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艷霞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與不斷推進,課堂教學面臨著一次大的改革。但在現實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數學課堂效率不高或達不到預期效果是普遍存在的客觀事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課程改革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課程改革;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課程改革,關鍵是要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的教學。不僅在課程目標上突出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而且在學習內容上要強調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知識,在學習方式上提倡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從下面幾個方面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教師做好課前準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
教師在課堂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得以充分發揮。教師要指導好,必須做好課前準備。首先,教師要好好深鉆課本,從編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明確課堂教學“三維”目標,分清重難點,對課堂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備好的課能否為學生所接受,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的問題,在課前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特點、知識儲備和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動機、情感狀況等。只有對這些情況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再次,要做好一堂課的教學設計,結合上課內容的不同,教學設計要千變萬化。比如說,數學定理及其應用課用討論法、引導發現法、“嘗試指導—效果回授”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凸顯其發現、探索、研究等認識活動,我們可以對這些方法進行提煉、重組。無論用哪種辦法,都要做到讓每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讓他們都有小小的成就感,長此以往,沒有興趣的學生會慢慢有興趣,有興趣的學生會更有上進心。
二、用思想影響學生,施展個人魅力
傳統的教學基本上是教師講,學生聽,很少有數學活動進行。教師教得費勁,學生接受得也不輕松,而且養成了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的思路去解題,學生只是會考試,個人能力不強。現行數學課本雖然簡潔精練,嚴謹科學,但由于其學科特點較其他學科還是比較枯燥,對學生缺乏吸引力。首先,教師上課應充滿激情,用抑揚頓挫的語言吸引學生,用嚴謹科學的態度熏陶學生,用規范簡練的板書感染學生,用深邃又無處不在的數學思想、精神教育學生。其次,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鼓勵學生敢于質疑,主動地參與學習。在平時關注學生的真實想法,鼓勵學生大膽發問,要直面學生的疑難問題,不輕易否決學生的意見,引導學生進行課內、課外的探究。有質疑的課堂,就會充滿生命的活力,到處閃現智慧的火花,加以引導,不僅能更好地使學生理解所學,更能培養學生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課堂產生新的生長點。
三、設計合理的問題和有層次練習,因材施教
一般來講,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在其掌握了書本內容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綜合性強的作業,可以充分挖掘其學習潛力,進一步發展其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提升其數學品質,增強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除了掌握書本知識外,還要適當穿插一些稍有難度的題目,使其也能有所提高。而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則通過布置基礎性的知識,讓其經常體會作業成功的喜悅,建立能學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分層設計類型可為A組題、B組題、C組題,也可為必做題、選做題、提高題等。通過分層設計練習,可以及時彌補最近在教學中學生掌握的薄弱環節,及時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而且分層作業的題量不多,題型靈活,教師可利用課堂上的時間給予輔導與訂正,鞏固了教學內容,強化了知識點,提高了教學質量。當然,要設計好分層作業的題目,需要我們教師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需要對所教內容的知識點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精心挑選,這樣才能設計出適合各個層次學生完成的作業,從而增強學生做數學作業的興趣,提高數學作業的質量,進而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四、注重歸納,及時反思是鞏固課堂效果的關鍵
數學學科反思性學習能力的發展是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方面,學生反思性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學會學習”教育的需要,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有利于促進知識的同化和遷移;有利于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有利于形成學生精益求精的良好學習習慣。鼓勵、要求學生進行“日回顧、周總結、月檢測”和“一題一回頭,三題一總結”,有助于課堂內容的深化。
總之,“高效課堂”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我們不僅要從教學改革的角度來理解,更應以學生的有效發展為基點,全面、辯證地認識和處理教學中的各種矛盾關系,從而努力建構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教學效率觀。
(作者單位 甘肅省白銀市第二中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