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傳統文化對審計的影響分析

2014-08-08 20:30:00丁慧茹
會計之友 2014年16期
關鍵詞:傳統文化

丁慧茹

【摘要】 文化的影響潛移默化,卻也根深蒂固,我國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對審計實踐和研究影響深遠。文章從三大視角切入,一是討論了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現代化特征,即民主集中制對審計的影響,該影響具有中國特色;二是從物質層面闡釋了審計制度的文化傳承性,從儒釋道三個傳統文化方面進行分析;三是從意識層面討論了文化對審計職業判斷的影響。厘清文化的影響有助于建立符合國情的審計文化,提高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

【關鍵詞】 傳統文化; 民主集中制; 審計制度; 職業判斷

中圖分類號:F2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6-0094-04一、引言

中國審計署成立于1983年,此后我國現代審計飛速發展。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文化積淀,其影響潛移默化且根深蒂固,對審計實踐和研究都產生重大影響。傳統文化具有兩面性,在審計發展過程中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處理好傳統文化現代化轉型問題,對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文化有深遠影響。

二、文獻綜述

傳統文化對審計發展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國內研究。秦琦銘(2002)簡略地從審計人員和審計體系方面介紹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特色審計體系的影響。徐彥夫(2005)從中國審計歷史發展軌跡追溯、印證了社會主義審計文化的作用。樊昊軍(2012)從三千余年的中國審計發展梳理了審計文化的發展,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計文化的核心價值觀。鄭石橋(2012)以皇權專制作為基礎性政治制度,研究皇權專制與國家審計之間的關系,提出審計是適應皇權專制發展需要的多元多軌制組合制度“裝置”,隨著皇權專制的變遷,多元多軌制審計也會同方向變遷。

近幾年,對審計文化的研究日益興起。審計文化研究的興起,標志著我國現代審計基礎理論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徐彥夫,2005)。馬亞男(2010)認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責任、忠誠、依法、獨立、清廉、奉獻”對審計文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王愛國(2011)指出當代審計文化的基本含義是審計信念、審計態度和審計價值觀,審計制度創新是審計文化重構的重要基礎與保證。在審計職業判斷方面,趙際■(2006)認為職業判斷的影響包括審計職業判斷的主體、任務和環境三個方面。彭毅林(2005)將影響因素分為人的基礎因素和社會環境保障因素。

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質結構方面,都是從儒家倫理文化、馬克思主義思想等方面,強調傳統文化對審計制度準則的影響,忽略了長久以來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集中制對審計的影響。對職業判斷的影響歸因于人的因素,而沒有考慮文化對人的重大影響。本文試圖從中央集權現代特征、審計制度文化傳承性和審計職業判斷三個方面對審計發展的文化因素進行探討,對建立現階段符合我國國情的審計文化有一定影響,有利于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

三、文化影響的理論框架

哲學將世界本原分為物質和意識。文化對審計影響的物質方面體現在審計制度的文化傳承性,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對審計的深遠影響。文化對審計影響的意識方面體現在審計的職業判斷,審計工作具有主觀性,不同的審計人員對相同的被審計單位出具的審計報告可能存在差異,而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現代化特征,即民主集中制對審計也產生重大影響。文化影響的理論框架如圖1所示。

(一)中央集權治理傳統的影響

中央集權指國家權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服從中央的命令行事。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萌芽于戰國時期,隨后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封建中央集權制度;西漢時期該制度日漸發展;隋唐建立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中央集權制度趨于完善;宋元時期地方行政、軍事、財政權力收歸中央;明清實行內閣六部制,中央集權制日趨強化卻逐漸衰落。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史,從一定角度而言是中央集權制度加強的歷史。在中央集權制度的政治影響下,不同機構所擁有的審計權力是自上而下地由中央授予,而不是自下而上地由民主賦予。

