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玲 李小芳 陳鼎 朱友德
【摘 要】專業教學資源建設是中職學校促進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技術型、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關鍵。本文結合柳州市交通學校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專業教學資源建設進行研究與實踐,對該專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本項目在操作上也是切實可行的。
【關鍵詞】專業教學資源建設 適應經濟發展 人才培養 實踐教學 實訓基地 校企合作
一、項目選題背景
2010年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的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
柳州市交通學校2012已成為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發展改革示范建設學校。未來五年,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將持續改善,國情、區情、市情、校情將發生深刻變化,學校在面臨嚴峻挑戰的同時喜遇良好的發展契機。 “十二五”期間將是交通學校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創新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學校科學發展、全面發展的機遇期、挑戰期、黃金期。
二、項目可行性論證分析
區域產業及人才需求情況分析
柳州市汽車產業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第一大支柱產業,是廣西第二個千億元產業,柳州市第一個千億元產業。現有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415家,從業人員5.6萬人。柳州汽車消費市場的穩步提升,為柳州汽車市場服務行業人才市場帶來了更多機遇。柳州市2010年汽車保有量約35萬輛,其中小型汽車2010年至今為13.8萬輛,比2009年的12萬輛增加了1.38萬輛,增幅為11%。目前,柳州市有三處共80多家二手車交易市場,全市每月約有400多輛交易量,從業人員約500人。柳州共有超過1500家汽車各類維修企業,汽車后市場共有約10萬從業人員。
柳州汽車城的規劃建設和柳州汽車消費的升級必將產生巨大的從事汽車生產、銷售、營運和服務的營銷及售后服務人才需求市場,人才總量供不應求。
三、項目選題價值
1.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發展改革示范建設學校的需要。
2.經濟社會發展對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需求。
3.通過項目研究與實踐,使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專業建設更加適應柳州汽車城市場的需求。
4.聚集各方力量,共同建設好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專業,嘗試“把需要工作的人培養成工作需要的人”的新型模式,經過專業技能培訓,滿足社會人才需求,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加速就業,將是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
四、總目標
根據中國廣西柳州汽車城發展規劃以及柳州產業發展人才需求情況,按照我校“依托汽車、校企合一、重德強技、服務地方”的辦學宗旨,融入柳州汽車產業鏈,在“校企合一、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力爭在二至三年內,將汽車營銷綜合服務實訓基地建成設備設施先進、管理科學、運營有效、校企合一的具有示范和輻射作用的實訓基地。
五、具體目標任務
(一)專業規模建設
到2015年,本專業在校生人數達到150人左右。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社會滿意率達到95%以上,專業對口率達85%以上。
(二)教學實訓硬件條件建設
將按汽車4S店標準機構和崗位設置建設汽車營銷及綜合服務實訓基地,實訓基地面積達700㎡,實訓基地功能與汽車4S店功能完全一樣,達到實訓場景與工作場景完全對接。
建設柳州市交通學校汽車綜合服務信息網平臺,將實訓基地硬件與互聯網信息平臺捆綁聯合,利用信息平臺實現為柳州市汽車后市場及汽車消費者提供各類汽車售后綜合服務。
與柳州市云山配件銷售公司、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等合作,聯合開展汽車配件精品銷售及汽車金融服務。
(三)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實訓基地建設完成后,實現每年承接汽車售后服務車輛達1000輛,可以完全支付實訓耗材費用及維修等售后成本支出,并實現有利潤正數。三年累計完成企業與社會各類培訓鑒定1500人次以上,對口支援的其他職業學校進行師資培訓20人次/年以上。
(四)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
在汽車整車與配件銷售專業建設中,學校與柳州桂商汽車有限公司4S店等深度合作,構建以能力和素質培養為目標、面向汽車營銷業務崗位、體現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建設汽車營銷的實訓課程,并與企業技術骨干聯合開發實訓教材。探索實踐育人新模式,汽車整車與配件銷售專業把課堂搬到4S店。學校圍繞汽車產業辦專業,注重專業內涵建設,不斷開拓校企合作新局面。教學改革符合人才市場需求。
(五)師資隊伍建設
建設一支具有先進職業教育理念、具有較強實踐操作能力的“雙師”素質教師團隊。85%教師的專業教師具有“雙證”資質,教師團隊與企業保持密切聯系,教師下企業和聘請企業一線技術骨干常態化,內培外引機制有效運行,教師能夠完成企業工作任務,并開始擁有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
六、項目主要內容
(一)實訓室設備建設
建設:1. 汽車商務模擬實訓多媒體教室;2. 汽車保險理賠實訓室;3. 汽車配件銷售實訓室;4. 汽車虛擬仿真實訓軟件教室;5. 企業管理信息化實訓沙盤。通過實訓基地硬件建設,使我校汽車營銷專業設備設施更趨完善,功能更加齊全,管理更加規范,示范效果更加突顯。
