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秋
摘 要:本文試述在中長跑的教學、訓練中,教師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鼓勵學生樹立信心,克服參加中長跑運動時怕苦怕累的思想和恐懼心理,使他們能更好地完成中長跑的練習,提高中長跑的運動成績,奠定終身體育的理念。
關鍵詞:中職生;中長跑;運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4-0123-02
現在的青少年學生,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堅強的意志品質和毅力。因此,他們對中長跑教學、練習談虎色變,缺乏參與中長跑運動的信心和決心。消除學生對中長跑運動的恐懼心理,培養學生參與中長跑運動練習的自覺性和自心信,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勇敢、頑強的意志,是值得我們廣大體育工作者探究的課題。
一、信心在中長跑教學中的培養
由于中長跑是一項內容單一、枯燥的運動項目。對教師而言,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練習的興趣和激情;對學生來說,要想完成任務,必須承受較大的運動負荷,消耗更多的體力,感受難于克服的“極點”。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團隊協作精神、提高體能、增強體質和提高完成運動項目的信心的目的出發,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終身體育的理念,使他們樂意參與其中。
1.鼓勵學生樹立信心
在中長跑的教學和訓練中,由于內容單一、枯燥且運動量較大,容易出現“極點”。許多女生一聽到“中長跑”就沒有信心,甚至產生恐懼心理。因此,在課堂教學和練習中,必須讓學生明確中長跑的特點,及時把“極點”的現象說清楚(頭暈、肚子痛、四肢無力、呼吸困難、苦不堪言),強調正常人參加中長跑練習都有可能出現“極點”的現象,讓學生做好去體驗這種感受的思想準備,接受“極點”的挑戰。
2.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由于中長跑是學生相對不太喜歡的運動項目,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趣味性游戲,如“大魚網”、“爭當紅旗手”、“你追我趕”等練習手段,使學生在游戲里不停地奔跑,在你追我趕中不知不覺地進行中長跑的練習,建立起完成中長跑練習的自信心。這樣,既增加了中長跑練習的趣味性,又達到了中長跑的教學目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計時跑”、“定時跑”、“頻繁、不定距離的變速跑”、“長距離的追逐跑”等練習手段來培養學生的練習興趣;對“極點”的出現,要及時調整跑的呼吸節奏,由三步一呼,三步一吸改為兩步一呼,兩步一吸或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無論采用哪種呼吸方法,都要注意呼吸深度,保持呼吸節奏和跑的節奏相一致。激勵學生對“極點”的克服,強調能頂住“極點”的“攻擊”后就能享受“第二次呼吸”所帶來的“快感”(呼吸暢順,跑的過程相對輕松)。當學生真實地體驗了中長跑過程中出現的生理反應(“極點”)和心理反應(怕苦、怕累、恐懼)的感受后,就能身心愉快地投入到中長跑的練習之中,從而奠定終身體育的基礎。
二、中長跑基本技術的培養
1.提高髖、膝、踝關節的靈活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學生跑時的身體姿勢(身體是否左右搖晃,髖、膝、踝三個關節在蹬探時是否在一個平面上,用力是否分散),找出影響速度的原因,糾正他們跑的錯誤姿勢。同時,根據學生模仿力強和良好的自信能力,在課堂練習時,通過正確動作的示范、動作技術的輔助練習(如手扶墻,身體前傾蹬小腿、高抬腳),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腳尖、膝蓋自然朝正前方,髖自然前送),形成比較正確的中長跑運動的姿勢。
2.提高步幅、步頻
步幅(步長),就是在跑的過程中,每跨出一步的距離。提高步幅,可以利用下坡跑的方法(距離由練習者的水平而定),在下坡跑時,有意識地加快手臂的擺動,拉大步伐,利用下坡時的慣性,身體前傾,盡可能大步地順著慣性往下跑;步頻,就是跑動的過程中,每向前跨出一步所需時間的快慢。反復地、快速地由上往下快速跑梯級是提高步頻的有效方法。只要堅持練習,可在短時間內收到明顯的效果。
3.提高跑的舒張性(彈性)
在中長跑的練習中,要注意發展學生踝關節及腳掌的力量,使學生重視跑時腳掌的用力;同時,還要掌握高速跑中的放松,因為放松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給參與活動的肌肉輸送大量的氧氣,改善肌肉工作時的能量供應過程,從而增加肌肉的速度能力,達到提高中長跑的運動成績的目的。跑的彈性練習,可采用越野跑的形式進行,既可克服中長跑運動的單一枯燥和苦與累,又能提高學生對中長跑運動的興趣。
