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是一個在實踐過程中很值得思考的問題。課堂對教師來說,就是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主題的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本文對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小學數學; 高效課堂;師生關系 ;情境創設
在教學時,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課堂氣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師決定的,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都影響著課堂教學氣氛。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呢?
一、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語文課堂氣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否融洽,決定著數學教學課堂氣氛否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不是靠鐵的紀律和揮動的教鞭“打”出來的,它依 賴于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依賴于教師角色的轉變,依賴于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建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破除“師道尊嚴”,變強調學生尊重 老師的單向要求為師生互敬的雙向統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數學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權利,努力創設民主氣氛,實現民主對話、民主 交流,呈現一種協商式、和風細雨式的良好師生關系氛圍。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學生觀,因學行教,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發學 生,以飽滿激情感染學生,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吸引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重塑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數學教學中師生不和諧的關系,才能打開學生 情感的閥門,形成良好心理氛圍,調動其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也才能營造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氣氛。
二、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新課程引領教學理念的更新,強調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潛心研究新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和學生,采取恰當的 方法和策略,優化自己的教學,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氛圍,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心理 特點,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出發,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習情境,將數學知識直觀化、情境化,還原知識形成和應用的生動場景,使定性 的知識呈現靈動的狀態,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數學課充滿情趣與活力,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中興趣盎然地掌握數學知識。在教學 《比的認識》時,我拿出一瓶同學們常喝的早餐奶問學生:“這種早餐奶的標簽寫道奶與純凈水的比是7:3,請同學們討論一下‘7:3說明了什么?”同學們 的興趣被激發起來,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我趁機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工廠要配制這樣的早餐奶1000升,需要奶和純凈水各多少升呢?”學生們的情緒更高漲 了。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分組交流,對學生的諸多解題方法,給予充分的肯定,隨后我指出今天學習的新的解題方法——按比例分配,順利進入教學。這樣的教學,學生人人動腦、個個參與,帶著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投入到學習中去,確保了課堂教學的高效。
三、讓學生動手操作,引領學生探究學習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 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
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數學更形象化。
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們讓學生組成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圓,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同學們情緒高漲,思路各 異,有的小組竟然用了五、六種畫圓的方法,如用圓規畫圓;把圓形物體放在本上沿著它的邊畫圓,用繩子和鉛筆畫圓;用圖釘、繩子和鉛筆畫圓等等。在用繩子和 鉛筆畫圓時,中間的學生按住繩子,其余同學用接力的方法把圓完整,還有的轉不動筆就干脆轉本子。應該說:只有在課堂教學把探究式學習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擺 正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高效課堂的構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四、讓數學和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學以致用
新課程倡導“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識的和富有挑戰性的。”強調“數學應來源于生活,又要運用于生活。”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 學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從小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把數學內容與數學現實聯系起來,給學習材料以豐富的現實背景。啟發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 的問題,把應用的意識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通過數學課堂學習增進對數學的理解,體驗數學的價值,感受到數學的學習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學習數學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在教學“加減法的一些簡便計算”時,可以從生活中的“付整找零”問題展開:買一雙運動鞋要96元,你該怎 樣付錢?文具店里的數學作業本每捆50本,王老師要買196本,如果你是售貨員,你會怎樣拿貨?學生會很快就回答:買運動鞋時,付1張100元的人民幣, 找回4元;拿作業本時,先拿4捆(200本),再抽回4本。這時,教師再出示例題:“176+96和966-194,怎樣算簡便?”根據剛才“付整找零” 問題學生自悟出“176+96=276+100-4=372、966-194=966-200+6=772”的簡便算法。
要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我們必須深諳新課程理念,使教學風格樸實一點,教學方式靈巧一點,雙基訓練扎實一點,教學容量厚實一點,學生思維活躍一點。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個個“小臉通紅,小眼發光,小手直舉,小嘴常開”,在快樂輕松中主動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