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平
【摘 要】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如果能充分利用教與學過程中產生的錯誤資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正確建立并用好物理錯題集,歸納分析在解題中出現錯誤的原因,找到解決各類錯誤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錯誤資源;物理教學;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經常被這樣的現象困擾:“同樣一個內容,教師講過了很多遍,可學生還是弄不明白。”“課堂上強調的知識點,學生在解題中還是反復出錯。”究其原因,教師漠視了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解題錯誤形成的原因,忽視了學生糾錯的過程體驗,學生缺少能力的生成。課堂上學生只是聽“懂”了某些知識點,但這是在教師的提示、引導下的“懂”,當學生獨立面對問題時,學生仍然迷茫、仍然會做錯題。所謂“聽著得來終覺淺,體驗糾錯才能深”。
一、建立錯題集的意義
學生解題錯誤的背后隱藏著很多問題,如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正確理解、物理知識結構是否建立、物理解題方法是否正確等等。所以錯題集本身是自身解題錯誤的系統匯總。學生建立了錯題集,把錯題匯總在一起時,學生就很容易看出其中的規律性。因為錯題集中匯總的錯誤,學生能更清楚知道自己哪里有知識盲點、哪里該選用什么物理方法,學生也就明確了自己學習的不足。
二、建立錯題集的方法
1.標注法
鞏固與豐富型習題,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單個知識點,這類習題以知識的理解和簡單應用為主要目標,對于這種類型習題的錯誤,如果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學生就在試卷或作業紙上進行訂正。
2.剪貼法
如果時間緊張,學生可以采用剪貼的方式整理。在整理錯題的時候,很多同學經常會采取抄題到錯題本上的方法,實際上這種方法非常浪費時間,最后往往讓整理錯題成為負擔,從而不了了之。建議用“剪貼法”,“剪貼法”實際上指的就是將錯題用剪刀剪下,再用膠水貼到錯題本上。這種方法非常節約時間。
3.摘抄法
如果和學生的前概念容易沖突,那就一定要整理在錯題集上。在新課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對一個學習單元的錯題完成整理。學生可以把錯題重新整理在筆記本上,要有正確的規范解題過程,更要有出錯的原因標注,明確是知識點錯誤,還是思維方法錯誤、運算錯誤等。
三、建立錯題集的注意點
1.針對不同的題型,采用不同的糾錯方法
第一類是拓展性習題,由于這類習題常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知識點,加強了知識點間的聯系和區別,學生要作為重點整理。學生糾錯整理時要重點對易出錯的知識點和容易思維阻塞的知識點進行比較、梳理。
第二類是綜合型習題,這些習題涉及的知識點更多,情景跨度更大,過程復雜,甚至物體個數多、數學技巧要求高等。學生在整理這類綜合性的錯題中要對錯題的錯因進行重點診斷,注意老師對錯題的分析講解,該題的引入語、解題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題的技巧、規范步驟及小結等等,并在該錯題的一邊注釋,寫出自己解題時的思維過程,暴露出自己錯誤產生的原因及根源的分析。在整理這類錯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解題方法,當學生面對類似的綜合問題時,從審題、物理方法的優化選擇、解題過程的規范表達、題后的檢查等有一個清晰的解題思路。在學生反復整理這類錯題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綜合問題的元認知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通過反復整理、多角度認識概念或規律的內涵和外延,幫助學生完成物理概念或規律的順應過程。
2.錯題整理要有選擇性
錯題整理應該有的放矢,不能把所有錯題都整理下來,對于一些識記性的錯誤和一些涉及應試技巧導致的失誤,就在試卷或作業紙上進行訂正,沒有必要整理下來。學生應該重點以“理解、應用”層次的考點,也就是對那些規律方法性比較強,又易出錯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學生也可以在標注法、剪貼法整理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掌握情況,在此基礎上選擇性的整理錯題,既能發揮錯題資源在物理學習中的作用,又可以提高錯題整理的效率。
四、錯題集的正確使用
1.定期復練
錯題集可以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載體。在錯題整理的過程中,學生明確了錯題整理的意義,體會到了錯題整理對于提高物理解題能力的作用,學生對錯題集的整理和使用也就更重視。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部發揮錯題集的作用。教師指導學生定期閱讀糾錯本,在反復做錯題集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溫故知新,其作用決不僅僅是明白了一道錯題是怎么求解的,更重要的是通過這道錯題,加深了對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理解,學會了分析物理過程,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相互借鑒
交換錯題集,讓學生換個角度看問題,相互借鑒。同一個物理錯題,學生會有不同角度、不同類型的錯誤,學生在交換閱讀錯題的過程中會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物理方法的選擇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3.交換出題
學生在交換錯題本的基礎上,對錯題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學生之間用原來的錯題互相出題考察,甚至有高水平的學生可以在原題基礎上可以改題。用這種互相出題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加深了對物理概念、規律及方法的認識,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提高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4.建立檔案
教師除了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知道學生的典型錯誤,更要走近學生,關注不同能力層次學生解題錯誤并收集各種錯誤資源。然后教師利用學生的錯題資源進行元認知的挖掘,找出哪類題是學生錯的較多的、哪些是具有共性的錯誤,并仔細分析學生做錯的原因,研究如何把題目講透,讓學生聽懂、理解,變“錯”為寶,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必須關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更要關注“教”與“學”的差距,減少“一講就懂,一做就錯”這類教學現象出現。教師收集學習中解題錯誤資源,用好錯誤資源,是縮小“教”與“學”之間的差距一種有效途徑。
歌德曾說過:錯誤同真理的關系,就象睡夢同清醒的關系一樣。一個人從錯誤中醒來,就會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同樣,在物理教學中,學生和教師充分用好教學中的解題錯誤資源,能讓課堂更高效,學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