中國古代中央集權的現代特征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原則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黨學說。文化學認為民主集中制思想起源于外國,外國文化在中國萌芽必然與我國傳統文化發生碰撞,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尋找文化契合點。一方面,民主集中制被我國主流文化接受后,揚棄成為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的根本組織原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中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國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與民主集中制發生碰撞和交融。一是民主受到民本思想的制約,民本思想主要表現為重民、貴民、安民、恤民、愛民。《左傳》中“國將興,聽于民”高度闡述“民”的重要性;墨子主張“兼相愛,交相利”的愛民思想。二是“集中”被過分強調,由于中央集權制幾千年來的傳承,不免有一定程度的家長制作風。

民主集中制對審計的影響分為“民主”和“集中”。首先“集中”因素對我國審計發展有重要影響。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制中央集權國家,國家只有一部立法機關制定的憲法、只有一個最高立法機關、一個中央政府、一套司法系統;地方權力收歸中央,接受中央政府統一領導。這一制度對審計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設置統一的國家審計機關。我國法律規定中央設置審計署,地方各級政府設置審計機關,地方審計機關需要接受上級審計機關的領導。地方審計機關實行“雙重領導”,這是我國審計體制的重要特征。《憲法》規定,地方各級審計機關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負責。《審計法》規定,地方各級審計機關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負責并報告工作,審計業務以上級審計機關領導為主。這一方面來源于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的影響,地方國家機關應接受中央的統一領導;另一方面,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工作,因此地方各級審計機關在接受本級政府領導的同時,應接受上一級審計機關的領導。

“民主”對我國審計也產生重大影響。2003年之后,政府更關注民生,國家治理更專注于質量和效率,而不僅僅是數量,經濟責任審計、專項審計和跟蹤審計等日益受到重視。例如,審計署組織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跟蹤審計、全國社會保障資金審計、保障性住房審計等專項審計。審計機關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以“以人為本”和“執政為民”的審計理念維護社會公眾利益,就是民本審計。2013年之后審計署將繼續加大對重點民生資金和民生項目的審計力度,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推動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劉家義,2013)。審計決策可以為政府決策作參考,審計工作在國務院領導下更有利于發揮民主集中制的特點。

(二)審計制度的文化傳承性

世界上對文化的定義很多,《周易》解釋為“人文化成”,肖前教授在其《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一書中則簡要表述為“文化即人化”。該表述總結了歷史上中西文化觀中最重要的核心和實質內容。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由儒、釋、道三種文化構成,如表1所示。本文從三個方面歸納總結中國傳統文化對審計發展的影響。

1.儒家文化的影響

儒家文化倡導慎獨,強調內省和誠信,崇尚操守和謹慎,推崇禮、義、廉、恥等道德規范。《中庸》中說:“君子慎其獨也。”慎獨要求人在他人不知的情況下也能嚴于律己。《孟子·離婁上》中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提倡做人做事均須誠信。在審計發展過程中特別強調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要求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執行“八不準”,強調誠信、獨立、客觀和公正、擁有相應的專業勝任能力等。《禮記·緇衣》中提到“謹于言而慎于行”,要求謹言和慎行,審計人員在得出審計結論之前,要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符合“謹慎”傳統。

endprint

儒家文化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情誼,張潮在《幽夢影》中提到“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這種重情的文化傳統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在于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時,更多時候會重視合情合理而不是合法合規。這就要求審計小組進駐被審計單位時盡量縮短審計時間,并且注意與審計客戶長期存在的業務關系。例如審計客戶屬于公眾利益實體,執行審計業務的關鍵合伙人任職時間不得超過五年,在任職結束之后的兩年內,該關鍵合伙人不能再次成為該客戶的審計項目組的成員或關鍵合伙人。

2.釋家文化的影響

釋家文化是指佛教對審計發展的影響。釋家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巨大影響,正如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所言:“晚清所謂新學家者,殆無一不與佛學有關系。”《金剛經》中提到“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提倡小我的思想和凈心行善。《佛說方等泥洹經》卷中“所作好惡,身自當之”;“善自獲福,惡自受殃”,講究自我的因果報應。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強調人生價值在于犧牲小我而實現大我,將國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因此對于審計人員,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是最高目標。審計人員應依法履行審計職責,維護國家資產的安全。審計是經濟運行的免疫系統,強調經濟資產的合法有效利用,為企業增加價值。

