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維
摘 要:如何充分利用影視及表演藝術院校現有的實驗實訓設施和條件,充分把握相關專業學科關聯特點,采用跨專業,整體性的綜合實踐實訓,既可以提高校園實驗實訓設施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學生的藝術視野,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綜合駕馭藝術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實訓效果。因此,加強對校園綜合性藝術實踐規律性和操作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藝術教育;綜合實踐;研究
藝術專業本科教學環節中的實踐,歷來被各院校所重視。近年來,隨著各院校教學實驗設施的不斷完善和規范,學生在校實訓課時不斷加大,藝術生的專業能力也呈現不斷提高的態勢。但是大多數院校的藝術實踐,多處于單一學科、單一課程、分散化、小規模狀態。例如:聲樂匯報演出、器樂匯報演出、播音主持匯報演出等。這些藝術實踐多帶有局部性、基礎性和階段性特征,是綜合性藝術實踐的基礎。所謂影視及表演藝術教育校園綜合實踐實訓,則應該體現出系統性、全面性、實戰性的明顯特征。目的是考查學生綜合掌握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地運用到藝術實踐的實際專業能力。綜合性藝術實踐實訓的另一個重要作用,還在于從相關藝術專業中借鑒和學習,開闊視野,拓展專業能力,為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
1 藝術類校園綜合性實踐實訓的范圍和內容
目前,藝術院系的綜合實踐實訓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學者列舉了以下種種:“產學研合作模式”,根據企業的“訂單”來確定具體的教育目標;“工學交替”模式,學生在校進行理論學習,在企業生產實踐,二者交替進行;“2+1模式”,實行雙向參與,分段培養。學生在校內學以理論為主,兼顧實驗,剩余的一年到企業去實訓,等等。這些實踐模式已經被廣泛運用并驗證,實踐效果也是各具所長。但是,仔細考查,這些實踐活動,在操作層面上還有些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受制于實習單位的規模、層級、吸納能力等,難免呈現分散性、單一性,不太可能形成同批次,大量學生共同實踐的可能。另外,即或實踐項目屬于藝術傳播市場的實際項目,考慮到項目的影響和效益,參加實踐的學生多處于邊緣化,很難成為主創人員,多以觀察學習為主,參與程度和參與崗位均有限制,而實際考核和管理也不容易保證。而校園藝術實踐中的學年和畢業匯報演出實踐,則為影視及表演藝術專業學生的綜合實踐,提供了真實的情境,成為藝術實踐的重要平臺。這種實踐方式,具有計劃性強,管理可控,實踐流程完整,專業內容組合靈活,學生參與度高,數量大,仿真度強等特點,值得認真研究,充分利用。
如何實現化校園藝術實踐實訓創新,提高實訓質量,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園實踐實訓平臺的功能,并使之規范化、制度化,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表演藝術學院進行了十分有益的嘗試。自2013年起,該學院打破專業匯報演出以單一專業獨立完成的模式,采取現有藝術專業相融合的跨專業模式,經過篩選程序,組合成關聯性精品匯報演出,并作為學院頂級藝術實踐項目固定下來,此舉在校內引起較大反響。演出的藝術專業包括播音主持、戲劇表演、音樂表演、聲樂、器樂、影視藝術編導、舞美設計、服裝化妝等。在這一綜合實踐教學項目,實現了具有較高水平的聯合實訓,各專業各取所需,各展所長,不僅演出效果和實訓效率得到了極大地提升,更難得的是營造了真實的藝術實踐氛圍,同時還鍛煉了各專業各演出環節的協調配合能力,呈現出全方位、多角度,相關專業共同進步的整體態勢。
2 校園綜合藝術實踐的收獲和作用
重視校園綜合藝術實踐,使之規范化、制度化,其實際效能和效果不容忽視。縱觀重師商院表演藝術學院的綜合藝術實踐實訓,可以得到如下考量。
(1)激發了學生的實踐熱情。綜合實訓,拓展了演出平臺和影響力,是對學生藝術能力的綜合考評,逼真的實訓情境也不同于單元實訓或單一專業匯報演出,學生普遍認為值得高度重視,投入的熱情和專注度明顯高于一般實訓。
(2)引入了競爭機制,提高了實踐水平。由于展示平臺層級較高,又有專業對比,各專業均進行本專業預選和淘汰,使得節目創新呈現出競爭態勢,節目水準大為提高。專業與專業之間的整體表現差異,也促使各專業努力展現自己最高水準。
(3)促進了教師提高教學態度和教學水平。綜合實訓中,學生的表現無疑也是指導教師能力和水平的展現,由于各專業同臺競技,檢驗了各專業日常教學的態度和水平,對教學的促進,不言而喻。
(4)有利于相關藝術的相互借鑒、相互促進。如編導專業在這個演出平臺中,可以全流程的參與策劃、節目形態組合、演出現場導控、電視片腳本編創、現場導播錄制、后期剪輯制作等。校園綜合實訓為這個專業提供了舞臺表現和電視采制兩個流程的藝術實訓。播音主持專業,則在專業技能展示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現場即興主持和應變能力,借鑒表演藝術理論,用以營造現場演出氣氛、把握節奏,協調配合,豐富創新手法等,還可以拓展藝術視角和范圍,提高綜合素質。
(5)打通了各相關專業整體實踐的各個環節,最大程度接近社會實踐真實。藝術專業創作流程實踐,在理論把握轉化為創作能力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校園綜合藝術實踐演出,因其藝術理論整體性和實際運用的貫通性,涵蓋了學生在校期間專業各門課程的知識點,又必須融會貫通的加以運用。以畢業演出為例,從導演創意策劃開始,到節目原創篩選、單一節目排練修正、整體節目組合搭配、整臺風格基調確立、主持人串詞銜接、舞美、道具、服裝、化妝、燈光、音效、多媒體效果、舞臺進程監督、彩排協調、正式演出以及同步進行的影視資料導演策劃、拍攝方案、攝影攝像、后期制作合成等等,不僅打通了各專業的藝術實踐流程,而且鍛煉了相關專業的協調與同步。更為重要的是,綜合實訓過程的復雜性、一過性、觀眾評價的客觀性,都最大限度地仿真了社會化藝術創作過程,實現了學生藝術素質與能力的集成化提高。
(6)便于考核管理,實踐效率提高。校園藝術綜合實訓,不僅能夠實現硬件資源的集約化,同時也能實現管理的集約化,和師資力量的集約化,實現了實踐項目的計劃、實施全程可控。可充分利用學校的學術委員會、教授委員會和院系(教研室)等機構,對綜合實訓進行實時評價,通過自我評價和專家評價,全面、客觀的對實踐的藝術表現和不足,進行專業交流和討論,以促進教與學的共同提高。
3 管理與協調
校園綜合實訓,由于涉及的專業比較多、規模比較大、動用的實驗設備多、實施和管理復雜。從管理的角度出發,必須從教學計劃入手,建立健全相應的制度和實施細則,才能保證其規范有序地進行。同時,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相關專業在教學進度和教學時段上產生的沖突或干擾。
4 強化考核,務求實效
校園綜合實訓質量保證的另一有效手段,應該將考評結果納入獎懲機制,作為專業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參考依據,與年度考核、職稱晉升、創優評優聯系起來;考核結果亦可延伸到學生管理,和獎學、評優掛鉤,進一步調動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
校園綜合實訓的積極作用不可低估,探索和把握其規律和特點,充分發揮其促進教學的整體效能,對于藝術院校教學水平和影響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 張福升.構建影視類職業院校大實訓模式的研究[J].
[2] 朱碧霞.高等院校影視類實驗室開放模式探討[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