(二)雙師素質型教師團隊建設
以工學結合為原則,以強化專業能力為中心,以“雙師型”教師、中青年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培養為重點,采取“學校培養、企業引進、校企兼職”的建設方向,不斷完善師資結構,擴大雙師型隊伍,重點提高教師的服務能力,建成一支能開展一體化教學和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的專兼職教學團隊。
(三)重構實訓教學課程體系
以汽車工業產業鏈物流活動為載體重構汽車營銷實訓課程體系,將課程體系分為職業素質模塊、通用能力模塊、專業技術模塊,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提高,實現學習目的與工作目標相通、學習領域與工作領域相通、教學過程與工作流程相通、技能訓練與崗位實操相通。
(四)校企合作建設
1.創新實訓基地經營模式
(1)汽車營銷實訓中心完全參照標準汽車4S店的各職能機構及崗位設置,設立汽車整車營銷實訓室、維修服務接待實訓室、配件銷售管理實訓室、精品銷售管理實訓室、汽車保險理賠實訓室、汽車維修車間、仿真軟件實訓室等機構,在崗位設置上,結合學校實訓教學和經營生產的功能特性和要求,設立實訓崗位和實際工作崗位,建立管理機構,制定實訓管理和生產制度。
(2)在汽車營銷實訓中心建立柳州市交通學校汽車綜合服務信息網。信息網初步設立維修服務、配件銷售、保險金融、精品銷售、信息咨詢及教學資源庫等模塊,對汽車維修企業和汽車消費者進行維修信息指導。
(3)與知名配件銷售企業及精品店聯合建立銷售配件及汽車精品網絡服務店,開展各類汽車配件及精品網上銷售,打造汽車電子商務平臺,為汽車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汽車商務服務。
(4)與平安等保險公司合作,聯合建立網絡汽車保險服務,通過網絡、電話等信息途徑上門為消費者辦理各類汽車保險、定損、理賠及汽車分期付款等服務。
(5)建立汽車后市場專業群資源庫,并與企業及其他中職學校聯合完善資源庫建設,為汽車后市場專業群教育教學提供良好的資源平臺。
(6)汽車營銷實訓基地實行開放式管理與經營模式,與企業及其他中職學校多形式多層次合作,網絡服務與信息對社會開放,實現社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7)與汽車4S店、配件銷售公司、物流企業共建培訓中心,并聯合共建汽車綜合服務互聯網信息平臺,共享平臺信息,為汽車后市場企業提供良好服務。
2.探索實訓基地新機制
實訓基地是集學校教育教學與經營并舉的綜合服務生產性實訓基地,一個基地,兩種功能,基地管理人員既是教師,又是企業的工作人員,基地負責人既是主任,又是總經理,基地各功能實訓室均按企業部門機構設置,并由骨干教師擔任經理,經理們在完成教學的同時,承擔對外服務的管理職責。
基地管理人員由企業專家和校內教師共同完成,保證基地的運行和管理與企業經營完全對接,真正實現校企合一的辦學模式。
建立基地效益管理績效模式,基地在從事社會服務同時必然產生經濟效益,教師們在從事基地生產經營工作時,必然產生責權利,因此將基地服務社會的工作納入日常工作量考核范圍,給一定績效,并合理分配教師工作量,對于提高基地的經營生產功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將產生良好的作用。
制定汽車生產企業和汽車4S店中營銷保險的一線技術骨干資源庫,并完善資源庫信息與規模,廣泛與企業專家保持定期的溝通與交流。
引入當地知名配件銷售等企業,通過引入資金、管理、設備等途徑共同建立校內配件銷售企業,滿足在校生實習和頂崗實習的實踐需求,探索校企合作辦實體企業的運行機制,完成此環境下工學交替的教學管理和考評制度。
七、項目實施的思路與方法
(一)項目實施的思路
通過改造實訓設備、提高教師團隊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創新實訓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提升校企合作質量和水平、創新實訓基地經營模式和機制,打造校企合一的汽車營銷綜合服務實訓基地。
(二)項目研究的方法手段
本課題將綜合多種學科的分析方法和手段,采取多角度、多層次的研究思路,實行理論研究、實證分析及區域實驗相結合,采取動態式的推進方式。
八、項目實施的方案和進度
(一)項目實施過程
第一階段:研究初期——立項準備;第二階段:項目進展中——檢查和督促;第三階段:項目結束——結題驗收。
(二)項目實施的進度
第一階段:調研階段;第二階段:制訂方案;第三階段:實施階段;第四階段:改進及總結階段。
九、項目實施的保障條件(含人員、經費)
1.有國家政策支持;2.有學校企業人力支持;3.有政府、企業和學校經費支持。
十、成果形式
1.項目結束,撰寫一份課題研究報告。
2.系列教材:編寫1-3本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專業教學及實訓教學系列校本教材。
3.完成汽車營銷綜合服務實訓基地建設 (含技能教室或專業教室等)。
4.制定實訓基地的實訓和生產的規章制度。
5.制定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6.收集整理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專業教學軟件。
7.項目結束撰寫論文:汽車整車與配件營銷專業提交獲獎、發表論文不少于5篇。
十一、結束語
總之,專業教學資源建設是中職學校促進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技術型、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關鍵。中職學校通過建設實訓基地,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續發展機制,主動尋求行業企業的支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通過建設實訓基地,完善管理和合作機制,建立學校和企業之間穩定的組織聯系制度,形成產教結合、校企合作、互惠雙贏的良性循環,在為企業作出貢獻的同時,贏得自身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使中職教育能夠不斷調整辦學方向,跟上時代經濟發展的步伐,為社會培養大批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使中職學校辦學之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