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坦高娃
摘要:構建和諧社會、提高民生優先和發展文化事業是我國近年來最重要的發展戰略。現在正是大力發展新疆地域性多元音樂特色文化的最佳時期,而這種發展和創新是離不開市場的需求和高水平的音樂教育。筆者通過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方法,對新疆高職院校的音樂專業應該抓住機遇、提高社會服務、校企合作和辦學理念等方面提出了相關的研究結果和對策建議。
關鍵詞:文化發展 職業教育 音樂專業 改革創新
新疆是東西方四大文明的匯聚地,這里的歌舞藝術歷史悠久,是民間藝術的家園。新疆的音樂藝術作為人類文化創造性活動的產物,創造融合了中西方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等內涵。在這些豐富的多元文化中,體現著少數民族的熱情、信念、生活,激勵著無數對生活憧憬著完美、和諧、幸福的人民。隨著全國人民對新疆經濟、文化發展的大力援助和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這里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文化建設速度突飛猛進。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領域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革。2010年6月,文化部研究制定了《文化部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實施方案》,將實施新疆文化建設的“春雨工程”、“新疆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新疆文化市場監管能力建設工程,加大支援新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力度。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本決定對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等方面對文化發展提出了綱領性的要求。
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文化、文藝產業正在社會各個層面迅速地展開,文化藝術活動日益繁多,使人們對文化藝術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了。作者通過2011年課題研究中的實地調研和數據統計發現,對于自古就有“歌舞之鄉”美譽的新疆來說,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高水平的音樂藝術表演專業人才和組織者的需求逐年增加。縣、市級的文工團或演出團體的演員需求增加,旅游熱點地區出現了較大演藝人員的短缺現象,基層學校、鄉鎮藝術文化活動的組織編排人員缺少等,這些就是社會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行業人才。發展公益性文化活動也成為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工作,這需要大量的文化藝術人才的管理、組織和領導。對于這類人才的培養,職業教育必然分擔其“服務地域經濟發展的特色文化發展”的重要責任,應該總結目前的問題和探索解決的最佳方式和提出理論基礎。為了配合本地區文化建設的要求,重點建設和發展音樂藝術表演專業,培養高技能藝術人才是音樂職業教育新的發展趨勢。
我們新疆的職業教育發展比內地職業院校發展起步較晚,音樂職業教育更是近幾年才開始進行探索和實踐的。“新疆的社會文化氛圍和內地相比,接受外來文化沖擊較少,傳統意識較強。相對來說,藝術領域的開放、創新和包容都不夠靈活,藝術創作和組織狀態不夠精細、精準,社會文化管理和服務的一般狀態都顯得粗放有余。”“要破除舊的、消極的傳統觀念,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加大開放、創新、競爭力度。”①
新疆目前有五所職業院校有音樂表演、教育相關專業的開設。在調查論證過程中,通過和內地高職院校、以及藝術類專科院校的對比,發現新疆高職“音樂表演”專業從根本上還沒能夠形成為真正的職業化高職“音樂表演”專業。因為,新疆其他的普通本科院校,如新疆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新疆藝術學院、昌吉學院、喀什和伊犁師范學院等在內的高校音樂教育領域中的“音樂表演”專業就是培養舞臺表演的高級人才或音樂教育人才,他們的硬件、軟件條件都遠比我們職業學校要好得多。而我們目前的“職業化”音樂教育還是和普通本科的培養方式沒有多大區別,除了所謂的頂崗實習一年以外,培養目標、重點課程設置、就業方向等方面幾乎一樣。開創新的專業方向、培養方向,或能夠開創新的音樂職業教育模式、新的專業學習模塊是我們最有研究價值的方面。這種思考和研究有利于我們現在所承辦的“職業音樂”教育的發展,甚至成敗,更能夠解決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首先要看到我們的職業音樂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一、從新疆高校范圍內的音樂相關專業總體狀況來看,高職音樂專業相對單一,沒能形成立足地區特色、依靠地區政策、服務地區文化的重要特點。目前,新疆高職音樂專業除了“音樂表演”和“音樂教育”專業外,沒有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專業開發。而這兩個專業恰恰是普通本科院校的強勢專業。新疆高職院校設置的音樂相關專業在本校還沒成為有潛力的特色專業,自然不能成為重點開發、發展的對象。音樂專業內涵建設不夠、實訓建設不到位、產學研合作不突出以及專業技能課得不到充分保證等突出的問題是導致教學質量難以提高、特色不明顯、發展緩慢的最大原因。就從“音樂表演”專業及方向來說,專業的基本內涵建設沒有嚴格的社會調研基礎和發展方向的研討過程,說實在就是在“摸石頭過河”。