同時釋家文化描述諸法本原的“真如”、“實相”、“如來藏自性清凈心”、“佛性”、“一真法界”等,強調“心性本體”,重視行善和人的修為。因此在審計發展過程中也提倡審計人員的職業操守。

3.道教文化的影響

道教文化強調“天人合一”。《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易經》將天、地、人并立起來,且將人放在中心地位,強調人的重要性。倡導對人的關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一傳統思想與民本理念融合,傳統文化逐漸向現代化轉型,強調以人為本和民主民本的治國理念。審計人員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突出體現“以人為本”的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近年來,國家審計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民生問題。

戰國末期的韓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將“法”、“術”、“勢”三者糅合為一,與道家思想融合將法治理論系統化,主張以法治國。這一傳統文化觀念影響深遠,審計工作應當依法審計,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以法律為準繩,忠實于法律,要按照法定職權和程序進行工作,要依法對審計事項作出判斷和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幾千年文化發展過程中,尤其從明朝開始,儒、釋、道文化逐漸同一發展,不同根源的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文化理念不能完全歸于一類,上述歸納總結是按照不同文化思想的理念重點進行分類的。

(三)文化對審計職業判斷的影響

審計職業判斷是指審計專業人員從各種可能的工作方案中,動用審計及相關學科的知識經驗作出取舍的過程。在這過程中需要審計人員依據審計證據和專業勝任能力作出主觀的取舍判斷。現有的國內研究對審計職業判斷仍停留在“人”這一影響因素層面,并沒有深入討論對人的影響因素。Chris Patel指出對人心理判斷產生影響的三層模型,如圖2所示。

圖2中,第一層級本性包括年齡、性別等,該因素具有遺傳性和普遍性;第二層級是指不同文化的影響,由學習獲取,針對群體有效;第三層級是性格能力因素,由遺傳和學習獲取,針對個體有效。

文化對審計職業判斷的影響包括審計人員工作中職業判斷的影響和審計人員利用專家工作的影響。

1.文化對審計人員工作中職業判斷的影響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判斷確定審計風險和重大錯報風險,從而確定檢查風險,并計劃設定擬實施的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在運用職業判斷時審計人員應當考慮到重要性、相關風險的重要程度、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情況等,這些都受文化對審計人員的影響。例如審計人員深受儒家“謹言慎行”的影響,在風險態度上屬于風險厭惡型,則該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時一般成本上升、效率降低;反之,若審計人員受法家思想“興功”的影響,在風險態度上屬于風險偏好型,則該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時一般會使被審計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處于高風險的境地。

2.文化對審計人員利用專家工作的影響

審計人員為了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可以利用會計或審計以外的某一領域具有專長的個人或組織的工作,審計人員應當確定是否利用專家的工作和如何利用。在這一過程中文化對審計工作具有二次影響性。專家在形成意見時會受到文化對該專家職業判斷的影響,審計人員在對專家工作進行判斷時文化會進行二次影響。

四、結論

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積淀對審計的影響深遠。本文從物質、意識和中國特色三個方面討論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審計的影響。文化對審計影響的物質方面體現在審計制度的文化傳承性,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對審計的深遠影響。意識方面的影響體現在審計的職業判斷,審計工作具有主觀性,不同的審計人員對相同的被審計單位出具的審計報告可能存在差異。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現代化特征,即民主集中制對審計也產生重大影響。結合文化影響的理論框架對建立現階段符合我國國情的審計文化有重要影響,有利于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

【主要參考文獻】

[1] 魏文池.傳統中國中央集權君主制瑣談——以其歷史作用為落腳點[J].改革與開放,2010(4):6,8.

[2] 鄭適萌.古代中央集權制對近代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D].中國地質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3] 許耀桐.關于民主集中制實質問題的探討[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0(3):4-12.

