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德超
摘 要:較為詳細地闡述了一個成績和班風都很差的班如何轉化為一個優秀班的過程。
關鍵詞:班風;學風;成績;轉化
我已經工作八年了,教了七年的數學。由于學校的一位語文教師調走,我很“幸運”地任教了這個誰也不愿意代課的班。這個班的所有學科成績在全鎮都是倒數。剛接任時沒想到有這么差,接任后的實際情況讓我驚了一跳:全班就只有幾個人會回答問題,其他學生要么坐在教室里發呆,要么就做著徹底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甚至還有辱罵任課教師的事件發生。五年級的學生了,就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寫字還看得下去,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寫的字都要捉摸一下才知道是什么字。最基本的問題都這么嚴重,其他問題可想而知,一個“差”字真是難以形容這個班的語文功底,難怪好多教師都不愿意上這個班的語文課。
如何迅速提高這個班的語文成績,這可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也在積極地想著各種對策。
首先,要消除學生對我的抵觸情緒。這是因為我發現很多學生在用一種審視的眼光看我,而且仿佛“有意”在向我挑釁。記得一個小男生在我的幾節語文課上三次發出怪怪的聲音。對于學生的違紀,我不但不批評,而是比較幽默地開導他們,幫他們找原因。雖然有些學生屢次違紀,我仍然耐心地教育,并且不生氣。最后所有調皮、違紀的學生都很樂意地接納了我這個新老師,也改掉了以往的違紀行為和壞習慣。這為我以后提高他們的語文成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首先要提高學生字詞的積累量。所以我讓學生一次把生字、詞多寫幾遍。由于學生只是機械地書寫,所以學生實際積累的字詞量沒有明顯的提高,從而導致整個語文教學的失敗。于是我反思自己失敗的原因,一改以往的教學方法。我想,讓學生一次完成大量作業,這不僅增加了學生完成任務的難度,還會影響作業的完成質量,長此以往,不僅達不到效果,而且讓學生反感,造成惡性循環。我于是想著變“每次大量”為“少量多次”的作業思路,并且注意控制作業總量。所謂“少量多次”就是一次作業的量很少,但是適當增加作業的次數對不同的知識進行學習鞏固。每次的作業量少,學生很容易完成,所以學生很樂意接受,而且每次都做得很認真,不完成作業的人也少了,再加上長時間的積累,學生對知識真正掌握好了,學習興趣也濃了,從根本上改變了厭學的情緒。這樣,語文成績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在全鎮期末考試評比中成績一下上升了好幾名。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要使一個班班風、學風徹底轉變,要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我們不但要關心體貼學生,而且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真正了解他們的處境和狀態,這樣才能解決他們學習中的實際問題,他們才可能從偏離的軌道上逐步回歸正確的道路。看著這個班一個個學生的喜人變化,我才知道教師責任的重大。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