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要:互動教學是一種嶄新的教學形態,它是由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出現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的是,它采用了師生對話的方式來進行互動學習。
關鍵詞:語文課堂;師生互動;課堂活躍
一、互動的前提是要調查了解
在課堂中要實現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教學,就對教師在上課之前的準備工作有很高的要求了。教師要仔細地閱讀教材,并對教材有較深的理解。還要在上課之前對自己所教授的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學習的程度、活躍度等方面的因素都要考慮清楚。有些學生的性格不同,具有不同的思維模式,這時候教師就要注意采用不同的互動方式來啟發學生去思考,此外教師還可以在上課之前設計一些橋段,比如,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回答,還可以安排一些情節讓學生自己導演。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從單一的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的學習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把課堂留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發揮,發揮自身想象力來詮釋對課文的理解。
二、教師正確的引導
想要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合理的激勵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鼓勵學生為主,不可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學的作風必須是民主的,只有一個自由的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輕松的學習,在這個年齡層的學生大多注意力都不夠集中,經常在上課的時候就分心。所以,教師要讓課堂環境一直處于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并且時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來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師的動作可以夸張一些,應用活靈活現的語言和表演吸引學生的注意。
三、合理的約束學生
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進行互動的過程,教師不應該放任自流地讓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課文學習,而是對學生施加必要的外界束縛。當學生在進行主動學習的時候,教師施加必要的壓力促使學生學習。有這樣一個調查顯示,67%的學生不喜歡上古詩文的課文,而喜歡一些有趣的小說節選文章。而70%的學生不喜歡學習一些析理文,而是喜歡一些輕松愉快的文章。在我們的課堂中,遇到輕松愉快的課文營造好的氛圍讓學生自由的討論,而遇到學生普遍不感興趣的課文的時候,教師更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的方式。比如,注意課堂時間的分布,把大部分時間放到學生自己思考和討論中,讓學生從討論中自我總結,加深對課文的總結。
教師在課堂中積極與學生互動,進行有效的提問,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加深自身對課文的理解,還能夠提高教師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文化素養,將新課標中的“個性教育”目標實現。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