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敏
摘要:
明代印刷術的發展使書籍繪畫的大量刊印成為可能,并越來越商業化,印制的書籍范圍也越來越寬泛,當畫譜的刊印成為可能時,在主觀和客觀上都迎合了美術教育的發展。印刷術本身的發展來源于工藝美術教育的一種傳承和發揚,而畫譜的刊印是美術教育的一種必須品,畫譜的傳承本身又對美術教育起到了極大的促進,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印刷術;畫譜;美術教育
一、印刷術的發展與美術教育的聯系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文化傳承所產生的作用影響深遠,其歷史悠久,成績斐然。美術的傳播與印刷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印刷的雛形階段即以作為圖畫復印摹寫的主要手段,對美術教育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針對印刷術產生的緣由,學界有不同的認識,但主要集中在把印章技術、刻石拓印技術和染織技術作為了印刷技術產生的前提。
印刷術的發展離不開工藝技術的發展,印刷術的發展本身就是工藝美術教育的活體傳承。作為印刷術雛形的印章、拓印和印染技術,都是相應的技藝范疇所造就的藝術傳承產物。印刷術在發展初期就對傳播書法、美術等藝術門類方面做出過不朽的貢獻,成為手工藝傳承的一項活體指南,屬于美術教育傳播的實體。
二、明代印刷術刊印畫譜的商業美術教育性質
明代印刷術的發展使畫譜的刊印成為可能,并趨于商業化。與宋代相比,明代印刷術在單版單色、單版復色和多版復色的基礎上多版套色技術也趨于完善,商業化在明代的高度發達使印刷從官方到民間都可涉及。《明會要》記載,洪武元年八月“詔除書籍稅”,二十三年冬,“命禮部遣使購天下遺書善本,命書坊刊行”。由此可見朝廷對書籍刊印的支持態度。
三、畫譜與美術教育的發展聯系
當畫譜的刊印越來越廣泛時,美術教育本身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印刷術的多樣性造就畫譜從可能到大量刊印,這就是美術教育的一種傳承過程。我國自古技藝門類主要以師徒口授,父子相傳為途徑;另一種就是以本臨仿,法帖師范。前者的技藝傳承嚴謹,但不利于大規模的傳承傳播,不屬于商業化自然規條所允許的;相比之下后者的涉及面更為廣泛,但在具體學習的領悟以及途徑的選擇上會有很大區別,造就同種學習教材有的成績斐然有的一知半解。所以只有兩者有機的結合,方才適合當時的社會需求。畫譜對繪畫實踐可以指出簡單易學的捷徑,從而實現教化作用的的最大化,即是作為普及教育的范本,也能夠在方法上對學生提出指點。這就體現出了畫譜對美術教育的促進作用。
畫譜作為一種工具書是教育的需求也是發展美術的必要產物。作為課本教材,它對線條勾勒、色彩渲染有所指導,甚至取材也都有所分類,以梅譜、竹譜居多。松竹梅為歲寒三友,作為文人畫后期的主要表現對象,主要表達書生意氣,文人多以芳草美人自居,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典故加上節節高的君子氣節,竹譜梅譜成為了畫譜最多的取材形式,對當時文人畫類型的普及在一定意義上起到了分科指導的作用。明代在商業化繪畫教育的前提下,自由選擇學習的門類,是當時的教育進程發展的現象,在一定意義上有進步影響。更加符合商業化趨于商業利益進程的教育模式。
四、畫譜的商業化刊印造就的平民化教育影響
在明代美術教育可以通過價格低廉的畫譜實現走向平民化的重要一步,并越來越普及。明代四大奇書都有相應的繡像本,其故事在民間普及,表現內容的繡像也非常繁盛,如果單列圖畫,亦可作為畫譜的類型,就起教育作用也許不至于培養畫家寫手,至少可以培養觀者的審美意趣,提高基層觀者的審美水平,亦可以作為美術教育關于欣賞水平的教育模式,其商品化、平民化欣賞娛樂特點是之前刊印讀物所不具有的。
五、明代印刷術和畫譜的相互作用對美術教育的雙重影響。
明代印刷術主要脫胎于宋代的印刷技藝,形成多種新型工藝,并有擴大化的產業型趨勢,在類似《夢溪筆談》《天工開物》等應用類書籍中有所涉及,并對這些應用類書籍本身的印制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尤其是明代的《天工開物》,作為工藝類書籍,內容圖畫齊備,可以完整表現當時刊印技術的發達,和科學成就的發達,對科技技藝和美術教育有客觀的傳承作用。畫譜在印刷術普及的前提下大量刊印,直觀的滿足了美術人才關于美術學習的要求,在目的上滿足需求,在形式上越來越簡易,越來越商品化,在欲求上實現細化和分科,是美術教育真正確立了課本式的教課基礎教材。
美術教育的發展經歷宋代的巔峰和元代的低谷,在明代進入了繁花似錦,但流于表面的時代,無法再創造一個如宋代輝煌的巔峰,但可以在廣度上有所進步。在資本主義萌芽期的明代,商品化的美術教育在印刷畫譜的方面走向了極致,是自我國美術教育有所傳承以來最為直觀的平民化教育成果。在客觀上,美術教育從美術產生的那天起就已經產生,但在我國,僅停留在高階層意趣的時代,是統治階級的愛好驅使,是文化先賢閑情逸致的抒發,而這種境況被打破就源于印刷品畫譜的大量出現。
美術教育的發展在印刷術造就的畫譜繁盛境況下,成就了如唐寅、陳洪綬、仇英、文伯仁等,他們或曾直接參與提供印刷原稿,或曾受過印刷繪畫的影響,或曾得利于繪畫印刷的商業產值,都屬于美術教育明代傳承的輝煌碩果。而他們的一些作品經過商業化印刷的傳播,能夠廣泛的走進千家萬戶,更加擴大了他們自身的影響,并且成就了藝術品的新型傳播試點,是美術教育的雙贏結果。
六、結語
明代印刷術使畫譜刊印普及,屬于美術教育的新發展,造就了商業化的藝術品,商品化的美術教育書籍,促進了美術教育的傳承,是有相當積極意義的美術教育發展成就,有一定的歷史地位,應當受到正確的美術史家評價。
【參考文獻】
[1]董傳超,田雪梅.市井文化影響下的明代私坊刻書業研究[J],濟南大學學報,2010(03)
[2]史綱,李永林.中國古代美術教育[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