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張亞蓉
摘 要 本文以四川省達州市4所小學為例,結合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觀察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從課程實施、教師專業素養、課程教學資源、課堂教學效果等角度,對達州市小學科學教育現狀進行調查,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為達州市開展小學科學教育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四川 小學科學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The Study of Research and Strategy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Sichuan Province
——Take Some Primary Schools in Dazhou City as an example
YUAN Ye, ZHANG Yarong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 Sichuan 635000)
Abstract Taking four elementary schools in Dazhou in Sichuan Province for exampl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teracy, course resources,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etc, meanwhil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carry out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in Dazhou.
Key words Sichuan Province; scie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urrent status; strategy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將原來的小學《自然》更名為《科學》,同時《全日制小學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通過該課程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①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達州市處于西南四川革命老區,教育教學條件相比東南沿海地區相對落后,近幾年隨著國家加強對西南地區教育投資的力度,基礎教育教學條件得到長足的改善。目前針對四川地區科學教育研究的相關文獻報道還很有限,尤其針對川東革命老區的相關研究未見報道。鑒于此,課題組結合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觀察法等多種研究方法,通過對達州市4所小學(其中3所城市小學,1所城鎮小學)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93份,回收率為96.5%,通過問卷的分析初步掌握達州市小學科學教育存在的現實問題、區域特色問題,從而尋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②
1 達州市小學科學教育現狀分析
1.1 科學課程的實施情況
2005年新的課程標準在我省全面開始實施,在國外作為核心課程的科學課,在我市小學教學實踐中一直被歸為“副課”行列,與語文、數學和英語等主課相對,③由于受傳統教育價值的影響,學生成績的好壞往往通過這三門“主課”評價,造成了科學課在實施過程中一直處于瓶頸期,相比之前的自然課很難有所突破,因此,學校雖然在課程表上編排科學課,但實際沒人上或者科學課被其他考試課程擠占的現象普遍存在,從調查的數據上來看,高達79%比例的小學科學課曾被擠占,同時個別學校仍然存在著未開放或開放不足的現象,更甚者有些小學科學老師直接把科學課當作活動課和自習課。
1.2 科學教師隊伍專業素養較低
科學課是一門對兒童進行科學啟蒙教育的基礎學科,上好科學課對培養和發展兒童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④作為科學啟蒙教師,科學教師專業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科學教育的質量。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了解到,科學課往往由一些“主課”老師兼任,或是交由年齡較大的老教師來上,具有科學教育背景或理工科背景的專職科學教師很少,他們大多對新教材的理念理解不透,專業知識薄弱,統籌科學教學資源和開展科學教學的能力較差,同時在與這些教師的交談中我們發現這樣一個現象,80%的小學對科學課程的重視度不夠,科學教師無法體會到教學的成就感,直接導致其備課、上課不認真,科學課程計劃執行差,課堂效率低下,科學課的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1.3 科學教學資源缺乏
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以學生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科學教師要樹立開放的教學理念,能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聯系多種教學資源開展科學教育。因此需要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科學教育場所、教學設施等的建設提供較大的資金支持。⑤在調查的4所小學中,普遍反映出以下三個問題:(1)即使學校配備了相應的科學教學設施,但調查結果顯示,有一些教學配置但未使用的比例仍占61.3%,教學設施齊全但未使用占25%的比例,整體使用率不高;(2)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鄉鎮小學由于辦學條件的限制,沒有專門的科學實驗室,配備的少量實驗器材和儀器出現陳舊或損壞,但未得到及時的修理或補充,導致科學教學資源嚴重缺乏;(3)科學教學場地,幾乎在教室完成,教學形式單一,任課教師僅憑一支粉筆,以教教材為主要形式,不符合新課改理念。
1.4 課堂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在觀摩小學科學課時我們發現,由于教室沒有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平時上課的時候教師只是拿著一本教材照本宣科,幾乎看不到有什么教學設計,更看不到教師提供結構性探究材料帶領學生在實驗室或是教室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同時涉及到的實驗探究活動往往以教師演示實驗為主,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沒有得到發揮。另外,由于教室緊張,上科學課的班級人數都在50~70人左右,在城鎮學校班額甚至達到90多人,過大的班額導致科學活動無法展開,班級的紀律也難以控制,以至于出現上科學課的時候,80%的學生承認沒有認真聽課,自己在下面做一些與課程無關的事情,影響了科學課程的教學效果。
2 改變達州市小學科學教育現狀的建議
2.1 加強科學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科學素養
由于科學課程承擔著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的重任,在整個小學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提高科學教師的素質與水平就顯得非常緊迫。目前我市小學科學教師普遍存在科學基本知識不扎實,教學經驗不足,科學教育理論匱乏等問題。因此為了改變教師科學素養低下的現狀,可結合地域優勢,充分利用地方高校資源,加強與地方高校合作培養教師的環節,聘請高校教師對小學科學教師進行科學教學理論和教學法的培訓,鼓勵一線教師和高校教師共同開展教學探討和教學研究,提高科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另外,考慮到基礎教育對科學教育師資的需求,我校小學教育專業開設了科學相關課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科學教學能力,基層學校可以選取優秀的小學教育專業畢業生從事科學教學工作,提高科學教師的專業背景。
2.2 結合地方特色開發科學教育資源
科學課程標準(3~6年)指出:“為了使小學生的科學學習具有廣闊的智力背景,科學教育不能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教材,必須利用與開發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科學教師可根據農村和城市學校特定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以多種途徑、多種方式、多種渠道開發與利用豐富的課程資源,如在觀察植物時,城市小學的教師可帶領學生到翠屏山或鳳凰山進行實地觀察,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在“橋梁結構”這一單元時,教師可組織學生搜集或是拍攝達州市所有橋梁的照片,并在課堂上師生討論這些結構橋梁的特點,從而理解橋梁結構對橋梁承受力的影響;也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達州市博物館、工業園區,在實踐中拓展科學見習場所。農村小學可充分利用農村自然資源,結合農村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讓學生邊學習、邊觀察、邊實踐、邊體驗,如觀察青蛙的生長過程等,加強鄉土教育資源和鄉土課程的開發。
總之,要加快達州市小學科學教育改革的進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從根本上改變現有的教育觀念,重視科學教育,加大對基層學校科學教育設施的建設力度。作為基層學校,積極進行學校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加緊建設科學實驗室,配備實驗器材和器材,同時學校圖書館或閱覽室增加科技藏書,學校可定期開展科普知識宣傳周或是組織開展科技節。另外,我們了解到達州市通川區實驗小學每學期均會組織賽課活動,一方面督促任課教師加強自我學習,同時也能借此機會加強不同教師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這一經驗可在其他學校組織推廣,為科學教育的開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注釋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全日制小學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② 許燁.海南小學科學教育現狀調查研究——以萬寧市部分小學為例[J].學理論,2013(27):267-268.
③ 孟潔然.當前小學科學教師素養現狀與對策研究[J].大眾商務(下半月),2010(5):156.
④ 楊淑萍,王慧,朱棟宇等.新課改背景下西部地區小學《科學》課程學與教的現狀初探——以新疆石河子市為例[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3(4):72-76.
⑤ 王虎,鮑正榮.我國西部地區小學科學教育的現狀及反思[J].小學教育研究,2012(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