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珺
摘?要: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改革,英語教學已經普及,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過渡發展狀況也呈上升趨勢。但是,英語教學過渡時的教學質量有待提高,教學質量與社會經濟水平存在一定的距離,在新課標背景下,本文對小學英語教學過渡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英語教學;教學過渡;新課標;探討
據調查顯示,英語已成為各個生活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語言。通過英語教學的改革,教育部制定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小學英語教學為以后初中教學做鋪墊,但英語教學的過渡造成了英語教學方面存在著不足之處,對英語教學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方法產生了負面影響。
一、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過渡存在的問題
1.忽視小學英語課程的重要性
雖然小學生從三年級就開始學英語,但是每天的英語課只有一節或者兩節,老師只注重學習數學和語文,忽視英語課的重要性。這不僅導致學生不注重學習英語,也導致學生進入中學時跟不上教學進度。
2.小學與中學英語教材銜接不緊密
據調查顯示,同一區域不同學校的英語教材都是不同的版本,教材的不同,將導致在教學方面不能合理安排教學進度,由于內容的不銜接,也會導致人力資源、物資費用的損失。
3.小學老師與中學老師的文化程度不一樣
小學教師一般都是專業不對口的大學生或者高中文化程度的高中生,這些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不具備英語應有的專業知識,也不懂英語的授課方式,使學生根本不知道怎么學好英語。而中學教師的文化水品大多數都是本科及大專以上的學歷,中學英語教學要求老師必須是專業對口的,經過專業培訓的,所以中學英語教師在發音、語法、教導方面都是比較擅長的。
4.小學與中學的教育方式不一樣
小學英語課一般都是學簡單的發音、記幾個常見的單詞,不少老師為了活躍氣氛,在教學中用唱歌、模仿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英語授課,這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也提高了教學質量,鼓舞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中學的教學更注重能力方面的培養,把英語作為一種不得不學習的負擔,老師只是一味地講,學生只需要認真地聽,做筆記,在課堂上沒有注重參與教學活動。
5.小學生的心理狀態不樂觀
學生到了陌生的學校,對學習環境和同學感到陌生,常常心理狀態不穩定。盡管學生有自己的生活和交流方式,但由于學習壓力的加重,每天要學九門課,課后作業也做不完,導致了心理承受能力減弱,常常因為過度焦慮,心理狀態的不穩定妨礙英語的學習。
二、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過渡問題的改進
1.重視小學英語課程
為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成績,學校應多安排幾節英語課,使小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學習英語。另外,學校應積極引導家長對孩子學習英語教學的重視,學生課余時間都是由家長帶領輔導的,為了給家長減輕壓力,學??梢蚤_英語輔導班供學生補習,從而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學習英語。
2.教師文化水平的提高
教育在不斷的進步,老師也要不斷地獲取新的知識,中小學教師應在專業知識方面有所提升,要不斷地加強英語的學習,使教師能授予學生更多的知識。所以,為了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教師的教育理念要不斷地更新,教師應準備一份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3.改變課堂教學方法
小學英語教學主要方法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從興趣方面著手,改變課堂教學方法,在讀、寫、聽、說方面下工夫,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會讀、會聽、會寫、會說。
4.教師多與學生情感交流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在親切、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習。
5.改善教學評價體系
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正確的評價方式可以促進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考試、參加各類競賽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也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上課情況和課后作業的完成度來評價學生的學習進度。
小學英語和中學英語教學是相互連接的,為了學生能適應初中的教學,小學教師應積極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初中的英語教學中邁向正確的道路,更好地掌握英語,也需要老師的不斷進步和不斷探索,正確引導學生走向國際化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