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紀偉
摘 要:現代社會的發展歷程中,社會需要那些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特別是在技術含量相對比較高的工作中,他們需要那些思維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而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建立在學生的理科學習過程中的。教師主要研究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思維能力;思維養成
知識的學習是思維培養的工具,同時知識也是思維活動的主要結果。可以說,知識的學習和思維的培養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學生思維的培養。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是思維性相對比較強的學科,而學生在小學期間,思維的培養是最佳時期。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方式,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將他們鍛造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邏輯性相對比較強的學科,數學的學習研究能夠開發學生的思維。所以,在小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僅僅滿足于教學目標的完成,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開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數學學習方法。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具有以下幾種特點:
(1)抽象概括。數學知識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更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數學的教學需要考慮數量和空間之間的關系。所以,數學的教學中需要實現具體——抽象——具體這個過程的轉變。
(2)嚴謹。在這些學科中,只有數學可以強加上合理的演繹結構。所以,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只有數學才能幫助學生的思維開發。
(3)頻繁。在小學的課程安排中,數學的學習時間也相對比較多,所以數學的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數學教學會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所以數學的教學模式也會有所不同,發揮的作用也會不同。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教學模式,教授學生能接受的數學知識。同時,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多思考,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
前面說到,知識是前輩思維活動的結晶,同時也是現代學生的思維工具,知識的學習和思維的開發兩者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的開發差不多是同時進行的。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也是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所以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幫助學生開發思維。
(1)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從具體的基本知識入手,積極促進學生思維的開發。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也同樣離不開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在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數學法則、數學定理的教學,這個過程也是學生初步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但是,數學的基礎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小學生的思維還不能讓他們理解這么復雜的數學理論。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直觀和抽象之間的飛躍,逐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小學數學教師還應該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開發。小學生的思維還不完善,然而數學的學習是一種連續性比較強的學習過程。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條件,新知識又是之前學習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小學時期的學生獨立性比較差,學生并不能獨立地將前面學習的知識和現在的知識聯系在一起,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前后知識的連接,積極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發現新的問題,進而掌握新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工作做得到位,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數學問題的精心設計,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小學生的獨立性比較差,他們只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所以教師可以通過示范、引導等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獲得邏輯思維的發展。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
同時,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說理的訓練模式,推動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學生的思維發展歷程中,語言是學生思維的工具,所以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中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幫助學生使用邏輯性相對比較強的語言描述問題,這是推動學生思維發展的最有效的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強化學生的說理訓練的過程中啟發學生學會總結數學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口頭敘述他們的做題過程。通過這一套嚴謹的說理訓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的理解,有效推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結語: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明確一點:數學的學習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已有的數學知識,還應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胡漢武.培養學生思維的幾點做法[J].黑龍江教育,2009(10).
[2]李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見解[J].學習
周刊,2010(4).
(遼寧省凌源市三道河子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