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內容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將鄉土文化融入到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在作文中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有感而發,真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鍵詞】鄉土文化 作文教學 泰州風俗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文化悠久歷史,有著五十六個民族,各個民族有著獨特的生活習慣和民族風情,沉積著豐富的民族故事,有著獨特的民間藝術,構成了豐富多彩的鄉土文化,這些體現出廣大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勤勞質樸的優良傳統,展現出廣大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藝術天賦,也反映出勞動人民的精神面貌和高尚情操。這些濃郁的鄉土文化資源,如果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得以充分利用,那將對作文教學大有益處。像春天菜花叢里捕蝴蝶,夏天柳樹葉中捕知了,秋天水稻田里捕青蛙,冬天雪地里打雪仗。如果將這些趣事寫進作文里,多么的有趣,多么令人向往,現在的孩子是多么地想體會那樣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呀,將這些鄉土文化資源融入到作文中,將會使作文更加靈動,使作文更加有血有肉,豐滿有內涵。
一、鄉土口語有助于表達交流
作文的詞匯來自于平時的積累,作文之所以難,表現在學生不會使用語言,總覺得無話可說。這就說明現在的初中學生閱讀太少,積累的詞匯太少,更不要說收集課本以外的民間鄉土口頭語言,當頭腦中積累的詞匯多了,寫起作文就不會感到無從下筆了。如果只有課本上學到的字、詞、句、段等知識,寫作文時會感到生硬,沒有生氣。如果將這些語言回歸到生活中,運用生活中人們常說的口頭語言,那將會使作文鮮活起來,增添作文的濃濃情意,讀起來使人感到更加親切,更加有趣,令人回味無窮。如:泰州有很多農諺:“春天霧晴,夏天霧雨,秋天霧涼風冬天霧雪”,“六月出門帶寒衣”,“清明要晴天,谷雨要下雨”,“六月天神鬼天”等,如果將這些農諺運用到作文的開頭,可起到引領下文的作用,讓人耳目一新,讀者讀來,就會被深深吸引。如果用在文章之中,可以增添文章的情趣。如果用在作文結尾,使人會感到無比的愜意,回味無窮。農村的鄉土口頭語言豐富多彩,不僅有農諺,還有俗語、歇后語,稱呼語等。這就要靠大家平時在生活中積累,積累得越多,作文時就越有話說,應用起來就會越自然自如。
二、鄉土風俗有助于表情達意
農村的鄉土風俗可謂多矣,一年中,農歷的節日都會有相應的風俗,如:正月里來鬧花燈,高燈圓子落燈面(意思是說正月十三到十八小孩子要玩花燈,十三是第一天,稱為高燈,這天晚上要吃圓宵,十八是最后一天,晚上要吃面條);二月二回娘家(就是說農歷二月初二嫁出去的姑娘要回娘家);六月六,洗澡白,(意思是農歷六月初六這一天小孩子要下河洗澡,就會越洗皮膚越白越漂亮);結婚當天要鬧洞房,新娘子過門要跨火盆(意思是將霉氣去掉)等,這些鄉土文化,表現出農村的獨特風俗,是人們長期生活中的沉淀。如果作文時,能夠進行篩選,并運用于作文之中,有助于表達情感,使作文更有趣。對于現在的初中學生來說,這些風俗都是知之甚少,學生也難以體會其中的內涵,作文中可以適當地將這些場景拍攝下來,帶到課堂上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從中感受到鄉土風俗的魅力和趣味,將這些人和事寫進作文里去,增添作文的韻味。
三、鄉土廟會有助于頌揚生活
趕廟會是農村每年的習俗,廟會集民間風俗與民間藝術于一體,也是農村集市的一種形式。到了廟會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點上一棵斗香,表示歡迎,廟會的人們表演更是精彩有趣,有踩高高蹺的,有挑花籃的,有擺花船的,有舞龍的,有扛犁的,有打傘的,真是五花八門,好不熱鬧,大人小孩都會去趕廟會。大人是想買點農具,來年更好的種地,花姑娘、大媳婦是為了買些花衣服布料做幾件新衣服,小孩會爭著買好吃的,好玩的,有糖葫蘆,有蓮藕,有甘蔗,有氣球等,整個廟會人山人海。每到此時,學生也會格外興奮。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契機,指導學生有選擇地描寫自己參加廟會的見聞和感受。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抒情發感,真是真情流露,細節描寫非常到位,整體把握也很全面,學生作文里有寫集市的繁華,有寫民間藝術表演的新奇,有寫物品的琳瑯滿目,描寫得精彩分呈,也反映了現在人們的富裕生活,人們現在內心的幸福和心情的喜悅,折射出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社會制度的優越。
四、鄉土風情有助于融情入景
各個地區都有著各地的優美的風景名勝,如果能夠利用好當地的美景,讓學生在欣賞美景的同時,用心靈去思考,當真正有所感觸時,寫出來的作文就會富有靈性,靈氣。泰州地區的鄉土風情豐富多彩,典型的風景人文景觀處處都有,姜堰溱潼的賽龍舟,興化垛田的菜花節,海陵的鳳城河,泰州新區園博園,白馬的海軍紀念館等等都是有名的風景名勝。很多學生都在家長的帶領下游玩過。這些也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學生在游玩過程中,身臨其境,景觀于眼,情融于心,情景交融。在欣賞美景之中,享受生活的樂趣,體會生活的美好,怎么會沒有內容可寫呢。如溱潼賽龍舟的壯觀場面,聲勢浩大,震撼人心,鼓舞斗志;美麗的鳳城河,置身其中,給人以遐想,使人心曠神怡,無比愜意,園博園更是讓人眼前一亮,泰州竟然有這等美景。古今中外的名人墨客,無一不是在山山水水之中,豪情大發,揮灑筆墨,創作出絕世大作。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走進生活,融入風情之中,才能真正領略大自然的創造之美,才能讓心靈與美景融為一體,從而創作出優美的作文。
綜上所述,鄉土文化融入作文教學之中,會大大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讓學生有文可作,挖掘鄉土文化之中豐富多彩的內涵,能促進學生作文的提升,使學生作文有靈有肉。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葉甸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