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摘 要】新課改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基礎上,加強他們德育方面的培養,因此,這也就說明對學生實行德育教育是如今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同時,教師在對歷史進行講授的過程中,還應該通過那些真實的歷史性篇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樹立起他們的崇高理想,從而讓他們成為新一代的接班人。
【關鍵詞】初中歷史 德育教育 關系 方法
歷史可以說是講述實事的一門最基礎的學科,它自身所具有的獨特的知識體系和德育能力,一直是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們最為看重的東西,用歷史來進行德育教育,既可以體現出發生在人們身上的事實,又能夠體現出歷史對人們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初中歷史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來向學生傳授知識,不斷讓他們感受到我國的民族文化。對此,本文將簡要講述初中歷史與德育教育的關系。
一、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 在初中歷史中開展德育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學生所表現出的往往是那種學習上的不厭其煩,對于那種相對來說比較空洞、乏味的教學有些自己的抵觸感,教師根本無法讓他們真正理解所講的知識。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一些比較生動、形象,又有代表性質的人物和故事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鴉片戰爭,學生都知道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19世紀上半期,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直接原因是:為了扭轉貿易逆差。因此,在對其鴉片戰爭進行講述時,除了要講述其主要知識外,還要著重對同學講述歷史人物林則徐,也就是他的虎門銷煙,通過他的歷史事跡,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增長自己的愛國主義,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目標。
2. 在初中歷史中開展德育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現如今的素質教育主要是教育學生怎樣做人,該做個什么樣的人。學生由小學轉入初中,第一次接觸到歷史,因此,在進行歷史第一課講述的時候,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多向學生講解歷史人物,比如愛國人士李鴻章、張之洞,在洋務派不斷發展的同時,以“求富”為口號,開辦民用工業,他們所創辦的這些工業,促進了人民的發展,這樣的愛國人士將會流芳百世。當然,有正面教材就要有反面教材,比如秦檜、汪精衛等,他們所做的事情令人們唾棄,這樣的人將世代受到人們的指責。因此,在歷史學習的前期,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做人,該怎樣做人,讓他們樹立好自己的人生觀,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首要目的。同時,德育教育還可以培養出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道德品質的養成,是在幼年時期,因此,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講述那些對國家建立有貢獻的人們,比如陳勝、吳廣、譚嗣同等,他們這樣的愛國人士,對我們國家的建立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通過這樣的舉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的道德教育和良好品德的養成。
二、開展方法
1.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的相關內容,從中滲透進德育教育。在初中歷史的教材中,雖然存在系列的德育大綱,但是,這些理論性的觀點還是需要在實踐的教學中才能進行充分體現,教師應該聯系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和學生的自身特點等實際情況,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計劃進行德育教育,因此,這就要要求教師對歷史知識的進一步挖掘,從而選擇適當、有效的方針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同時,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國情,來培養學生的危機感。比如,通過學習歷史就可以知道,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曾一度給其帶來災難,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及長期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講述這一系列國情,可以讓學生明白到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還可以讓學生在認識國情的同時,為自己的未來投入更多的精力,從而花費更多的精力去學習。
2. 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多種手段對同學進行德育上的教育,增強其教育效果。如果在歷史教學中一再強調德育,不但不會讓學生更好地去學習,還會讓他們產生不耐煩的心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將那些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抽象的知識,轉變為富有情趣的知識,從而讓學生積極地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另外,教師可以采用語文教學中經常用到的分角色表演的方式進行歷史知識的講授,并適當地加入一些德育教育,進一步達到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
當然,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還有很多,這就需要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廣大教育研究者不斷對其方法進行探討和研究,從而找出它們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正確分析歷史教學和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更好地為歷史和德育教育提供科學、有效的理論依據。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教學和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它們之間缺一不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體現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對相關歷史人物的具體介紹,讓學生樹立自身的人生觀以及培養出良好的道德素質。上述所講的系列內容,還想要告訴人們這樣一個事實:落后就要挨打,這是長久以來生存中不變的事實,因此,要在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讓自己更加適應這不斷變化著的時代,進一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尹軍增.探討初中歷史與德育教育的關系[J].學周刊,2013(24).
[2]賴遠芳.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28).
[3]馬利.淺析初中歷史教學與德育教育[J].青年文學家,2011(15).
[4]張寶成.芻議初中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2(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