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振光
摘 要: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下,社會競爭也日益激烈,社會多元化的結構以及價值觀念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農村中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顯得尤為重要。由于其所處的年齡階段特點及社會環境和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農村中學生很容易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如果不能夠及時的矯正,那么將會很容易導致嚴重后果。如何糾正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話題。主要根據日常教育、教學觀察,總結導致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原因,根據自己的見解,提出解決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途徑,希望對糾正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形成原因;解決途徑
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主要體現在學習方面、生活方面以及社交等方面。在學習方面,主要表現在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缺乏自覺性。在學習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影響,農村中學生對于學習很不重視,認為學習無用,課堂上注意力分散,對待教師布置的作業敷衍了事等。更不要說形成較好的讀書習慣和學習習慣了。在生活上主要表現在行為舉止比較輕浮,意志力比較薄弱,不能正確對待生活中的變故等。同時,還表現在飲食習慣比較差,不注意合理飲食和健康衛生飲食。平時我們會看到,很多農村中學生抽煙喝酒,家里父母忙于生計,沒事監管,更加縱容了這些不良習慣。在交際方面,我們發現很多農村中學生早早的戀愛,同學之間不能正常交往,有些又存在哥們兒義氣,打群架等。
一、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家庭原因
由于生活在農村家庭,父母對于教育的重要性不是很重視,對于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更是不看在眼里,所以導致了家庭在行為習慣方面教育的缺失。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農村中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的養成也是長期的。家長在孩子的教育方面長期的角色缺失,很少和孩子進行溝通,教育方式比較粗暴,動則謾罵,造成了農村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由于長期缺失父母的愛,走上了報復社會的不歸路,給家庭、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2.學校原因
在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有些農村學校依然急功近利,過分追求學生智力的發展,對于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比較忽視。學校對于學生的考核還主要停在成績上,對于習慣的考核比較缺乏。這種學校教育方式造成了很多學生不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言談舉止很不文明。根據調查我們還發現,很多教師喜歡成績較好的學生,即使是學生身上有很多的不良行為習慣。對于成績不好,但是行為習慣較好的學生置之不理。無形之中給學生一種暗示,即行為習慣并不重要。
3.社會原因
農村中學生的自我約束力還比較差,往往會很難抵制各種誘惑。比如說,現在社會上很多網吧,對中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當中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比較差時,其比較容易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例如,日常教學中發現,有學生在抽煙,煙霧繚繞,味道很大,仔細詢問才知道是社會上的人向他們派的煙所致。
二、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解決途徑
1.改善家庭環境,發揮家長的教育作用
目前,較多農村中學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一年才回家幾次,孩子缺少父母的愛,得不到父母家長的細心調教,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由于農村家庭生活的環節比較艱苦,家庭多無固定的經濟來源,小富即安的思想又促使其過分地溺愛孩子,各種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導致了農村中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建議學生家長能夠估計到孩子的成長,保證有一方負責孩子的成長。在生活上及時給予孩子呵護和關系,發現有不良行為習慣時要及時改正,并加以積極教育。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做好榜樣帶頭作用。
2.學校完善學生的評價考核機制
農村中學校要注意和外邊的學校交流,完善學生的評價考核機制,把行為習慣的考核納入學生的成績中,依靠外力使學生對自己的行為習慣引起重視。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習慣、交際習慣,發現學生存在的不良的行為習慣,如果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就在課堂上統一講解,如果是個例,就要有針對性地單個教育,要有耐心和愛心。教師不能夠只是以成績的好壞評價學生,對于行為習慣比較好的學生及時表揚,樹立典型,形成整個班級或者是整個學校的良性循環。
3.優化社會環境
優化農村中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為其成長提供一個干凈的環境。比如說,綜合整治學校周圍的網吧,嚴謹網吧收納中學生,學校周圍大小商店、商場,禁止向未成年人賣煙和火,禁止未成年人進入一切娛樂場所和游戲機室。中學生嚴格意義還是未成年,其管控在很大程度上還需要外力。學校可以和當地派出所合作,整治不合規網吧行為。對于經常去網吧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嚴格教育。對于經常和社會上一些不學無術的人混在一起的學生,要通知學生家長,讓家長知曉,介入管理。
總之,行為習慣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長遠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又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于人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農村中學生的行為習慣的教育上,教師要根據本學校本班級學生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方案,避免盲目。糾正農村中學生的行為習慣能夠促進其學習成績,在其以后的生活,工作、學習上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農村中學生的教育培訓上,一定不能夠忽視不良行為習慣的糾正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凌展.淺談中學生不良行為的成因及其對策[J].中學教學參考,2014(03):81.
[2]楊旗.淺談民族地區農村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J].新課程:上,2013(08):46.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