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位
摘 要:高中的數學教學異常繁重,教師必須意識到數學的文化功能,使數學的思維模式與數學的思想方法樹立在學生的腦中,培養學生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自主學習;培養能力
一、開發學生的數學潛力
中學時期是青少年文化邏輯的黃金時期,數學是學生智力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有了中學時期學習能力的潛在意識,是高中時期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能加強初中那種朦朧的學習意識,所
以,教師要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潛力開發出來。
教師在授課之前可以想出一個很好的引題方案,一個有意思的開始往往會吸引學生對一節課的關注力,在學生聽課勁頭最高的時候,教師要傳遞學習目標和學習要點,最后引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或者結合一些變式的題讓學生練
習。例如,已知a、b是非零向量,則a=b是(a+b)與(a-b)垂直的( )。備選答案:A.充分但不必要條件;B.必要但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正確答案:選C。在課堂中穿插這樣的數學變式習題,會逐漸地提高學生對數學的熟練度。
二、運用科學技術教學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許多地區高中數學科目運用的教材是北師大版的,這版教材書很新穎,形式美觀,貼近生活,知識面廣且豐富有趣。這類教材的最大亮點就是增加了對多媒體的課堂運用。所以,教師在授課前需要做好一個內容更富、主題鮮明的教學課件。在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種有趣的、歡快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玩與學的心理相結合,就會有收獲。
北師大版的數學教學課件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的設定。教師在結合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做出一套適合學生并且學生能接受的課件其實不是很容易。所以,教師在進行多媒體課件時,不僅要結合教材教學的進度,而且要注意力求將課件設計得精美富有藝術視覺,偶爾還可以附加一些音樂效果,這并沒有使學生在純理論課上感到厭煩,甜美的聲音、明亮的顏色,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設定情景引導學生的思維
數學學習過程中,有很多知識是全新的,與初中時期的知識無關,然而新的知識是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之上,需要學生自己將其牽引起來,所以學習還是一個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構建過程的最好方法就是情景設定,比如,教師在講到“橢圓定義”的時候,用繩子在黑板講解,同時也可以在生活中拿出一些橢圓的東西進行演繹。數學中的很多定義都是可以采用建立生活模型的方式講解的。在講“立體模型”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正方體、長方體、棱柱、棱臺等進行綜合講解,讓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一個個形象的立體模型,最后,教師在講解理論課的時候就容易得多了。
四、課后練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在一節課的講解之后,要適當地根據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設定課后訓練,布置課后作業時,可以精心地出一些變式題,鞏固上節課的學習內容,防止學生將課堂內容遺忘,從另一方面,還可以布置一些下節課的基礎內容,讓學生自己初步了解新的概念,
或者組織學生自主研究。長此以往,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將大大提高,而學生的數學成績也將會有提高。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生和教師的重要任務,只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上來,學生對數學的感情也會培養出來。教師在此過程中起引導、監控、調節的作用,選擇策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任務,最后使學生可以自主性地加強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周頻.淺析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的構建策略[J].教育導刊,2012(06).
(作者單位 陜西省鎮安中學)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