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洪
摘?要: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成功地轉化后進生,已經成為了廣大中小學教師的共同目標與心愿。本文就小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有針對的對后進生的轉化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關鍵詞:數學教學;轉化;后進生
后進生問題時刻圍繞著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后進生對學習產生厭倦的情緒,是提高整體教學水平的一大困難。在他們的身上缺乏獨立性、自信心、目標性,久而久之,先是厭惡,而后放棄,為了要應付考試,只得背著沉重的包袱,硬著頭皮去學,死讀死記不求甚解,或干脆放棄不學,自暴自棄。正是由于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嚴重地影響著后進生的智力發展,阻礙了后進生學習上和智力上的進步。因此注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對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就數學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淺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1.為了成功地轉化后進生,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培養后進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接受教育
(1)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的抽象性的學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學生學習十分枯燥。因此,教學時,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如在教學“毫米的認識”時,為了弄清厘米、分米、毫米之間的關系以及在實際測量中的運用,可以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參與認一認、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體觀念。老師要準確把握知識的層次與深度,并讓學生積極參與,自主探索,通過認一認,量一量,看一看,想一想等實踐操作活動,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從而認識長度單位的具體觀念。
(2)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應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應用,讓數學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教學,語言要簡潔、流暢,切忌啰唆。要做到既不含糊、也不拖泥帶水。還要能用最簡短的語言把事情講清楚,要緊緊地把握中心,讓學生容易理解,要有條理,便于學生記憶和內化,在教學中要結合自己語言表達能力,逐漸地將這種趣味性很強的教學方式移植到數學教學中來,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要關注學生如何掌握和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培養他們愛數學、用數學的熱情,要努力體現學生是學習的真正的主人。
(3)對后進生進行第二課堂教學。對后進生開展第二課堂教學活動,開設學習興趣小組。激發后進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努力進取,積極向上。
2.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
每個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都會遇到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學生,他們成績不理想,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后作業不能獨立完成,缺乏學習自覺性,對學習產生逆反的情緒,影響整體教學水平。因此要注重這些學生的轉化工作,對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1)注意改進教學方法,以保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不同的后進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與步驟,一定不可以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去教育他們,因為后進生也是不同的個體,他們也有自己的個性。老師要放下架子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盡量多從他們的立場出發,多從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爭取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盡量讓他們對自己所傳授的知識點感興趣。要注意后進生的進步處和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耐心激勵后進生上進,有意識地培養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2)正確對待作業。獨立思考、認真作業與理解提高相統一。托爾斯泰說:“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思維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課堂上老師講的數學知識,都是書本上的知識,要把他們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使自己能夠運用自如,就必須通過數學作業實踐來轉化。對于布置的作業,要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對作業做得較好或作業有所進步的差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3)應該用辯證的觀點教育后進生,所謂的后進與先進,本來就是一對相互矛盾、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孿生姐妹。俗話說得好,“十個手指還有長短”,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模一樣的樹葉。運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后進生,在看見后進生的諸多缺點的同時,也要盡量去挖掘發現后進生的優點。盡管有些后進生身上的優點可能不多,但是作為老師我們就要不厭其煩地去挖掘。要尋找后進生的閃光點,正視后進生的成功,幫助其樹立信心。老師要多關心后進生,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關愛。當然,這需要我們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個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對后進生熱情關懷,會使他們獲得學習的自信心,而這也正是他們堅持學習、熱愛學習所必需的。
實踐證明在后進生的素質教育中,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要用辯證的觀點看他們。既要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在學校、學生、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針對各個不同的個體對癥下藥,讓他們變“后進”為“先進”,變被動的“要我學”為主動的“我要學”。只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認真、細心地引導培養,那么我們付出的汗水定會得到回報的。
參考文獻:
[1]羅正華主編.教育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89.
[2]林振海,陳傳鋒主編.中學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