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彩云
〔關鍵詞〕 數學教學;體驗學習;生活實際;自主探究;數學交流;成功體驗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10—0077—01
體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的內心感悟。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教學時組織學生體驗學習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聯系生活——“體驗學習”的基礎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本著“小課堂、大社會”的教學理念,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各種生活情境,著力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感知數學的價值所在。
如,教學“平移和旋轉”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生活中一些物體的運動,比如升國旗、旋轉木馬、升降的電梯、轉動的摩天輪等,并讓學生用手勢模仿這些物體的運動軌跡,很自然地就引出了將要學習的內容——旋轉和平移。也正是因為這些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才有學習興趣,更樂于參與其中。
二、自主探究——“體驗學習”的必要手段
學習數學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勵他們主動探究,也就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或創造要學習的東西。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探究和創造,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實踐證明,通過自主探究獲得的知識,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并且靈活運用。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施教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充分相信學生的潛能,盡量對學生少一些干預,少做過多、過細的知識鋪墊,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研究、發現,讓他們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理解并內化知識。
比如,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學具(如一個平面圖形、一條線段、有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等),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研究的對象,通過平均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動,得到一個又一個分數,每個分數都閃爍著學生智慧的火花。即使是同一個分數,由于分的方法不一樣,也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也被激活,對分數意義的理解會更加深刻。
三、數學交流——“體驗學習”的重要環節
在學生親身經歷并獲得一定直觀體驗之后,就需要鼓勵學生進行數學交流。因為學生個體初步生成的體驗是感性的、具有個性化色彩的,這些是教師進一步教學的基礎,教師需要把學生初步生成的體驗上升到理性的、共性的高度,形成具有普遍性的認知。在學生合作、討論、探究中,各種個體體驗彼此會產生碰撞,在碰撞中學生的心智之花燦爛開放,個性得到張揚。因此,數學交流是學生個體體驗與感受的升華,是學習活動不可缺少的環節。
四、獲得成功的體驗——“體驗學習”的動力
為學生創設成功的條件和機會,使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是學生繼續學習的動力。數學學習過程其實是學生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索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之后,設計一個操作活動,利用小棒和橡皮泥制作一個長方體或者正方體的框架。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制作出來的框架各具特色,有的小巧玲瓏,有的色彩鮮艷,有的高高瘦瘦,有的方方正正。每一件作品都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成果,教師要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與肯定,使每一位學生都覺得自己的作品是獨一無二的。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增強了學生創造的自信心。
總之,體驗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有效途徑。實踐證明,只有學生真心感悟、親身體驗到的東西,才能最終沉淀到他的內心深處,成為一種素質,一種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引導其體驗,讓他們在體驗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