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延月
【摘 要】人文素質是指人通過學習人文知識,并將這些知識內化而成的,在精神面貌、道德修養等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和專業知識相比,它在更深層次上反映了人才的質量。而人文素質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其實質就是“一切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是高尚的人格、品質、修養的綜合體,并最終確定個人發展過程中的定位和定向問題。
【關鍵詞】人文素質 創新意識 常規
創新意識則是指一個人根據社會和個體生活發展的新需要,引起某種創造的動機,表現出創造的意向和愿望。它是人類意識活動中一種積極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識形態,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創新要求人具有不拘限于常規的自由想象能力,這正是人文素質賦予人的重要能力。在這里,創新能力與人文素質找到了基本結合點。因此,人文素質對于一個人的創新意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提高一個人的人文素質,才能使他具有高尚的道德動機,積極去發現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并對此進行持之以恒的研究,最終實現創新的目的。創新離不開想象,而培養想象力正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點之一,單純的科學理性教育則很難做到這一點。但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去推動,因此,探討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學教師的創新意識已經成為一個日益受到人們關注的問題。
1.教師人文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人文素質的高低,而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需要高人文素質的支撐。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給學生起到一個示范的作用,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這比“教什么”更為重要。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生的人文素質也會得到更快的提高。
第一,如果教師自身人文素質不高,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就不能有得體的表現,不但無法正面引導學生,反而會給予學生負面的影響。例如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向教師尋求幫助時,人文素質較低的教師就可能只是和學生一起唉聲嘆氣,或者流于形式地說一些大道理。前者會加深學生的挫折感,后者會使學生感到教師在敷衍了事,從而逐漸喪失對教師的信任。而人文素質高的教師會從較高的層次上去引導學生,善于幫助學生總結經驗,重振學生的信心,讓學生體會到創新所帶來的快樂,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這種面對挫折不氣餒,善于總結經驗,不斷努力進取的意志品質,正是人的創造力系統的主要三大要素,即內驅動力、情驅力和意志力中最為關鍵的一個要素。創新意味著打破陳規,另辟蹊徑,有時候僅僅起源于我們的一個靈感,毫無前人的經驗可以參考,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根本不可能克服種種困難,把靈感變為現實。人文素質是一個隱性的深層次的思想修養問題,是一個人長期主動結合自己所掌握的人文知識去反思各種問題,從而使這些人文知識和當前社會現象不斷結合,逐步在反思者大腦中積累、內化的結果。正如一位教師所說:“人文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識的積累與內化的結果。如果不讀人文方面的著作,特別是中外古今文化名著,要有人文素養,那是不可能的。”學生的人文素質不高,其創新意識的培養當然也就無從談起了。
第二,合作是創新的重要條件,合作意識是現代創新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在很多時候都不是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而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的高度協調,如果團隊分工與合作精神不盡如人意,那就意味著一個創新項目走到了盡頭。如果教師的人文素質高,不計較個人得失,與同事融洽共事,則可以給學生樹立一個榜樣,為學生在處理人際矛盾提供指導,幫助他們形成豁達的心態,不但樂于與人共事,也善于與人共事。這對于個性比較突出的“獨生子女”的學生而言,尤為重要。
2. 教師人文素質的高低可以影響他們的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而影響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從培養創新能力出發, 教師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最為重要。”靈活運用教材,增加與專業知識發展和應用相關的人文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其所學的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密切相結合,從而培養其創新意識。另外,人文素質是一種內在的素養,需要把所學到的人文知識通過個人結合社會實踐進行自我反思內化而成。而缺少社會實踐也是目前我國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所以,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同時兼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培養,較為理想的做法就是在學生的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前教育部部長周濟在擔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期間,提出將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中的“結合”改為“融合”,因為“結合”還是兩張皮,要融合,將兩者變為一體,僅停留在知識層面的人文教育不能起到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作用,要將人文知識內化為人文精神,實踐是中介。
專業課程與人文素質教育的融合,要求教師本身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這樣教師才有能力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博古引今,避免授課時勉強應對,照本宣科。如果教師的人文素質不高,在對技術應用案例分析的時候,無法打開自己的思路,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去分析。即使教師掌握了一些案例,也很難做出拓展性的分析,最終只能在課堂上把教材里的內容復述一遍,沒有能力對其進行拓展性的講授。而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能夠在授課時援引跨學科知識的教師并不多。
此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人文素質高的教師會更多地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積極創新,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從多個方面刺激、啟發學生,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逐步形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