[4] 馬亞男.審計文化建設主要內容的傳統文化根源[J].新會計,2010(9):38-41.

[5] 安徽省審計文化研究課題組.以審計文化目標為邏輯起點的審計文化理論結構[J].審計研究,2004(6):50-54.

[6] 尉松明.民主集中制的由來、實質及其完善[J].甘肅社會科學,2005(1):148-156.

[7] 侯猛.政法傳統中的民主集中制[J].法商研究,2011(1):120-128.

[8] 劉松山.黨內民主集中制在人民民主中的運用[J].政治與法律,2006(5):23-35.

[9] 姚衛群.佛教的倫理思想與現代社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3):84,91,158.

[10] 唐任伍.儒家文化與華人管理范式[J].改革,2002(3):87-94.

[11] 劉紅升.審計文化的定義及定位研究[J].審計理論與實踐,2002(12):3-4.

[12] 周生春,張宏斌.試論中國審計文化的結構及其作用機制[J].中國審計,2002(11):27-29.

[13] 唐魏娜.毛澤東的佛教文化觀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4] 彭瑜.審計文化建設研究[D].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5] 鄭石橋.皇權專制和國家審計:一個制度變遷理論架構[J].制度經濟學研究,2012(2):140-159.

[16] 周英虎.審計文化研究[C].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2006:8.

[17] 廖敏.道家文化的當代心理學價值及其實現[J].社會心理科學,2012(Z1):107-114.

[18] 宮軍.審計文化影響力與審計文化建設[J].中國內部審計,2012(12):78-81.

[19] Patel, C.,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Judgments[M]. Elsevier JAI, Oxford, UK,2006.

endprint

儒家文化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情誼,張潮在《幽夢影》中提到“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這種重情的文化傳統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在于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時,更多時候會重視合情合理而不是合法合規。這就要求審計小組進駐被審計單位時盡量縮短審計時間,并且注意與審計客戶長期存在的業務關系。例如審計客戶屬于公眾利益實體,執行審計業務的關鍵合伙人任職時間不得超過五年,在任職結束之后的兩年內,該關鍵合伙人不能再次成為該客戶的審計項目組的成員或關鍵合伙人。

2.釋家文化的影響

釋家文化是指佛教對審計發展的影響。釋家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巨大影響,正如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所言:“晚清所謂新學家者,殆無一不與佛學有關系。”《金剛經》中提到“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提倡小我的思想和凈心行善。《佛說方等泥洹經》卷中“所作好惡,身自當之”;“善自獲福,惡自受殃”,講究自我的因果報應。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強調人生價值在于犧牲小我而實現大我,將國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因此對于審計人員,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是最高目標。審計人員應依法履行審計職責,維護國家資產的安全。審計是經濟運行的免疫系統,強調經濟資產的合法有效利用,為企業增加價值。

同時釋家文化描述諸法本原的“真如”、“實相”、“如來藏自性清凈心”、“佛性”、“一真法界”等,強調“心性本體”,重視行善和人的修為。因此在審計發展過程中也提倡審計人員的職業操守。

3.道教文化的影響

道教文化強調“天人合一”。《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易經》將天、地、人并立起來,且將人放在中心地位,強調人的重要性。倡導對人的關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一傳統思想與民本理念融合,傳統文化逐漸向現代化轉型,強調以人為本和民主民本的治國理念。審計人員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突出體現“以人為本”的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近年來,國家審計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民生問題。

戰國末期的韓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將“法”、“術”、“勢”三者糅合為一,與道家思想融合將法治理論系統化,主張以法治國。這一傳統文化觀念影響深遠,審計工作應當依法審計,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以法律為準繩,忠實于法律,要按照法定職權和程序進行工作,要依法對審計事項作出判斷和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幾千年文化發展過程中,尤其從明朝開始,儒、釋、道文化逐漸同一發展,不同根源的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文化理念不能完全歸于一類,上述歸納總結是按照不同文化思想的理念重點進行分類的。

