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常 趙強 齊先龍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討急性膝關節軟骨損傷的MRI表現,提高臨床對于MRI的認識。方法:對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間確診收治的40例有明確膝關節外傷史并且經手術以及關節鏡檢查證實為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的膝關節MRI表現進行回顧性分析,重點觀察患者的關節軟骨以及軟骨下骨髓的變化。結果:研究結果顯示,40例患者中共發現57處軟骨損傷,其中軟骨形態正常,軟骨局限性變薄9處(6例)、信號異常11處(8例)、軟骨凹凸不平8處(5例)、軟骨壓跡6處(5例)、軟骨缺損10處(7例)、軟骨裂隙狀中斷13處(9例)。其次,患者的MRI檢查顯示患者的軟骨損傷附近伴有骨挫傷、隱匿性骨折以及韌帶等關節結構的損傷。結論:MRI檢查能夠較為清晰的顯示出急性膝關節軟骨損傷的位置、類型以及范圍等,是臨床無創檢查急性軟骨損傷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關鍵詞】磁共振成像;膝關節損傷;軟骨損傷
急性膝關節損傷的多由于運動或是外傷所致,臨床癥狀不明顯,是一種比較隱匿的損傷性病變,普通的X線以及CT掃描等方法因為不能直接顯示患者的關節軟骨,往往導致漏診的發生,進而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影響患者的預后[1-2]。MRI檢查在臨床應用中能夠較為準確的顯示出患者的關節軟骨,對于急性膝關節損傷的確診率較高。為了能夠進一步的了解MRI檢查,本組研究,筆者就對我院部分急性膝關節損傷患者的臨床診治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將部分研究資料整理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研究,選擇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間確診收治的40例有明確膝關節外傷史并且經手術以及關節鏡檢查證實為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齡7~36歲,平均年齡16.9±3.2歲,左膝21例,右膝19例。車禍以及外傷所致28例、運動扭傷所致12例。患者臨床表現均為膝關節腫痛、打軟腿以及不同程度的活動受限等。40例患者中30例行膝關節鏡檢查,其余10例患者行膝關節切開外科手術治療。所有患者在行關節鏡以及手術治療前均進行膝關節MRI掃描以及X線平片檢查。患者的MRI掃描與關節鏡或手術治療間隔應在1周內。
MRI檢查方法:研究選擇Siemens 3.0T超導型MR掃描儀,掃描厚層3.0mm,層距為3.0mm,視野為180mm×180mm,矩陣選擇384×384,激勵次數為2~3[3]。
關節鏡檢查以及外科手術:所有患者的關節鏡檢查以及外科手術均由2名經驗豐富的骨外科醫生進行,術前仔細閱讀患者的影像資料,術中對患者的關節軟骨進行嚴密觀察,對患者軟骨損傷的位置、類型以及范圍等做出詳細的記錄。
影像分析:研究由2名經驗豐富的影像醫師對患者的影像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包括關節軟骨損傷的位置、類型以及范圍等情況,在分析過程中參照患者的關節鏡檢查以及手術所見情況,對有不同意見的病理進行集中討論后得出相對一致的結論[4]。
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40例患者中共發現57處軟骨損傷,其中軟骨形態正常,軟骨局限性變薄9處(6例)、信號異常11處(8例)、軟骨凹凸不平8處(5例)、軟骨壓跡6處(5例)、軟骨缺損10處(7例)、軟骨裂隙狀中斷13處(9例)。其次,患者的MRI檢查顯示患者的軟骨損傷附近伴有骨挫傷、隱匿性骨折以及韌帶等關節結構的損傷。
30例行膝關節鏡檢查的結果顯示,膝關節軟骨改變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外觀正常,但觸之變軟、軟骨壓跡、軟骨表面裂隙、軟骨表面不規則、軟骨缺損;10例患者惡性關節外科手術的結果顯示,膝關節軟骨改變主要分為以下幾種:軟骨骨折、軟骨缺損。
討論
近年來因為運動損傷以及暴力創傷所導致的急性膝關節損傷的患者的數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有不少關節軟骨損傷的患者。目前臨床上主要的診治手段為關節鏡檢查以及外科手術,根據關節鏡檢查以及術中的表現可將急性膝關節軟骨損傷分為軟骨軟化、軟骨骨折、軟骨受壓挫傷、軟骨受壓伴軟骨下骨梗死以及軟骨缺損和潰瘍[5-6]。臨床較為常見的為關節軟骨骨折及其下骨骨折,然而傳統的X線片以及CT掃描檢查并不能顯示患者的軟骨損傷變化,隨著MR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以其多平面成像以及高組織分辨率等優點,不僅能夠顯示患者關節軟骨信號以及形態上的變化,同時還能顯示出患者軟骨下骨的變化,因此,MRI檢查聯合關節鏡檢查以及外科手術的方法對于急性膝關節損傷患者的診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本組研究的結果顯示,患者的軟骨損傷可以分為軟骨形態正常,軟骨局限性變薄、信號異常、軟骨凹凸不平、軟骨壓跡、軟骨缺損、軟骨裂隙狀中斷13處。其次,患者的MRI檢查顯示患者的軟骨損傷附近伴有骨挫傷、隱匿性骨折以及韌帶等關節結構的損傷。這與患者的關節鏡檢查以及外科手術診斷的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MRI檢查能夠較為清晰的顯示出急性膝關節軟骨損傷的位置、類型以及范圍等,且對其他關節結構有很好的顯示,是臨床無創檢查急性軟骨損傷較為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夠為臨床治療提供及時準確的病理信息,便于延誤治療,有助于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孫英彩,崔建嶺,張英澤,等.青少年急性單純膝關節軟骨骨折的MRI表現[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2,41(12):1304-1308.
[2]李晶,張建.急性膝關節軟骨損傷的MRI表現[J].新疆醫學,2013,43(7):10-13,17.
[3]王亦璁,主編.骨與關節損傷.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020-1023.
[4]張軍,吳振華,范國光,等.MRI對急性膝關節軟骨損傷的評價[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3,37(11):979-984.
[5]周希明,陳建敏.低磁場MRI在膝關節軟骨損傷中的價值[J].浙江創傷外科,2011,16(6):835-836.
[6]Xu Jianrong,Yang Shi Xun,Wang Anhui MR imaging of articular cartilage and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logy,2012,33:106-109.
第一作者:張孝常,住院醫師,江蘇豐縣人,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核磁共振室工作,郵編272000;第二作者,趙強,山東濟寧人,畢業于泰山醫學院,住院醫師;通訊作者:齊先龍,主任醫師,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核磁共振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