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摘 要: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之一,其成敗與否往往直接影響著整堂物理課的教學效率及質量。因此,認真研究課堂的導入藝術對于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來說顯得格外有必要。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感悟,試就初中物理課堂有效導入的方法與策略展開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導入;作用;踐行策略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之一,其成敗與否往往直接影響著整堂物理課的教學效率及質量。因此,仔細研究課堂的導入藝術是初中物理教師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筆者將從課堂導入的作用以及具體實施策略兩個方面著手,嘗試對初中物理課堂的導入藝術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初中物理課堂導入的重要作用
1.安撫學生的情緒,集中其注意力
學生從繽紛的課間游戲活動中脫離到安靜下來認真聆聽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這期間需要一個短暫的轉換與過渡過程,而課堂導入則是學生課間活動和課堂學習的最佳臨界點。教師若能在上課伊始,或運用精彩的描述,或運用逸聞趣事,或利用自身的風度等做好課堂導入,不但能極大地安撫學生的學習情緒,而且還能在短時間內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學習思維,有利于學生一上課就把自身的學習興奮點有效集中到課堂教學和知識點講解上來。如此狀態下,物理教學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師講得輕松,學生學得也輕松。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實踐表明,精彩的課堂導入如同一場表演的“序幕”,會使學生如坐春風,如飲甘霖,從而進入一種美妙的學習境界;同時,良好的課堂導入又猶如一把開啟學生興趣大門的金鑰匙,促使學
生在興趣的引導與激勵下,對所學內容逐漸產生強烈的探究及學習欲望,進而推動自身積極且主動地融入學習活動之中。從這層意義展開來講,良好的課堂導入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快速而有效地步入物理知識的宏偉殿堂有著極為積極的促進作用。
3.明確教學內容與目的
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最大特征在于擁有較強的目的性。教學經驗豐富的教育工作者傾向于在課堂導入環節向學生闡述本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以及最后要實現的學習目標,這既有利于學生在明確具體學習內容與目標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火花的迸發與點燃,從而使他們有意識、有目的地自主調節自身的學習活動,并對所學內容保持旺盛且長久的興趣及注意力。因此,學生是否明確具體的教學內容與目的便成為判定教師課堂教學活動是否得以成功開展的一項重要標志。課堂導入的重要作用也借此得以更好的彰顯。
二、踐行課堂導入理論的具體策略
1.利用演示實驗,實施課堂導入
受到年齡因素等的制約,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為薄弱,學習時仍主要依靠直觀、形象的思維方式;而演示實驗由于同時兼具直觀性強、娛樂性濃等諸多特點,備受初中生的喜愛與青睞。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演示實驗實施課堂的巧妙導入,相信,這對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大的幫助。
例如,在教學“大氣壓強”這章內容時,教師可以在上課初始,向學生做一個演示實驗:首先在廣口瓶中放入一些細沙,之后將正燃燒著的酒精棉花放入廣口瓶中。這時,學生會看到驚奇的一幕:塞在廣口瓶口的雞蛋被迅速吞入瓶中。
利用這一演示實驗使學生親眼目睹出乎意料的實驗結論,一來巧妙實施了課堂導入,有效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與學習思維;二來更是拋給了學生一個極大的懸念,促使他們在強烈懸念心理的推動下積極融入接下來的知識講解中,有利于良好課堂教學效果的實現。
2.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課堂導入環節為學生創設熟悉、愉悅且輕松的教學情境,其本質目的在于巧妙揭示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的的同時,有效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幫助他們實現對于新知識、新內容的更好認識、理解與掌握。
如,在《令人厭煩的聲音》這一節的課堂導入中,教師可以讓一名學生用指甲在窗戶的玻璃上來回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音;之后,讓另一名學生在教室內使勁拖動桌子發出巨大而討厭的聲響;還可以有意安排幾名學生小聲嘰嘰喳喳的討論,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如此,通過以上舉動,便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較為熟悉且貼近日常實際的教學情境。隨后,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對剛才諸多聲音的感受,并以此為基礎引出噪聲的物理概念與定義。這樣,既使學生明確了本節物理課的學習內容與目標,還通過教學情境幫助他們實現了對于所學內容知識點的提前掌握與理解,有利于當節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及質量的提高與改善。
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初中物理課堂導入的方法還有很多,還需要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課堂導入方法。這樣才能真正將課堂導入的優勢發揮至極致,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石建紅.芻議初中物理課堂導入技巧[J].啟迪與智慧,2013(05).
[2]周吉.淺談新課程下初中物理課堂的導入[J].科教文匯,2009(05).
[3]鄭淵方.論物理課堂導入的設計[J].物理教學探討,2009(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東臺鎮海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