(三)文化對審計職業判斷的影響

審計職業判斷是指審計專業人員從各種可能的工作方案中,動用審計及相關學科的知識經驗作出取舍的過程。在這過程中需要審計人員依據審計證據和專業勝任能力作出主觀的取舍判斷。現有的國內研究對審計職業判斷仍停留在“人”這一影響因素層面,并沒有深入討論對人的影響因素。Chris Patel指出對人心理判斷產生影響的三層模型,如圖2所示。

圖2中,第一層級本性包括年齡、性別等,該因素具有遺傳性和普遍性;第二層級是指不同文化的影響,由學習獲取,針對群體有效;第三層級是性格能力因素,由遺傳和學習獲取,針對個體有效。

文化對審計職業判斷的影響包括審計人員工作中職業判斷的影響和審計人員利用專家工作的影響。

1.文化對審計人員工作中職業判斷的影響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判斷確定審計風險和重大錯報風險,從而確定檢查風險,并計劃設定擬實施的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在運用職業判斷時審計人員應當考慮到重要性、相關風險的重要程度、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情況等,這些都受文化對審計人員的影響。例如審計人員深受儒家“謹言慎行”的影響,在風險態度上屬于風險厭惡型,則該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時一般成本上升、效率降低;反之,若審計人員受法家思想“興功”的影響,在風險態度上屬于風險偏好型,則該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時一般會使被審計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處于高風險的境地。

2.文化對審計人員利用專家工作的影響

審計人員為了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可以利用會計或審計以外的某一領域具有專長的個人或組織的工作,審計人員應當確定是否利用專家的工作和如何利用。在這一過程中文化對審計工作具有二次影響性。專家在形成意見時會受到文化對該專家職業判斷的影響,審計人員在對專家工作進行判斷時文化會進行二次影響。

四、結論

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積淀對審計的影響深遠。本文從物質、意識和中國特色三個方面討論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審計的影響。文化對審計影響的物質方面體現在審計制度的文化傳承性,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對審計的深遠影響。意識方面的影響體現在審計的職業判斷,審計工作具有主觀性,不同的審計人員對相同的被審計單位出具的審計報告可能存在差異。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現代化特征,即民主集中制對審計也產生重大影響。結合文化影響的理論框架對建立現階段符合我國國情的審計文化有重要影響,有利于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

【主要參考文獻】

[1] 魏文池.傳統中國中央集權君主制瑣談——以其歷史作用為落腳點[J].改革與開放,2010(4):6,8.

[2] 鄭適萌.古代中央集權制對近代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D].中國地質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3] 許耀桐.關于民主集中制實質問題的探討[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0(3):4-12.

[4] 馬亞男.審計文化建設主要內容的傳統文化根源[J].新會計,2010(9):38-41.

[5] 安徽省審計文化研究課題組.以審計文化目標為邏輯起點的審計文化理論結構[J].審計研究,2004(6):50-54.

[6] 尉松明.民主集中制的由來、實質及其完善[J].甘肅社會科學,2005(1):148-156.

[7] 侯猛.政法傳統中的民主集中制[J].法商研究,2011(1):120-128.

[8] 劉松山.黨內民主集中制在人民民主中的運用[J].政治與法律,2006(5):23-35.

[9] 姚衛群.佛教的倫理思想與現代社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3):84,91,158.

[10] 唐任伍.儒家文化與華人管理范式[J].改革,2002(3):87-94.

[11] 劉紅升.審計文化的定義及定位研究[J].審計理論與實踐,2002(12):3-4.

[12] 周生春,張宏斌.試論中國審計文化的結構及其作用機制[J].中國審計,2002(11):27-29.

[13] 唐魏娜.毛澤東的佛教文化觀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4] 彭瑜.審計文化建設研究[D].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5] 鄭石橋.皇權專制和國家審計:一個制度變遷理論架構[J].制度經濟學研究,2012(2):140-159.

[16] 周英虎.審計文化研究[C].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2006:8.

[17] 廖敏.道家文化的當代心理學價值及其實現[J].社會心理科學,2012(Z1):107-114.

