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文
【摘 要】高中美術是一門將情感和技術結合在一起的學科,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較高的繪畫技巧,更需要學生學會將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情感教育不僅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融入就變得非常重要。本文著重闡述了如何將情感教育融入到高中美術的教學中,發揮情感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中美術;情感教育;教學;方略
1.前言
為更好地開展素質教育,在高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情感教育融入到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濃厚興趣,提高學生對美和情感的感知力,從而將美術作品視為一種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表達。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去學習和感受,將情感教育和美術教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2.高中美術教學情感教育融入的重要性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美術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被視為一種文化學習。因此,融入情感教育,引導學生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非常有必要。教師必須積極應用情感教育策略,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情感效應,實施以學生體驗為主的美術教學,不斷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美術學習的課堂效果。
3.將情感教育融入到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方略
3.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熱情和興趣是學生提高美術作品水平的基礎,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對情感的感知力,首先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美術的熱情。要讓學生真正熱愛美術,而不是僅僅將它視作一門課程。第一,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僵化的授課方法,要將多種教學方法靈活的結合起來,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還要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不單純拘泥于書本知識,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美術的魅力。其次,要將課堂搬到生活中、搬到自然中。由于美術的特殊性,教師不應該將教學固定在教室中,而是要將學生帶到自然和生活中,通過大自然的美和生活的真來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提高創作水平。最后,在教學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感受和想象,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標準去判斷和比較,鍛煉學生對美的感受力和判斷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知的熱情。
3.2塑造學生的審美水平,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
審美情感并不會自然形成,提高審美能力必須通過明確的工作計劃,通過運用科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感受美,例如,在畫立體物體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增強對事物的感知能力。例如,引導學生感受植物的花、果、葉等,引導學生觀察各種手工藝品,讓學生慢慢養成觀察事物、感受事物的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讓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幫助學生提高美術審美水平。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用心感受美、發現美、欣賞美。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戶外寫生、畫報展覽、漫畫比賽等美術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刺激學生的表現欲,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讓學生用內心創造美術作品,學生只有發自內心的感受到美,才能發自內心的去進行美術創作。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在課堂中要拿出專門的時間來讓學生去感受描繪的對象,想象描繪的物品,而不是一上課就進行繪畫技巧的傳授,要提高情感教育在美術教學中所占的比例。
3.3改革完善教學評價方式,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
長期以來,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結果的評價等同學生的成績,這種落后的教學評價方式已經遠遠不適應當前新課改的要求。新課改要求把學生當作課堂教學的中心,我們必須抓緊時間建立和完善美術教學成果評價體系。科學的評價方式必須關注學生的發展性,以學生的進步和成長為指標而不是單純對比不同學生之間的美術作品好壞。在這個基礎上,要制定以學生的個人目標為參照的評價體系,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高中美術教學要想實現情感教育的良好融入,必須建立和諧的教學氛圍。必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自由、民主。師生之間改變過去的教與學的關系,進行互動學習。教師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提高設計問題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教師要對教學時間進行合理安排,突出教學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拿出幾分鐘時間來,讓學生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心聲。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對教師形成親近感,增強學習美術課程的自信心。
3.4豐富情感教育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高中美術教學要想做好情感教育的融入,不妨嘗試帶領學生欣賞影片、欣賞音樂。例如,當教師帶領學生描繪浩瀚的大海時,如何融入情感教育方式呢?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播放一段大海的影片片段,讓學生通過觀看影片體會到大海的廣闊無垠。又比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一幅經典畫作時,教師可以播放一段與繪畫作品主人公相關的影片或是歌曲,引導學生了解主人公,融入情境,體驗作品的內涵。美術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不能單純針對美術基礎好,成績好的學生,也應該照顧理解基礎較差,美術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布置教學任務要綜合考慮,任務不宜太簡單或者太難。要給基礎好的學生提供一定的發展余地,同時又能照顧到基礎差些的同學,幫助他們進步。尤其要讓基礎較差的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參考文獻】
[1]李印祥.將情感教育融入到美術課改教學中[J].學周刊C版,2014(1).
[2]武靈梅.如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J].考試周刊,2013(45):181-181.
[3]翟衍華.淺談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2(8):48-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