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紅
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輔助者或者幫助者。“四步自主”教學法,對教學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四步自主;師生合作
2010年,我校科研團隊在校長的帶領下,提出了“四步自主”教學法,即“引情激趣—集體設疑—師生合作—整體完善”,在實施過程中,不論是對學生學的效率還是教師教的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就“四步自主”中的師生合作這一環節,發表一下自己的拙見。
一、師生合作在語文課堂中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課本兼具豐富性和全面性,教學內容豐富,涵蓋面比較廣,涉及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形形色色。從詩詞歌賦到中外名著;從自然景觀到人間百態。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前要對自己的教學內容有精準的把握,對課文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體會。除此以外,教師還要做到與學生進行深度交流的同時加強學生語文基本知識的能力,傳達給學生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四十分鐘的課堂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領略語文世界的美妙,最大限度地調動自己的教學熱情和學生的學習激情。由此可見,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中高效率的合作對加強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是有一定的重要性的。
二、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和老師進行互動、合作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以及教材這三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學生作為閱讀的主體,要接受兩方面的信息,一是接受教師這個引導者的信息,二是接受閱讀課文本身發出的信息。而學生在思考和探究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又扮演者信息輸出者的角色,他們通過思考和探究得到的想法需要輸出,那么,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充分起到自己的引導者作用,要想辦法讓學生主動和教師溝通、合作。盡力構建一個師生完美互動的語文教學課堂。讓這種互動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使三者達到高度的統一,從而達到實現語文課堂高效教學的顯著成果。而且,高效互動的語文課堂教學既能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又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三、給學生充分的自尊自信
在網上看到一位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只要是我教過的學生,就沒有‘學困生這一說。”通過這句話,我認為,這位老師是很在意學生的自信自尊的!其實,在我們的課堂上,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認為樹立學生的自尊就是注重學生的情感態度,樹立他們尤其是學困生在學生中的地位,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讓他們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四、營造群體互動的氛圍
我們所說的群體互動是指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這其中也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相互之間的討論、評級、鼓勵、合作、交流以至于競爭。但我們在傳統教學中一般都是“填鴨式”教學,教師問學生答,學生一般處于“被學”狀態,這樣就會導致大多數的學生在課堂上“無事可干”,處于“看熱鬧”的狀態,學生之間根本不存在交流與合作。而“四步自主”教學法中的師生合作就包含了生生合作的群體性交流。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處處強調課堂群體間的互動,我們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相互觀察、相互質疑、相互聆聽、相互競爭,最后相互合作。這樣學生之間就變成了真誠的合作者,顯示出團隊精神。
總之,“四步自主”教學法的應用,大大改變了語文課堂上“死板”的教學氣氛,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精彩無限。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安廣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