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鴻燕
摘 要:新課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中數學教學,教材的知識結構與教學目標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需要教師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認真分析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切實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問題與對策
新課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中數學教學,教材的知識結構與教學目標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跟以前舊教材相比,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更加注重對學生各方面素質與創新性思維的培養。因此,需要教師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只有認真分析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切實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一、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材知識點排序不科學
新課改下的教材知識內容有一些刪減,同時,知識點的排序存在很多不夠科學的地方。如,在集合中刪除了不等式的解法,在后期的函數學習中經常用到;三角函數沒學,但直線方程中卻用到斜率的求解和范圍的討論以及立體幾何中斜面角和二面角的求解受限等,打亂了教師慣有的教學思維。
2.仍未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
新課改下的教材是必修1~5再加選修,知識內容比較多,在當前高考制度下,教師為了追求高考成績,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講解作為主導。特別在講解新的知識點的時候,教師還是充當課堂教學的領導者,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總是被動地去接受,沒有自主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這與新課改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相悖,不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為情景而設置情景
新教材每個章節的前面部分都設置了與本章節知識相關的背景和實際問題,因此不少高中數學教師將情景創設作為數學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似乎數學課脫離了情境就脫離了學生的生活,這導致不少教師為情景而設置情景。例如,一些教師情景設置目的不明確,情景內容脫離實際,牽強附會,還有一些教師照本宣科,創設的情景只是作為課堂擺設。為情景而設置情景使得學生不知所云,反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還影響了新知識的學習。
4.缺乏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新課改明確指出,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然而,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大部分高中數學教師沒有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識理念。例如,在講解一些創新型例題的時候,教師僅僅是把問題的答案解析展示給學生,并沒有解題思路和方法的引導,結果是學生得不到獨立解決數學問題和難題的思維方法。很多高中生常說這道題老師講的我聽得懂,但自己做就是不會,這就是沒有培養出創新思維的結果。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教師再不能用以往熟悉的方法去進行教學,要全面進行改革來適應新課改,以提高教學效果。
1.把教材中的知識點重新排序
把教材中的部分知識點進行科學的排序,以便讓學生盡快掌握知識點,并能夠熟練運用。比如,在集合一章中把絕對值和二元一次不等式加進去;比如教學順序改為必修1、必修4、必修5、必修2、選修2-1、必修3,甚至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重組,比如必修4中將第二章平面向量和第三章的三角恒等變換順序調換;比如在圓的方程結束后,學習圓錐曲線與方程、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這樣修改以后,不但在知識銜接上更加緊密,同時學生對知識點和解析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新課改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比較高,因此,高中的教師應當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1)學校要組織廣大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以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2)高中教師要相互加強交流和學習,以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3)聘請名校名師來學校上公開課,或者組織教師去名校聽取名師講課,學習他們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水平。
3.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1)把課堂交給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在教學設計上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造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生活情景或游戲活動,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事物,發現問題,培養數學問題意識。(3)盡可能地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研究,通過操作、實踐、模擬活動等讓學生去經歷、去感受、去體會,獲得大量的直接經驗,自主地建構知識,形成數學模型,這對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例如,在學習線性規劃時,以現在比較火的《中國好聲音》的宣傳海報圖片引入新課題,浙江衛視為《好聲音》欄目播放了兩套宣傳片,其中甲宣傳片播映時間為4分鐘,廣告時間為30秒,收視觀眾為60萬,乙宣傳片播映時間為2分鐘,廣告時間為1分鐘,收視觀眾為20萬,廣告公司規定每分鐘至少有3.5分鐘的廣告時間,而電視臺每周只能為該欄目宣傳片提供不多于16分鐘的節目時間,電視臺每周應播映兩套宣傳片各多少次,才能使得收視觀眾最多?這個設計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興趣,然后再導入新知識點的時候,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教學效果自然高。
4.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1)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主動性。教學過程也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過程,要讓學生在課堂上以積極飽滿的熱情去學習數學知識。在講解新的知識點的時候,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方法和經驗去逐步探索。(2)注重創設創新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側重于訓練學生的解題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3)注重分析一題多解,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一題多解的訓練能充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使學生能把分散的知識點進行重組,全面去思考問題的本質,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之下,高中數學教師要針對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以學生為主體,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治偉.高中新課程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教育,2010(02).
[2]趙玉珍.論高中數學教學[J].科技資訊,2006(07).
[3]郜慶年.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J].科學大眾,2006(09).
[4]馮光庭,楊學耀.基于有效性的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5).
(作者單位 廣東省珠海市藝術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