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微
摘?要:高三歷史的復習主要是為了針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怎樣利用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條件來提高高三歷史復習的有效性?如何讓學生在高考歷史題日益多樣化、生活化的情況下取得高考的勝利?本文將從高三歷史復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網絡環境下的高三歷史復習策略等方面去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高三歷史;復習;網絡環境;有效性
新課改以來,高考歷史題的出題更貼近生活,對學生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專注對學生人文思想和綜合意識的考查,要求努力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讓學生把歷史知識同國情結合起來,這些方面的變化和目標的設置讓高三歷史復習具有更大的難度,如何提高高三歷史復習的有效性,讓學生把提高自身的歷史人文素質和在高考測試中取得較好成績二者統一起來?這是值得歷史老師和學校思考的。而現在的高三歷史復習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致使復習效率低下,學生的復習得不到預期效果。
一、復習中的問題
1.抓重點,忽略了部分知識點
以高考為目標的高三歷史復習,教師總是根據每年考題特征及考試大綱來劃分重點難點,對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加以重視,對考試不是特別要涉及的內容則采取了忽略的態度,這對學生的應試可能是一種比較省事省時的辦法,但是嚴重違背了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這種做法仍然是傳統上的應試教育做法,歷史本來的教育意義被忽略了。
2.死記硬背,以拿高分為目標
高考條件下,學生被要求對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以在高考中取得高分為目標,學生在這樣枯燥的復習中往往產生抵觸情緒,記憶效率不高,記住的內容很快又忘記了。高三歷史復習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的方式往往無法提高學習質量,使學生在高考中無法取得好成績,更不可能鍛煉學生的歷史人文素質了。
3.教師對高考題進行猜測,讓學生牢記
為了使學生在高考中獲得好成績,老師們也是絞盡腦汁,猜測高考題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集體猜題,然后整理出來讓學生硬記下來。這樣,若猜測不到高考題,就浪費了學生的思考和記憶空間,即使猜測到了也讓學生學習到了投機取巧的不良習慣。
4.題海戰術,使學生疲倦不堪
高考準備階段為了鍛煉學生的做題狀態,往往會通過做大量習題讓學生熟悉知識點,起到強化記憶的效果。本來這樣的方式也是可取的,但是有些老師和學校讓學生每天選擇自習的方式,總是在題海里翻滾,讓學生產生疲倦心理,最后導致復習的效率也不高,甚至有可能適得其反。
高考作為大多數學生一生一次的大事,使學生、老師、學校、社會等多方都加以重視。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決定自己去往何所大學深造就由高考決定了,學生和老師在這樣的情緒中難免產生一些錯誤。在高三歷史的復習中可能還有一些別的問題,這里只列舉了一些,問題的重點是如何利用有效資源對高三歷史復習策略加以調整,提高復習的有效性,為學生取得好成績、培養文化素質作出貢獻,這需要我們學校與師生的共同努力。
二、網絡環境下提高高三歷史復習效率的策略
1.開放思維,注重能力
近年來的高考文科綜合題對學生的人文思想和開放意識的考查變多了,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實情,提高對社會發展和我國國情的認識。要開放學生的思維,不能只注重課堂上的歷史知識的講解,還應該讓學生多體驗生活,感受到時代的發展和變化,將歷史知識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置身于社會生活的空間之中,注重對學生解決問題、把握生活實際的能力的培養。
教師要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條件,利用網絡資源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擴展,讓學生認識到歷史知識并不只是“死”的知識,更是“活”的內容。例如在復習世界現代史中歐洲共同體部分時,需要對歐洲共同體的產生、當時的發展狀況、理念、成員等方面進行了解,學生在老師的講解和在了解課本上已經涉及的相關內容之后,還可以去網上查找相關的資源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這個組織的情況,可以橫向、縱向地去進行比較,強化學生的認識,達到深化記憶的效果。
2.利用網絡影視圖像加強歷史知識對比,提高記憶水平
在網絡條件下,某些歷史影視作品是具有較高的價值的,很多還原歷史事實的歷史片都具有較好的內容還原性,都有利于學生直觀歷史,對當時的歷史形成形象化的認識,相對于書本上的知識而言,影像資料更加生動。在高三的歷史復習當中,老師可以利用這些影像資料,對要復習的內容進行真實還原,讓學生對當時的場景產生更為形象的認識,在加強記憶的同時還可以增加復習的趣味性,緩解學生的復習疲勞,提高歷史復習的效率。
3.利用電子郵件等方式及時解決學生在復習中的重難點,提高復習效率
利用電子郵件和網絡即時通訊軟件同學生進行交流,對學生不懂的地方和理解不透徹的知識點進行反饋,建立班級的聊天群,在聊天群中及時傳達知識、更新信息。學生對于在復習中所產生的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聊天群中及時反映給老師。同時,教師在和學生的及時溝通中也可以提高對學生的了解以及對學生在歷史復習中的難點的了解,能夠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比較快速的反饋,這樣,復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了。
另外,學生可以每周一次針對老師課堂引導的復習狀況和自我復習狀況寫一份比較詳細的郵件,讓老師可以把握學生一周內的復習狀況,對學生的復習進度、復習方向、復習中遇到的問題都得以把握。
4.建立歷史復習電子數據庫,掌握每個學生的情況
利用學校電腦房,對學生的歷史復習建立電子數據庫,針對每個學生個體,分別有歷史基礎知識掌握、歷史知識拔高、訓練題等欄目的安排,學生在每周上機過程中,對所要復習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和練習。老師課下再通過局域網,對數據庫內每個學生的復習情況進行查看,把握學生復習的進度以及訓練題的回答情況,這樣一來,哪些學生對復習內容把握得比較好,哪些學生還需要加強都一目了然。通過對電子數據庫內學生情況的分析,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具體復習情況,對學生出錯的地方、掌握不牢靠的知識,或者是已經得到掌握的知識都可以有所了解,接下來的復習都會比較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大大地提高了歷史復習的效率。
5.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需要加強學習
教師需要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要廣泛涉獵,勤于學習。通過網絡平臺對新的教學技術、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進行更新,不斷提高自我素質。專業知識包括通史學習、斷代史學習、國別史學習等,根據網絡資源,不斷豐富自己的儲備知識,為學生在高三歷史中的復習提供更為專業的知識和解答。
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學校與學校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對比來交換復習經驗,例如將一整個復習課的過程拍成視頻,同其他優秀的學校和優秀的班級之間進行互換,彼此交換意見,提高自己對復習中所產生的問題的關注,實現經驗共享,促進彼此交流,提高復習效率。
總而言之,高三歷史復習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網絡的發展促使教學上對互聯網工具進行利用也只是提高高三歷史復習的一種方式,要利用好這種方式,提高復習的效率,還是得靠學生和老師的嘗試和堅持。要提高學生復習效率,必須將利用新的技術條件所產生的復習方式同舊的復習方式相結合,死記硬背自然有其好處,而網絡技術也有其優勢,要將老的方法同新的方法結合起來,才能提高高三學生在歷史學科上的復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倪文婷.新課程理念下高三歷史復習方略[J].學園,2011(5).
[2]高士普.淺議高三歷史復習策略[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