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冠
摘 要: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是適應新課改發展的重要舉措。因而本文就如何構建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出了幾點策略。旨在與同行進行業務之間的交流,以不斷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之上,因而在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之前,作為教師必須使其成為學習和質疑的主體,才能始終堅持生本原則,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基于此,筆者就此展開以下幾點探究性的分析。
1.采取高效的導入方式
教學導入是一堂課的第一個環節,也是影響高效課堂構建的首要因素。一堂高效的語文課必須有精心的導入。在教學導入時,不同的導入方式所取得的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只有科學得當的導入才能成為構建高效課堂的催化劑,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初中語文教學導入過程中,導入的方法比較多,但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懸念導入法。初中生正值青春時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設置懸念而導入新課。學生為了解答懸念背后的問題,就會在問題的牽引下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并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快速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譬如在教學《桃花源記》一文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懸念問題而導入新課:“同學們聽說過世外桃源嗎?世外桃源是指的哪個地方呢?”正當學生們議論紛紛之時,教師可以順勢導入新課“關于桃花源有很多美麗的傳聞,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吧!”。這樣的導入既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又恰好抓住的學生的興趣點,故此能夠讓學生帶著懸念問題饒有興趣的進入課堂。
二是比賽導入法。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爭強好勝、不甘落后的性格特點,將競賽法引入到教學導入中,因為學習比賽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刺激性,非常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將學生的精力一下子就集中到學習上來,是備受師生歡迎的教學導入方式之一。譬如在教學《杜甫詩三首》時,教師可以先設計一個即興小比賽,看哪個同學在規定的時間內能夠說出最多的唐代詩人名字,或是說杜甫所寫的古詩題目比賽,看哪個在規定的時間內說得最多。
三是介紹背景導入法。在教學導入時先介紹相關背景,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在進行《紫藤蘿瀑布》教學時,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新課的學習,作為教師可以將本文的寫作背景對學生簡單的簡介,采取背景導入法,將作者與弟弟之間的姐弟之情通過紫藤蘿將文章和寫作背景進行有機結合,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寫作背景,掌握文本的內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習興趣
良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而成功的另一半則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精心的教學。具體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應從以下幾方面著力。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良好的課堂氣氛,因而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就成為精心教學的首要工作,只有良好的課堂氣氛才能使其更加輕松而又自然的學習,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良好的課堂氣氛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產生。初中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讓學生在教學時快速地融入到教學情境中,有利于加快學生進入學習角色的速度。
一是創設生活情境。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都是借助過去的經驗來認識未知的世界。因此,學生學習語文同樣需要借助舊的知識、經驗等。生活與語文具有密切的關系,例如在進行《背影》一文進行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或家人平常在火車站和汽車站送別親人和朋友的場景,通過學生的回憶,引入文章中作者父親送別作者的場景,在幫助學生掌握課本內容的同時體驗父子離別的情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氣氛后促進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二是創設多媒體情境。多媒體集文字、圖片、聲音與視頻為一體,能夠極大地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等感官系統,給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譬如在教學《智取生辰綱》時,教師先播放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影視片段。其中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就會在瞬時間定格在學生的腦海中,給學生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和印象。采用這種方法教學新課,能夠極大地增強教學導入的吸引力,讓學生沉入情境中。在此基礎上,教師圍繞影視片段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討論,非常自然地展開新課的學習。三是創設表演情境。初中生具有很強的表演欲望,都想展示自我和表現自我,希望在表演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將學生進行分層,對于優秀學生則提出較高的教學目標,除了設置一般的學習任務外,還可以設置拓展性的作業。對于學困生,則應該設置比較基礎的學習內容,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結語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在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的同時,還應科學的設計高效課堂的構建思路。通過確定構建思路,為整個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可以采用懸念導入法、比賽導入法和介紹背景導入法,創設生活情境、多媒體情境及表演情境,除了上述的措施,還要科學設置教學目標,確保教師與學生雙邊互動的有效性。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高效的學習,就必須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實際,積極地思考,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有效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王虹.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才智,2012,35:95.
[2]吳國玉.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中旬),2013,06:18.
[3]朱繼堂.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學習(下),2013,0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