有當堂練習作業,課后又有正式作業和家庭練習作業,布置次數多,作業量大,學生厭惡情緒高,導致作業效率低下,效果事倍功半。高效課堂中教師在課前把三單(預習、生成、訓練)發放給學生,題量大小適中,多采用講練結合的手段,不給學生過多的課業負擔,家長滿意,學生滿意,并能輕易地達到教學目標,而更多的學校已經把三單發展為師生共用導學案的形式,使之更輕易地為教師和學生服務,并且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三、教室文化氛圍的區別
千百年來,教室的特征就是簡單、單調,最顯眼的就是黑白二色,教師也不強調班級的文化氛圍建設,所以,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之后會極大地喪失學習熱情,而去追求一些時尚、新鮮的事物,從而影響了學習效果;但高效課堂中,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組名、組訓和小組口號,作為他們最醒目的標志放置在小組的最中間,而且為了方便展示,每個小組都擁有自己的小黑板,在教室的大黑板上也有班級的口號和奮斗目標以及展示評價的方法、訣竅,班級文化氛圍的提升,不但沒有直接影響到教學、學習效果,反而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當他們看到組訓、班訓時,就朝著那個既定目標去奮斗,可以更輕易地達到預期的建設目的。
作為一名還不太成熟的年輕教師,我們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給孩子們搭建一個開放的課堂,啟迪他們的智慧,讓課堂永遠充滿活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香泉鎮三泉小學)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