[18] 宮軍.審計文化影響力與審計文化建設[J].中國內部審計,2012(12):78-81.

[19] Patel, C.,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Judgments[M]. Elsevier JAI, Oxford, UK,2006.

endprint

儒家文化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情誼,張潮在《幽夢影》中提到“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這種重情的文化傳統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在于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時,更多時候會重視合情合理而不是合法合規。這就要求審計小組進駐被審計單位時盡量縮短審計時間,并且注意與審計客戶長期存在的業務關系。例如審計客戶屬于公眾利益實體,執行審計業務的關鍵合伙人任職時間不得超過五年,在任職結束之后的兩年內,該關鍵合伙人不能再次成為該客戶的審計項目組的成員或關鍵合伙人。

2.釋家文化的影響

釋家文化是指佛教對審計發展的影響。釋家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巨大影響,正如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所言:“晚清所謂新學家者,殆無一不與佛學有關系。”《金剛經》中提到“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提倡小我的思想和凈心行善。《佛說方等泥洹經》卷中“所作好惡,身自當之”;“善自獲福,惡自受殃”,講究自我的因果報應。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強調人生價值在于犧牲小我而實現大我,將國家利益、民族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前,因此對于審計人員,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是最高目標。審計人員應依法履行審計職責,維護國家資產的安全。審計是經濟運行的免疫系統,強調經濟資產的合法有效利用,為企業增加價值。

同時釋家文化描述諸法本原的“真如”、“實相”、“如來藏自性清凈心”、“佛性”、“一真法界”等,強調“心性本體”,重視行善和人的修為。因此在審計發展過程中也提倡審計人員的職業操守。

3.道教文化的影響

道教文化強調“天人合一”。《莊子·達生》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易經》將天、地、人并立起來,且將人放在中心地位,強調人的重要性。倡導對人的關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這一傳統思想與民本理念融合,傳統文化逐漸向現代化轉型,強調以人為本和民主民本的治國理念。審計人員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突出體現“以人為本”的中國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近年來,國家審計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民生問題。

戰國末期的韓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將“法”、“術”、“勢”三者糅合為一,與道家思想融合將法治理論系統化,主張以法治國。這一傳統文化觀念影響深遠,審計工作應當依法審計,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以法律為準繩,忠實于法律,要按照法定職權和程序進行工作,要依法對審計事項作出判斷和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幾千年文化發展過程中,尤其從明朝開始,儒、釋、道文化逐漸同一發展,不同根源的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文化理念不能完全歸于一類,上述歸納總結是按照不同文化思想的理念重點進行分類的。

(三)文化對審計職業判斷的影響

審計職業判斷是指審計專業人員從各種可能的工作方案中,動用審計及相關學科的知識經驗作出取舍的過程。在這過程中需要審計人員依據審計證據和專業勝任能力作出主觀的取舍判斷。現有的國內研究對審計職業判斷仍停留在“人”這一影響因素層面,并沒有深入討論對人的影響因素。Chris Patel指出對人心理判斷產生影響的三層模型,如圖2所示。

圖2中,第一層級本性包括年齡、性別等,該因素具有遺傳性和普遍性;第二層級是指不同文化的影響,由學習獲取,針對群體有效;第三層級是性格能力因素,由遺傳和學習獲取,針對個體有效。

文化對審計職業判斷的影響包括審計人員工作中職業判斷的影響和審計人員利用專家工作的影響。

1.文化對審計人員工作中職業判斷的影響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判斷確定審計風險和重大錯報風險,從而確定檢查風險,并計劃設定擬實施的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在運用職業判斷時審計人員應當考慮到重要性、相關風險的重要程度、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情況等,這些都受文化對審計人員的影響。例如審計人員深受儒家“謹言慎行”的影響,在風險態度上屬于風險厭惡型,則該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時一般成本上升、效率降低;反之,若審計人員受法家思想“興功”的影響,在風險態度上屬于風險偏好型,則該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工作時一般會使被審計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處于高風險的境地。

