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明霞
【關鍵詞】班級管理 心得 民主管理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5A-
0057-02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學生能否獲得全面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工作方法。筆者作為班主任,始終以“仁愛治班”和“與學生建立起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作為班級管理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在學校能夠彰顯自我,走上社會能夠找到自我發展的平臺。
一、實施民主管理,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
班級管理是一項育人工程,只有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能形成合力,構建起學生自我管理機制。筆者在擔任班主任時,制定了民主自我管理制度,為學生設置多種崗位,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上崗“施政”,服務同學,鍛煉能力。比如,為了加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每個學期都要實行“議事制”“小組合作制”“值日班干制”,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制訂計劃,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和班級懲獎條例等,同時還進行了班干部民主選舉,達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個個有“官”當的目的。通過讓學生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學生學會了如何管理自己,如何進行自主管理,如何進行協作管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再如,在每2年舉辦一次的校園文化體育藝術節活動中,筆者事先召開班干部會議,將校園文化體育藝術節的相關要求講清楚,隨后將班級任務交給體育委員和文藝委員,讓他們與班里的其他成員進行溝通、交流,落實分工,安排活動訓練等。一個星期后,體育委員和文藝委員把計劃方案交到筆者手上,方案中最出彩的地方是對每一項活動都做了詳細的計劃,如組長是誰,組員有哪些,邀請誰來指導,訓練的地點和時間分別是什么,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何時進行檢查等。班級成員按照活動項目方案開展活動,并且在校園文化體育藝術節中都有精彩的表現。可見,班主任放手讓學生實施民主管理,能夠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和特長,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發揮潛能。
二、因材施教,使學生學會善待他人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真誠的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教師的愛是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學生,體現在為學生所做的每一件事當中。為此,筆者嘗試以真誠去打開每一個學生的心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到“三愛”,即嚴愛優等生、博愛中等生、偏愛后進生。
在很多人眼里,優等生學習成績好,令人省心,也正因為如此,優等生在為人處事上的缺點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筆者對優等生的愛很嚴格,如在班規面前人人平等,絕對不會因為某個學生是班長,犯錯了就網開一面,也不會因為某個學生是衛生委員就可以不打掃衛生,更不會因為某個學生是體育委員就可以不出操,一旦發現這些學生違反紀律,會嚴格按照班規進行處理。此外,筆者還時常提醒優等生:學問再好也要先學會做人,要做一個正直的人,熱情的人,積極向上的人。這樣一來,優等生能夠做好自我定位,改正缺點。中等生在班級里往往容易被忽略,這些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情況都比較穩定,不需要老師操心,他們希望得到老師的重視,但又害怕“拋頭露面”。對此,班主任要掌握好這些學生的心理特點,始終如一地尊重、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多給予學生鼓勵,促進他們的發展。對后進生,筆者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在集體活動中,筆者會精心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氛圍,讓學生體會到集體的溫暖和同學間的友誼。此外,班主任可以吸收一部分后進生參與班級管理,讓他們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改掉不良的行為習慣。比如,班里的小宇從小缺少母愛,平時很貪玩,并且認為周圍的人對他不好,處處與同學作對,也不太合群。筆者認為,心靈的創傷要用“心藥”來醫治。平時,筆者會利用課余時間和小宇聊天,在適當的時候給他安排合適的崗位,做老師的小助手,上課前幫助老師端教具,發放作業本,讓他感覺到老師需要他。學生小磊是家里的“小皇帝”,在家什么事也不干,也不太講究衛生,對此,筆者讓他當班里的“環保小衛士”,每節課上課前搞好講臺衛生,每天檢查同學們的抽屜是否整潔,每周管理校園衛生。筆者還讓小宇和小磊比一比誰做得更好,做得好的可以得到獎勵。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學生樹立自信,改掉缺點,善待他人。
三、建立競爭機制,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里,讓學生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增強競爭意識的有效策略。比如,每個學期開學初,筆者都要求學生確定一個競爭對手目標,并把競爭對手的名字貼在自己的文具盒上,一旦超越了競爭對手,就可以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畫一個漂亮的星星,每個星期小結一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確定所要達到的目標,并向全班同學宣布出來,到學期末由同學、老師、家長三方共同投票來評價自己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除了讓學生制訂個人目標,筆者在班里還實行了“一幫一,一盯一”學習小組。筆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月請學生談一談本小組的優點和不足,對有待改進的地方給出相應的對策,由組長監督落實,同時評出“最佳表現小組”“富有挑戰小組”“最佳合作小組”“最大進步小組”等。例如,“小智慧組”共4人,組員分別為小智慧1號、小智慧2號、小智慧3號、小智慧4號。1號是組長,幫扶對象是4號,同時要負責本組的日常事務,2號是副組長,幫扶3號,并協助組長工作。平時,組長需要帶頭寫好輪換值日簿和小組總結,開展合作交流時有權決定誰來匯報學習成果,課后負責督促組員完成作業。這樣一來,學生有了競爭意識,能夠抓住機會鍛煉自己并獲取成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四、引領學生體驗生活,學會做人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整個社會就是生活的場所。因此,筆者很注重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獲得啟迪。筆者主要采用“親身體驗、感受生活”“互換角色、學會理解”“多彩假日、孝敬父母”等方式指導學生學會做人,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比如,學校租用社區的菜園開辟了“班級陽光農場”,筆者就利用這個平臺,通過分小組、分場地、種植成果評比等步驟,讓學生和家長共同種植農作物,共同管理,為學生與家長創造了溝通的機會,拉近了親子間的距離,學生從中也獲得了書本以外的生活常識,提高了實踐能力。再如,在“五一”國際勞動節,筆者讓學生了解父母或學校食堂工人的工作情況,并將他們在工作時的情景錄成視頻,在班會課上進行展示,給父母或學校食堂工人送上祝福,隨后安排學生到學校食堂參加勞動。這些體驗式實踐活動觸動了學生的心靈,學生隨意浪費的現象減少了,隨地亂扔垃圾的現象消失了。由于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學生的自理能力較低。通過開展“體驗生活、孝敬父母”實踐活動,學生記住了父母的生日,在母親節或父親節時能夠給父母贈送卡片;每天離家前或回家后會主動與父母打招呼,與父母分享一天的學習生活;在雙休日或節假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積極參加公益勞動。通過引領學生參與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從中學會了做事,學會了做人。
五、精妙贈言,鼓舞學生士氣
班主任鼓勵的話語,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筆者平時很注重對學生進行鼓勵。比如,筆者會在學生的作業本或試卷上寫上“好樣的”“棒極了”“你進步了,我心里也樂開了花”等激勵性評語。在給學生寫期末評語時,筆者遵循個性化原則,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談心式”“激勵式”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突出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比如,對做事穩重但動作較慢的學生,筆者會這樣評價:“你的‘好事多磨讓我喜也讓我憂,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里,要做到努力+效率+細心=成功。”對沒有好好聽課的學生,筆者會這樣評價:“老師知道你想學好功課,就是惰性使你幻想處處有捷徑。時間不等人,不要磨蹭。上課不聽,下課得補,比別人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多不合算呀。相信你會成為時間的主人。”通過采取精妙贈言的方式,既指出了學生存在的問題,又對學生進行了激勵,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我國教育家魏書生說:“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相互關心著、幫助著、互相鼓舞著、照顧著,一起長大,成熟了便離開這個小家庭,走向社會。”因此,班主任要通過多種方式,把班集體這個家庭管理好,使其成為有共同目標、有組織核心、有正確輿論、有旺盛士氣的集體,這樣才能融洽師生關系,讓學生在班集體中獲得成長和提高。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