二、新疆高職院校在音樂專業學費低廉、辦學成本高等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形成了辦學規模小、資金投入少、實訓條件差、校企合作見效不足的特點。職業教育與普通高校教育有明確的不同。在沒有像師范教育一樣政策扶持的狀況下,如果沒有高職的特色和優質的教育教學硬件、軟件建設,加之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生源日趨緊張的因素,發展規模肯定會受阻。就是按正常發展狀況來講,探索發展特色和積累經驗的過程也需要很多年的磨練,成為本地域的優勢專業后才能有一定的規模。
三、社會的人才需求需要企業、行業的工作需求來定,但由于音樂專業的人才需求不像生產線上的作業工人或行業的需求那么集中就業,音樂的人才以比較零散的就業為主要特點。所以按照企業的需求,建設有特色的專業及相對集中的校外實訓基地和校企合作過程要比別的專業特殊,其操作過程也比較復雜多變。我們目前的專業建設與培養模式恰恰就是把普通高等藝術院校的專業改名換姓后繼續毫無特色可言的進行著“培養人才”的道路。我們的社會服務根本上沒能夠體現地域文化發展所需要的特色,我們也基本沒有能夠發揚與繼承地域特色藝術的發展,也沒創新現代藝術的傳播。不顧社會需求和地域特色發展的音樂專業不會有好的未來。
四、職業音樂教育的招生宣傳普遍存在力度不夠、特色不明顯、就業方向不明確等情況。由于政策不允許我們獨立招生,多年形成了招生宣傳方式單一,滲透力不高,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由于不能獨立進行專業加試宣傳,每年都跟隨本科院校的招生宣傳時間完成專業加試任務。我們的信息網絡傳播、媒體宣傳、畢業生間接宣傳都停留在比較滯后的狀態。高職院校本來成立的時間不是很長,社會知名度遠不如傳統高校,尤其專業設置情況更不能保證會有多大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招生宣傳和學校知名度的提高是保證生源的最大推動力。由于普通本科院校學生的就業壓力增加,加劇了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高職音樂專業的入校門檻底,考進高職的學生在音樂基礎知識、能力和基本素質方面都有所下降,加上學制短,學生的專業水平不能系統提高。
面對這一類的問題,需要思考和提出的對策是:
一、細心研究國家和地方政策,面對文化的大力發展,認真調研社會需求是首要的。宏觀上要考慮“春雨工程”和“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的具體落實中所需求的人員素質結構;建立健全對口援疆長效工作機制中,宣傳和發揚志愿精神的文化傳播者的需求等。再有就是,微觀上要考慮鄉鎮文化傳播者的基本狀況,年齡結構、傳播途徑、方法的研究;文化企業、旅游行業等集體的用人需求;獨立音樂制作、表演人員的發展途徑和社會需求;合作者的基本需求等方面的調查和論證都是必要的環節。
二、通過這些細致的調研論證,再考慮怎樣創建和發展地域特色非常濃厚的、專業特色突出的、可以直接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要求的、有產學研結合的新型專業。那么特色專業建設就意味著必須服從于本區域文化特色和社會需求、能夠長久發展與形成產學研結合的模式才能夠稱得上特色。專業的特色就應該時適合新疆經濟發展、適合新疆文化大省的社會需求、適合中西方藝術交融的地域特色才是正確的。目前,新疆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培養模式中,對于少數民族的音樂藝術元素發展的考慮是有比較突出的特色。就維吾爾族原生態音樂的發展而言,發展民族器樂的演奏、發展木卡姆演唱等方面都有比較好的實踐教學方式和師資力量的支撐,而對于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蒙古族的江格爾、哈薩克族的阿肯彈唱、回族的花兒以及相關的庫姆斯、馬頭琴、冬不拉等樂器的教學和研究相對滯后。這就是說明我們的調研沒有落到實處,還沒有真正把地域多民族文化的原生態音樂因素歸入正規的教育教學中來。而對于新興的MIDI音樂制作、數字音樂編輯、樂器制造維護、鋼琴維修調律、樂器營銷、流行音樂、現代電聲樂、實用錄音技術、動畫音效制作、錄音電工等方面的專業開發或方向等都還在調研階段中徘徊。
三、音樂表演行業以前的培養模式定位在專業從事音樂藝術表演的人才培養,隨著藝術的普及和深入,現在社會對于音樂人才的需求不僅僅停留在表演上,還需要更多的集教學、表演、編導、研究、評論、管理、組織和獨立工作等方面為一體的高級應用型藝術人才。今天,這樣的觀念不僅僅停留在普通教育教學方式上,說明進一步的繼承和發展地域特點的音樂藝術會在將來更有生命力。我們需要的職業教育,也必定要把藝術的較高素質和技能作為最重要的生存技能和做人的根本,加上有方法的工作、有能力的組織、有經驗的處理作為工作者的基本要素來培養;有一個強項作為重點,發展多方面的技能,成為有競爭力的工作者才是最終的目的。
四、面對就業壓力,高職的音樂專業教育要在學生管理、整體素質、實踐技能提高方面要增加力度,對任課教師的職業教育理念、教學方式、評價過程和引導學習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還要堅持并組織好頂崗實訓的每一個環節,這種學習方式正式職業教育必要的特色,也是學習表演藝術的最佳途徑。我們往往忽略實訓的實際過程,只看最終結果的方法是完全錯誤的教學過程。實際的工作環境對于藝術工作者來說,不但是增加工作能力的簡單問題,而要提高到增厚藝術素養、加強技術技能,表現自我、增加信心的最好階段。
隨著在新疆科技文化全面發展的未來和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過程中,職業化音樂教育的專業特色和辦學的質量才是有權說話的硬道理;沒有堅定的理念、雄厚的條件和扎實的管理,就很難在快速發展的職業教育中,能立足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技術學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周耀華.21世紀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及我們的對策建議[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2,(04).
注釋:
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書記韓子勇在發言中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