2.文化對審計人員利用專家工作的影響

審計人員為了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可以利用會計或審計以外的某一領域具有專長的個人或組織的工作,審計人員應當確定是否利用專家的工作和如何利用。在這一過程中文化對審計工作具有二次影響性。專家在形成意見時會受到文化對該專家職業判斷的影響,審計人員在對專家工作進行判斷時文化會進行二次影響。

四、結論

我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積淀對審計的影響深遠。本文從物質、意識和中國特色三個方面討論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審計的影響。文化對審計影響的物質方面體現在審計制度的文化傳承性,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對審計的深遠影響。意識方面的影響體現在審計的職業判斷,審計工作具有主觀性,不同的審計人員對相同的被審計單位出具的審計報告可能存在差異。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的現代化特征,即民主集中制對審計也產生重大影響。結合文化影響的理論框架對建立現階段符合我國國情的審計文化有重要影響,有利于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

【主要參考文獻】

[1] 魏文池.傳統中國中央集權君主制瑣談——以其歷史作用為落腳點[J].改革與開放,2010(4):6,8.

[2] 鄭適萌.古代中央集權制對近代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D].中國地質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3] 許耀桐.關于民主集中制實質問題的探討[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0(3):4-12.

[4] 馬亞男.審計文化建設主要內容的傳統文化根源[J].新會計,2010(9):38-41.

[5] 安徽省審計文化研究課題組.以審計文化目標為邏輯起點的審計文化理論結構[J].審計研究,2004(6):50-54.

[6] 尉松明.民主集中制的由來、實質及其完善[J].甘肅社會科學,2005(1):148-156.

[7] 侯猛.政法傳統中的民主集中制[J].法商研究,2011(1):120-128.

[8] 劉松山.黨內民主集中制在人民民主中的運用[J].政治與法律,2006(5):23-35.

[9] 姚衛群.佛教的倫理思想與現代社會[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3):84,91,158.

[10] 唐任伍.儒家文化與華人管理范式[J].改革,2002(3):87-94.

[11] 劉紅升.審計文化的定義及定位研究[J].審計理論與實踐,2002(12):3-4.

[12] 周生春,張宏斌.試論中國審計文化的結構及其作用機制[J].中國審計,2002(11):27-29.

[13] 唐魏娜.毛澤東的佛教文化觀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4] 彭瑜.審計文化建設研究[D].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5] 鄭石橋.皇權專制和國家審計:一個制度變遷理論架構[J].制度經濟學研究,2012(2):140-159.

[16] 周英虎.審計文化研究[C].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2006:8.

[17] 廖敏.道家文化的當代心理學價值及其實現[J].社會心理科學,2012(Z1):107-114.

[18] 宮軍.審計文化影響力與審計文化建設[J].中國內部審計,2012(12):78-81.

[19] Patel, C.,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Judgments[M]. Elsevier JAI, Oxford, UK,2006.

endprint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
蹣跚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百鳥朝鳳》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28:14
運用傳統文化開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提升黨員干部道德修養
論弘揚行為德學的重要性與實現途徑
中國市場(2016年36期)2016-10-19 05:20:00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6:43
旅游開發對納孔村布依族傳統文化的影響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2:49
試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58:39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今傳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08:14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43:28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2: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另类一区|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91娇喘视频| 欧美精品1区| 伊人蕉久影院|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色综合国产|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538国产在线|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z |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天堂自拍|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av无码久久精品|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久噜噜噜|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视频二区| 第一页亚洲| 亚洲二三区| 精品1区2区3区| 午夜免费小视频|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97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日韩在线1|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九九九国产| 日韩第一页在线| www.精品视频| 免费毛片a| 久青草免费视频| 在线日本国产成人免费的|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不卡二区| 综合色在线|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园内精品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www亚洲天堂|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婷婷在线网站|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 手机看片1024久久精品你懂的|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99国产精品国产| 亚洲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资源| 国产精品福利社| 亚洲国产系列| 五月婷婷精品| 欧美成一级|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国产99精品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1024国产在线|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99热最新网址| 国产久草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