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蓮
摘 要:問題教學法的應用有利于教師有效開展體育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法能夠充分重視德育作用,并且有利于學生接受新知識。有效利用問題教學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所在。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體育;課程改革
問題教學法引入高中體育教學符合教學內容的要求,順應探討、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教學趨勢。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學會識別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使教與學獲得了顯著的效果,實現了教學的有效性。目前的教學現狀是教師處于傳統模式下的說教式授課方式,缺乏問題意識。新的課程標準已經明確提出了體育教學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而問題教學法正是一種通過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充分重視,從而實現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問題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1)充分重視教學準備過程中問題信息的采集和整理。教學準備過程中,教師要思考,學生是否對即將學習的知識內容已經具備一定的熟識程度,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自身所具備的知識經驗,這樣能夠讓教師準備恰當且充分的問題,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知識的內涵。例如,一些運動的具體內容,學生可能已經了解,但是自身的技術可能會有些缺乏,他們想在哪些方面提升,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既重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又能夠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主觀能動性。此類問題很多,教師可以根據授課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并且拓展問題,從而實現課前問題信息的充分準備。將這些與“學生興趣”息息相關的問題融入到課程的整體設計中,就可以實現教學內容的合理化,確保教學的有效性。
(2)課前問題的設計。課前問題信息收集整理后,就需要教師進行合理設計,教師可以參照課堂教學的內容和主題,設計兩到三個主要問題,讓學生進行思索,通過課堂教學的引導,學生能夠和其他同學共同探索問題的答案。學生帶著一種探索和探究的心態,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態度會更端正。
(3)課中問題的創設與激發。隨著課程改革的發展,如何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已經逐漸成為教學中的首要問題。教師從傳統的說教者身份向引導者進行轉變。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是給出答案,而是讓學生尋找答案的指路人,從而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練習,發現一些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漸掌握一些體育的操作性知識和內容。教師在課堂中,要善于創設問題,并且能夠鼓勵學生,以及合理地引導他們發現并解決問題。
(4)課后問題的總結與交流。問題教學法的最后一個環節,是課后問題的有效總結和交流。這一環節,教師應該將與課程相關的問題進行綜述,讓學生進行歸納、整理,然后開始反思。反思的結果既可以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者學生在總結過程中發現了新的問題也適用于這種解決方法等。這一環節,既能夠將課堂所學的知識以解決問題的形式進行完整地回顧,又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表述能力、發現問題意識以及歸納整理的能力。
二、問題教學在體育教學運用中的相關舉措
(1)正確處理體育與德育的關系。高中體育教學的內容不應局限于技術和知識的傳授,同時也應該充分重視德育。問題教學法很好地處理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問題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體育知識和能力,同時能夠讓學生樹立堅強的意志,陶冶美好的情感,進而實現高尚品德培養。可見,體育教學和德育兩者能夠實現有效結合,德育在高中體育問題中是一個核心要素,它是以體育教學為載體,從而實現德育教學目標。
(2)應用新知識處理問題,反思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的反思能力,以及評價能力。因此,問題教學法應該重視問題的連貫性和持續性,讓學生具備發現問題的能力,并且通過情境策略激活其相關問題的產生,促進學生核心能力的發展。
(3)重形式更重內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對形式的重要性是需要關注的,但是也不能夠忽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問題教學法的有效使用,讓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思想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
高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思想,充分認識并且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問題教學法能夠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學習、自主學習的終身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高端思維能力、溝通能力等核心能力。教學中,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實現了課堂教學中師生的平等性,促進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沈煜.新課標背景下湘西州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現狀與對策研
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0(3).
[2]葉聯生,張亮.新課改下體育教師素質的提升[J].中國科教創新
導刊,2008(6).
(廣西玉林市福綿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