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民
【摘 要】“背誦”是中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生性喜歡趣味的中小學生來說,枯燥的背誦無異于“老和尚念經”那樣的無味。因此,用“情”去激發中小學生們背誦的興趣是一條不錯的途徑。
【關鍵詞】語文教學;文背誦;興趣激發
“背誦”是中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年級到九年級,分量依次增大,背誦的內容有詩、詞、曲以及現代文的篇章或段落。對于生性喜歡趣味的小學生來說,枯燥的背誦無異于“老和尚念經”那樣的無味。那么,怎樣激發學生們背誦的興趣呢?不妨嘗試一下用“情”去激發。
一、情感范讀、激發興趣
范讀課文,對于一個語文老師來說,是最平常的事,但并不是所有的范讀都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設想一個老師的語調如果蒼白無力,或是南腔北調,學生聽起來如一杯白開水,這樣的“范讀”就不如不讀,因為語文是一門富有詩意的學科。尤其讓背誦的篇章,會更加精彩。因此,一開始,教師就要用抑揚頓挫、滿含激情的富有音樂感的語調來范讀課文,要讀出文章在語言和意境上的美,引導學生進人角色,使他們受到美的熏陶。這樣,一方面便于同學們對課文熟悉,對老師的模仿,更重要的是用“情”去感染學生,使學生與自己在感情上產生共鳴,增加對文章的印象。記得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談到先生為他們讀課文時,讀到得意之處,“脖子向后拗去……。”作者雖然認為那是很可笑的,但幾十年后仍記得老師讀的是“指揮調悅……滿座皆驚呢……”,老師的那種韻調,那種陶醉、那種情感的投人,還是深深地感染過作者。
看來“情感范讀”是背誦的關鍵一步,它可以激發起學生們的興趣,教師范讀完課文后,還要用一、兩句簡短的滿含欣賞的語言對文章進行贊美,給學生一種“聽后又一村”的感覺,使學生對文章刮目相看,產生躍躍欲讀的激情。
二、賞識朗讀,激發參與意識
從心理學講,人人都有希望被人注意、被人賞識和展示自己的心理。學生更是如此,學生在老師情感范讀的感染下,心靈受到了震撼,對文章已產生了極大興趣,按捺不住地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能力,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賞,根據這一心理,教師可給學生們幾分鐘時間,讓他們大聲地自己朗讀,來模仿和體味剛才范讀時的語調和感情,然后找一、兩名有一定朗讀能力的同學來讀。這時,教師不要只是聽,而應表現為陶醉在文章的意境中,用肢體語言告訴同學們:這篇文章真不錯;這位同學讀得也真不錯。等同學讀完后,老師要真誠地,用贊賞的語言加以肯定,如“讀得真好”等。得到老師的贊賞和肯定,該同學會感到非常幸福,甚至終生不忘。而此時他(她)對此文會更加感興趣,而其他的同學們也很想以此文為契機,引起老師的注意,因此他們也會積極表現,不甘落后,教師對這些要大加賞識,使同學們產生愉悅之感,他們會更加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這就為下一步的教學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三、賞析魅力,引“生”入勝
詩歌有三重魅力:感覺魅力、意象魅力、語言魅力。其它的文章也富有詩的意境。如朱自清在《春》中寫到“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這是一幅生機盎然,香味濃郁的百花爭春比美圖。“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都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在鄉下,小路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這是春雨圖。作者抓住春雨輕密細柔的特點,從靜景寫到動景,從物寫到人,從近寫到遠,蘊味無限,所以教師在講解時,盡量用滿含激情的、富有感染力的、詩一般的語言,引導同學們賞析文章的魅力。欣賞之情溢于言表,這樣會對同學們產生強有力的吸引力。他們隨著老師的娓娓之話語,漫步在文學的長廊,使他們的心靈得到凈化,情感受到陶冶,內心不禁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沖動:這么好的文章,一定要背過。
四、定量、定時,立竿見影
教師可用富有激勵和激將的語言向同學們說:“同學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這樣高,并且也都具有一定的欣賞能力。我想,背誦起來也一定很快。那么,如果是相同的內容,在相同的時間內,誰又背得最快呢?”這時同學們會“群情激奮”,紛紛摩拳擦掌。想一比高低,此時教師可同學們酌情布置背的“量”,而讓同學們定所需的“時”。因為是他們自己定的時間,為了向老師表示自己言而有信,他們會努力去背,爭取到時背過。但他們畢竟是孩子,有時為了表現自己在很短時間就能背過,他們定的時間太“左”,不切合實際,這時,教師也不要潑冷水,而應表示出關心體貼他們,誠懇地說:“我看時間有些短吧,最好……”教師可酌情定時,一般以十五至二十分鐘為宜,這時,你會看到全班人聲鼎沸,熱氣騰騰,可以說,此時學生們的記憶機器在迅速運轉。時間一到,教師心中應有數,大概有一半多的同學已背過,有三分之一的背不熟,而有五分之一或是六分之一的同學沒有背過。但他們都努了力,背過背不過,都不應受到責備。因此,檢查背誦時,不要估計誰沒有背過就去檢查誰,那樣會挫傷該同學的積極性冷水。具體做法應是:一是先讓同學們齊背,這樣會給學生們一種已背過的自信和自豪感,實現了對老師做的時間上的承諾。二是然后找成績較好的同學背,這樣做,一方面滿足這些同學的成就感,是對他(她)們剛才努力背誦的“獎賞”。另一方面是讓他們背給差等生聽的,從中延長了差等生的背誦時間,照顧了參差不齊的現象,保護了差等生的自尊心。三是逐漸找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背,背過了大加表揚。背不熟要加以鼓勵,這是對他們的鞭策。同時宣布明天上課時再檢查背寫,給同學們一個鞏固的機會。這樣,同學們不但課上積極背誦,課下還會擠時間去熟背,以待明天給老師個好印象。
如果此法運用到得心應手時.每次教學活動中,你會感到教學效果是那樣的好,學生和你配合得是那樣默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是那樣的近;心,是那樣的相通。由此可見,用“情”去激發學生們背誦的興趣,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的方法,不妨一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