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 寧
(澄城縣劇團 陜西 渭南 715200)
作為我國歷史悠久的樂器主角,琵琶早在秦漢時期就有記載,隨著漸漸被普及,成為大眾喜歡的一種民間樂器。琵琶已經存在兩千多年了,與其它民族樂器相比,它具備輕寬的音域,優雅動聽的音色以及變化多端的演奏技巧。現如今,在我國大江南北,到處都可以聽到由琵琶演奏出來的樂曲,很多作品都被廣泛流傳。除了作為獨奏等形式出現外,如今的戲曲伴奏樂隊中琵琶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在戲曲中承擔主旋律和伴奏。琵琶屬于粒狀音色,這是區別于其它樂器的地方,又因為它是四弦樂器,可以演奏和弦,所以作曲家常常用它作為主旋律和伴奏部分。在樂曲中琵琶不僅可以以獨奏的形式出現,還可以以群奏的形式出現。但由于琵琶的演奏十分復雜,在群奏時容易出現錯亂,人們就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一是在樂譜上注明速度和符號,二是在演奏時加強訓練,爭取和諧一致。《心中的明月》等大量民樂都使用琵琶作為主旋律和伴奏,這樣看來琵琶在樂曲中的應用十分的廣泛。
(二)琵琶具有獨特的情感表達作用。由于琵琶的表現技法十分豐富,在表達情感上極具表現力。戲曲舞臺上,演員們的語言和聲音相互結合,極力的表現每一位人物的內心世界。然而就這時,琵琶就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通過曲調的變化,細膩的傳遞人物的內心世界,將表演演繹得淋漓盡致。
(三)在戲曲中擔當獨奏樂器。介于琵琶演奏技巧復雜性,雙手都必須用上,因此說琵琶的變現力極強。演奏時左手五指按弦,也可快速換把,同時產生泛音,打音等各種各樣的旋律,與此同時右手掃彈……就如同鋼琴演奏一般,各種動作和諧的運作,演繹出好的曲子。當然琵琶也是一種獨奏的樂器,許多演奏家通過它演繹了很多經典曲子。例如:《塞上曲》哀怨的傾訴到《陽春白雪》春回大地的景色,《十面埋伏》對戰場上刀光劍影的表達到《春江花月夜》對月景溫馨的描寫,這些都是琵琶獨奏的代表作,琵琶清脆而響亮的音色將影片表現的更加形象。
戲曲伴奏是戲曲唱腔最有力的組成部分,在戲曲唱腔中起到烘托的作用,它與唱腔,演唱三者緊緊地連接在一起,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伴奏不僅給演唱錦上添花,還通過行弦等補充唱腔的未盡之情。優秀的伴奏人員不僅要有熟練地樂曲基本功,還要有良好的戲曲知識與藝術素養,和對于戲曲內涵的理解。這些是一個優秀的演奏者所具備的。只有具備了這些,一個琵琶演奏才能算是成功一半。無論唱腔旋律怎么流動,伴奏的旋律始終要融入到節奏中去,例如滬劇和越劇,基本上只用一二小節的固定音型來反復貫穿。在京劇中,唱腔是散拍子的自由速度旋,伴奏卻是強弱分明的同音反復貫穿。其它劇種往往也是散拍子,伴奏則是4/8或4/16節拍的短音連續反復,同時以級進的迂回旋法為特點。
中國戲曲是中國人的一種文化形式,經過很長時間的沉淀凝聚在一起的文化模式。中國戲曲文化藝術注重虛實相生,動靜互見,剛柔并濟等特點,反映民族的一些文化精髓。想要將戲曲文化表演好,就要以演員為中心,音樂伴奏為輔助,但千萬不可小看伴奏的“伴”,它和一般的獨奏不一樣。戲曲的靈魂是整個戲曲的情感,伴奏者在伴奏之前如果沒有對戲曲進行研究和感悟,那么伴奏就會失去色彩,是戲曲的失誤。這樣就要求伴奏者必須承認自己的角色只是一個配角,同時又能積極地為演奏付出心血,不僅僅是為了一份責任,也是對戲曲藝術本身的尊重。
在《琵琶行》中,琵琶明顯起到了抒情遣懷的作用,而這一作用,在戲曲改編中,都加以沿用。當然就如我們常說的,有些事情缺一不可,琵琶演奏者要想達到和諧完美的演奏效果,就必須兩者合二為一,不僅是演奏者的精準,這也要求演奏者和演員臺下的溝通和配合,演奏者以演員的唱腔情緒為依據,對伴奏掌握熟悉。例如:《十面埋伏》《霸王別姬》對戰場上刀光劍影的描寫,《大浪淘沙》中對黑暗社會的控訴,以及《國色天香》中為牡丹唱腔伴奏時,琵琶都以獨特的表現力取得天下第一彈的美譽。
通過對琵琶在戲曲中的運用和對民間戲曲伴奏的特色,可以充分肯定琵琶是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樂器在戲曲伴奏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琵琶演奏這來說,伴奏簡單,但要想伴奏出一首淵源流傳的曲子來說,難度是很大的。不僅要求伴奏者各方面素質優秀,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情感融入進去。所以,作為一名琵琶伴奏者要有和諧意識,把握戲曲表演中細膩的情感,以此做出好的戲曲藝術作品。
[1]楊春.談琵琶的技巧如何在戲曲伴奏中發揮作用[J].音樂研究,2012.
[2]郭慶麗.淺談琵琶在戲曲中的作用[J].中音在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