4.提高耐久跑的能力
在中長跑的教學、訓練中,如果單純為了提高耐久跑能力而進行簡單的重復跑練習,不僅容易導致學生出現疲勞狀態,甚至會使他們感到厭煩而產生對抗情緒。因此,課的安排要別具一格,有新鮮感才能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和練習熱情。以下的幾種練習,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耐久力和克服“極點”的能力。
(1)變速跑練習。練習時,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或不分組,在跑的過程中,聽教師的指令(哨聲或旗語)或依據標志物,進行定時(如:2~3分鐘的快速跑接1~2分鐘的慢跑放松)或定距離(如:150M快+80M慢+120M快+50M慢)的快速跑、慢跑相結合的交替練習,練習的密度和強度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而定。
(2)間歇跑練習。間歇跑,就是讓學生在跑的過程中改變節奏(如:800M+600M+400M+200M的塔式練習),結合跑的方向(如:正方形、三角形、圓形、螺旋形)、身體姿勢(如:前踢腿跑、后踢腿跑)進行多層次的練習。這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3)追逐跑練習。練習時,讓學生以若干人(10~12人為佳)為伍,定時或定距離,以縱隊的形式中速(60%~70%的速度)前進,排尾從隊末經隊伍的左(右)側以快于全隊的速度跑至隊首,形成新的隊伍,此時,新隊伍的排尾再從隊末經隊伍的左(右)側以快于全隊的速度跑至隊首,再形成新的隊伍,循環往復直到完成規定的時間或距離。在跑的過程中,要求隊伍前后間距均勻,隊形整齊,領跑者不能故意提高跑的速度。追逐跑練習可以采用游戲(如:爭當紅旗手)的形式來進行。
(4)團體競賽練習。練習時,讓學生分成人數相等、實力相當的若干小組(以5~10人一組為宜),定距計時。每組隊員同時出發,全體完成規定的距離(如:女生800M、男生1000M)后,去掉一個最好和一個最差的成績,然后累總(看誰用時最短)或平均成績,決定名次,對名次靠后的小組進行“獎勵”。在跑的過程中,要求隊員有團隊協作精神,體能好的隊員要幫扶體能較差的隊員,共同完成規定的距離。
(5)越野跑練習。練習時,利用學校的內部環境(如:校道、臺階、林蔭小道……)和校外周邊的自然環境(如:山岳、田野……),選擇適當的距離和路線進行。練習前要對所選路線的環境、路況了解清楚,排除安全隱患,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三、心理素質的培養
中長跑教學、訓練中,除了對學生進行信心的培養和必須的體能訓練外,還要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以堅韌、頑強的意志克服種種困難,以堅定的信心和勇敢、果斷的精神迎接挑戰。在中長跑的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意志品質和個體差異,在教學時區別對待。對那些膽小、有恐懼心、怕羞的學生,要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尊重他們的人格,對他們所取得的進步要給予肯定和及時表揚,培養他們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信心與決心,使他們有良好的心態、健康的心理進行練習。
綜上所述,在中長跑的教學與訓練中,不僅要對學生進行信心的培養和必須的體能訓練,還要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培養他們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敢果斷、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以及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從而更好地進行中長跑的練習,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和終身體育的意識。
參考文獻:
[1]《學校體育學》教材編寫組.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2] 朱豐.我的“中長跑”教學與評價[J].中國學校體育,2006(7).
[3] 廣東教育學院教育系.現代學校心理[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4]《田徑》教材編寫組.田徑[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5] 亢錦輝.快樂教學法在田徑課中的應用[J].體育教學,2004(5).
[6]《體育心理學》材編寫組.體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