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4-04-09
作者簡介:湯桂海(1979-),男,清遠工貿職業技術學校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數控專業教學。(廣東清遠/511510)摘要:本文結合普通車床實訓課的特點敘述了“導生制”在車工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了導生制在車工實訓教學課前、課中、課后的操作要領,并指出了實施導生制的意義及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
關鍵詞:車工;實訓教學;導生制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5-0127-02車工是使用車床進行切削加工的工種,按照技術要求加工各種回轉表面,如內、外圓柱面,圓錐面,成形回轉表面及端面,螺紋面,內圓表面等,是機械制造業中不可缺少的工種,它的特點是靈活性強、工作范圍較廣、技術性強,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決定了加工質量。車工在機械加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由于擴招,職校招生人數較多,車工實訓的人數也多,而教師人數相對較少,針對學生的這一實際情況,教師如何在幫助、引導后進生的同時,充分挖掘和發展有潛力的優秀學生的才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筆者在車工實訓教學中探討和嘗試“導生制”的現場教學與管理模式,改變過去的“四個一”(即教師一人講解,一人示范,一人巡回指導,一人檢驗評定)模式,對優化實習課的教學起到良好的作用。這里所說“導生制”就是教師+“導生”幫帶教學。下面就在車工實訓教學過程中如何實施導生制進行探討。
一、課前要著力備好導生對象
1.導生的選拔
在車工實訓教學中,導生的角色就是任課教師的左右臂,導生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輔助教學,傳授車工基本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是保障安全,維持紀律,為同學服務。因此,教師要留心平時的教學活動,通過多種途徑調查摸底,物色出5~6名技能高、行為素質好、責任心強的導生,并隨著教學的進展,不斷發現有潛力的新導生苗子,交替充實導生隊伍的力量。當導生一旦確定后,教師要對其提出要求,明確目的和任務,并給導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使導生不僅能率先掌握好知識技能,還能學會教師授課的思路和方法。
導生要能很好地為同組同學進行操作示范和指導,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標準的操作姿勢;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導生要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在組內進行教授;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導生要能很好地管理、組織、評價自己組內的同學;有較強的責任心。
2.對導生有計劃地先教育
由于車工實訓教學中的具體操作需要教師在車床上邊操作、邊講解,不可能在班上面對全體學生進行統一教學,因此,要讓“導生”在全體學生實訓時能對學生起到“導”的作用,必須要提前對“導生”進行培訓、實踐,讓“導生”首先做到能單獨完成實訓任務。
導生來源于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和大家一樣緊張忙碌,所以對導生的教育要有計劃、超前、深入。首先,讓導生在心理上接受自己是導生,清楚自己的職責。導生要做到為同學熱情服務,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實訓時間。當然,也要讓他們明白自己作為導生也是很榮耀的一件事情,不但幫助了別人,自己也會從中學到更多的東西,更好地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視野,更好地鍛煉自己,進一步培養自己的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其次,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難點都要明確告訴導生,讓他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在對“導生”進行技能培訓的同時,還要向“導生”傳輸一些必要的“教”的技巧和方法。
3.選好導生后,進行合理分組
導生選幾名,分幾組,要根據各個班級的人數和實訓車床數量而定,一個小組一般5~10人為宜。在確定每組的組員時,要考慮如下幾點:一要考慮性格特點,要讓每一組都有內向的,也有外向的。二要考慮動手能力,每組中學生的動手能力要盡量均衡。三要考慮學習程度,要將各個層次的學生比較均衡地分配到每個組。
二、課堂要發揮導生幫教作用
在車工實訓課教學的四個環節中“講解——示范——巡回指導——檢驗評定”,教師除讓導生全程參與外,應把導生的作用重點放在學生分組練習、定組指導上。特別在車床操作的基本動作的教學上,尤為突出。因為分組練習、巡回指導是實訓課的主體環節,更是教師教學組織工作的難點。每組學生5~10人,可配一名導生獨立工作,在組內進行詳細的,可監督高的重復示范,面對面地指導,手把手地幫教,并及時報告異常情況,完成小組評定等工作。這時教師可環顧全面動向,有重點地巡回指導,處理突發事件。這樣,課堂練習的內容通過“點”(導生),快速地輻射到“面”(組內同學)上,組內學生間的熱烈討論,身心放開,掌握規范操作的速率和矯正防范的效度得到改觀,最后的場地整潔,器材整理,操作記錄也在導生的安排下很好地完成。導生由此鍛練了組織能力,學生的技能水平有了提高,教師也由此走出了那種“單兵指導、應接不暇、忙亂辛苦”的怪圈子。
三、把好總結評價關
完成實訓任務后,可將學生組織起來,由各組導生帶領組員自己小結、自我進行評價,然后由教師進行歸類、講評,指出實際加工過程中存在的優點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見。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對自己工作的總結能力,又深化了對車床加工技術的有關知識和技能,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實施方案。通過這一教學環節,導生及其他學生都體會到從設計到加工,到最后做出產品的喜悅,有一種“成就感”,從而激發實訓的積極性。
四、課后及時與導生聯系
根據車工實訓教學中的一些不足和遺缺的地方,布置給導生必要的課外輔導幫教任務,指定具體內容和具體對象,安排固定時間讓導生對掉隊的同學進行補課和幫教,教師隨時在場檢查課外幫教效果。
對導生本人要不斷采取激勵措施,如安排導生參加各類競賽,參與多種興趣小組,總結幫教成果等,不斷推動導生向一專多能目標發展。
五、實施導生制的幾點意義
1.提高一體化教學的效果
在傳統的一體化教學中,由一名教師來全面負責四五十名學生的教學,學生分成幾個組,上課時教師根本不可能對每個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教學效果因此也大打折扣。但借助導生,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可以得到個別化的指導,從而使每位學生都能較好地達到學習目標。
2.鍛煉學生多方面能力
導生制實際上也是一種小組教學,它對于培養全體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對話能力、競爭意識都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有助于在班內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對于導生而言,通過這樣的活動,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組織管理能力得到鍛煉,表達能力也得以增強。
3.提高教學安全性
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學生必然要通過實際動手來訓練技能,要使用各種工量具、各種設備,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學生不嚴格按照安全規程操作,就有可能出安全事故。在傳統方法下,教師一個人要看管四五十名學生,就顯得力不從心。而導生可以很好地督促組內學生按規程操作,并及時發現違規情況加以制止,避免事故發生,從而大大提高教學安全性。
·實習實訓·車工實訓教學中實施導生制的探索六、在實施導生制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
教師的引導和組織貫穿了車工實訓教學的各個階段。在明確任務階段,在于本次任務的主要知識點的應用、掌握。在實施任務的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和組織作用更為突出。同時,教師要全面巡視指導,指導學生規范操作,安全生產。教師的引導更有利于學生對任務的全面總結,實現經驗共享。
2.教師要加強對導生的管理
通過教師的培訓以及在教授其他同學技能、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絕大多數的導生都認為自己的技能水平、管理組織能力、與同學的溝通能力相對于原來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己積累了很多實訓操作的經驗。但導生畢竟還只是學生,只有進行有效的管理,才能讓其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葛小兵.“導生制”在數控機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機械職業教育,2005(7):38-39.
[2]劉玉文.“導生制”在實習教學中的運用[J].機械職業教育,2007(8):51-52.
[3]姜大源.職業教育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4]歐陽河.職業教育基本問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