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武民
摘 要:全面專業動態的課前準備,返歸本質的課堂教學,適合高效教學模式,打造出富有特色的個性化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效;課堂;創新
在新課改形勢下,我認為每個教師都應該結合自己的特長和個性從實踐中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化教學模式來。
一、全面專業動態的課前準備
與傳統的備課相比,高效的課前準備必須是全面專業和動態的。
1.全面
全面是指教材、教法、學法、目標、過程、練習、作業以及課堂上突發情況的處置等都要綜合考慮,一一體現。
2.專業
包括教學的專業性、學科的專業性和學生實際的準確把握。譬如:教學上,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知識目標的定位,三維目標的統一;學科上,相關教具的準備、板書的設計等,另外,教師首先要依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明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同時,備課還必須是“動態”的,要把它設計成一次活動,預計到不同的情況下有相應的預案,而不是死板的法律條令。就是說,課的設計必須符合這個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點所在,因為這是關系到這節課是否高效的一個關鍵之所在。
二、返歸本質的課堂教學
教會學生怎樣學習,這是教學的本質。如何讓教師少教,讓學生會學,這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為此,我們需要“三個轉變”。
1.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教師只要做好引導,把課堂還給學生,他們會學得更主動、更努力,更深刻。關鍵是教師這個主導要導得科學、巧妙;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發揮得充分、高效。
2.課堂上教師注重點的轉變
(1)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堅定信心。遇見新問題要敢于對待,勇于鉆研,培養他們攻堅克難的自信心。
(2)要注重改變學生學習方式,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讓學生在課堂上想說、能說,變被動為主動;會交流、會合作,變孤軍奮戰為集體攻關;會歸納、善總結,變被動為自覺,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感受到主人翁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從而激活思維、發展能力、培養個性,真正想學、樂學。
(3)要注重課堂鞏固和作業布置方式的轉變。分層考察,多維度鼓勵,教學才能長久高效下去。
3.生活中師生關系的轉變
高效課堂必須建立相互尊重、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
(1)要寬嚴相濟、客觀公正對待全體學生。一視同仁,這是建立教師威望的前提。
(2)要真心熱愛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
(3)多與學生談心,平等交流,學生一旦接受了你,便會樂于聽你的話,尊重你,喜歡上你的課。
三、適合自己的高效教學模式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別人的成功經驗永遠不會成為自己的,只有博采眾長,走自己的路,才是成功的唯一出路。
各地有各地不同的教育現狀和學生實際,各人有個人不同的教學風格和知識結構,我們只有在自己的課堂上先提出自己的教學模式實踐、反饋、總結、改進,這才是推進高效課堂建設的唯一途徑,注重于過程,才能得勝于結果。
高效課堂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的東西,我們只有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作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有所成就和貢獻。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