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月悅
摘 要:提高歷史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是每一位學子的共同心愿,就如何提高“小高考”成績總結了經驗。一輪復習,抓綱扣本,補充史料,夯實基礎;二輪復習,整合知識,縱橫分析,專項訓練;仿真檢測,提煉方法,提高應試能力;重視鄉土史,關注社會熱點,關注特殊問題。
關鍵詞:歷史;學業水平測試;成績
2014年江蘇省的學業水平測試已經落下帷幕,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省三星級學校,歷史這一門科目,學生的過關率每年都不是很理想,但是今年我教的兩個班成績卻讓大家眼前一亮。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小高考”成績談一談自己的經驗,還望大家多多指正。
一、一輪復習,抓綱扣本,補充史料,夯實基礎
我們知道歷史測試的內容包括《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規定的3個必修模塊的25個專題的有關內容。三本書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卻不少,分配給歷史的實際課時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合理地利用好時間,既要全面又要有重點地進行復習。在一輪復習時,我們要以《考試說明》為綱,為學生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案,教案的編寫最好按照“考試范圍、考查的知識與能力要求、知識結構體系、典型例題分析、當堂檢測”等方面進行編寫,基于學生下課不會看歷史的實情,知識點的記憶和練習都在課堂上完成,短時間內達到最佳效果,要求老師在課前備課一定要充分。
一輪復習一定要用好教材,教材是最好的復習資料!教會學生會看書,抓住關鍵詞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我喜歡將知識點都當作名詞解釋,從時間、背景、經過、結果、意義這些方面來分析,在分析時一定要引導學生辯證、全面、客觀地看待歷史事件。
這里還要強調的是多媒體的使用,多媒體雖然讓教師省勁,可是大量的知識全部通過PPT展示,無疑會讓學生不堪重負,因為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知識,最好是將重要的史料制作成PPT,講到知識點再結合史料進行分析。不論是“小高考”還是高考,歷史越來越重視對原文史料的理解與應用,所以請老師們平時一定要引導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
二、二輪復習,整合知識,縱橫分析,專項訓練
通過第一階段的知識梳理,學生有了一定基礎,但他們反映歷史知識太碎太難記憶。為了讓知識更加系統和完整,我根據專題類型進行歸類,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展開復習,“縱”是從時間上找出人類歷史社會發展中在各領域各方面的歷史現象,“橫”是從空間上找出同時代發生的歷史事件,分析其關聯點,比較其異同,多角度解讀歷史,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學生上課會開小差,我讓學生上課拿筆記下知識框架,然后讓學生在一個階段學習后進行一個比賽,比賽的題目就是“你眼中的歷史框架”,請學生用較大的紙張繪畫出歷史框架,為了美觀,可以任意使用線條框架顏色,最后評比出最美觀、最實用的張貼在班級后墻,供大家學習欣賞。做老師真的不能吝嗇自己的夸獎!對學生的成果要及時加以肯定,學生也會喜歡陽光的老師。
二輪復習的練習要注意提高學生答題的速度和效度,對于那些考不及格的學生我直接就是面批,當面講評。
三、仿真檢測,提煉方法,提高應試能力
經過前面兩個階段的復習,復習迎考就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這一階段特點就是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因此,必須講究方法,嚴防學生出現“高原反應”。在引導學生放松的前提下,選擇近三年的真題,讓學生感受試題的題量、題型、難易度訓練學生進入考試狀態。單選題要求限時訓練,標出關鍵詞,最常用排除法。材料題要求學生先看問題再回頭閱讀材料,審題時學會將題目“瘦身”,去粗取精,抓住關鍵詞,答題的時候看分答題,肯定的就明確答題,不太拿得準的就盡量多寫一點,總會有得分點在里面。在平時練習中,錯別字和字跡認真一定要嚴格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四、重視鄉土史,關注社會熱點,關注特殊問題
江蘇是經濟和文化大省,每年的歷史卷子中也會出現與歷史遺跡、旅游勝地相關的歷史,學生看題目就害怕,其實這種題目考的知識點都是書本上的考點;要引導學生關注熱點,如習近平主席的中國夢、深化改革、反恐反獨、聯系群眾等等;關注特殊問題,例如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100周年、甲午戰爭爆發的120年、今年設立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9月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是12月13日等等。
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小高考”后收獲的經驗,寫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在以后的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向學校、向社會也向自己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