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利軍 梁丁玲 朱瑞
【摘 要】 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水平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表征。文章通過建立信息化戰略地位、基礎建設、應用情況、人力資源和效益5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的評價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航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進行綜合測度,最后提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 會計信息化; 層次分析法; 航空公司
中圖分類號:F235.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2-0057-04
一、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現狀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全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全球經濟的主要特征從工業化轉變為信息化,信息產業逐步成為推動全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重要支柱。航空公司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把信息化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開發使用了許多符合國家總體建設要求,切合企業發展實際的信息系統,為我國民航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民航業屬于我國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也是信息化手段更新最快、對信息技術依賴性最強的行業之一。隨著中國民航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大,航空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了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中國民航業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許多航空公司圍繞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組織開發了飛行運行管理、收益管理、財務管理、機務航材管理和常旅客等信息系統。東方航空公司投資近7 000萬元開發運行控制系統,山航、國航、東航等航空公司已經成功通過SAP實現機務成本的業務財務一體化,實現了機務成本的精細化管控。
會計信息化在民航企業已經經歷了30個春秋,步入而立之年的會計信息化在中航信、中航協、民航局和航空公司的推動下碩果累累。大部分航空公司的財務系統已經同BSP(開賬與結算計劃)、GDS(全球分銷系統)、ARMS(國內客運收入管理系統)、CRM(客戶管理系統)、GDS(全球分銷系統)、超售管理、票價管理、SMS(安全管理系統)、AOC(運行控制中)、FOC航空公司運行管理系統等系統進行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平臺的整合,達到資源共享和聯動控制,見圖1。
對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發展水平及其信息技術應用環境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民航企業向信息社會邁進的程度、把握潛在的市場機會和制定進一步的發展戰略。到目前為止,國內外有關信息化水平測度的模型或方法有二三十種,馬克盧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數法、國際電聯指標體系法、國際數據公司法、綜合信息產業力度法、信息化綜合指數法等。筆者在借鑒信息化測度方法的基礎上,將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對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進行評價。
二、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評價指標
根據前人的研究文獻,筆者對民航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分級評定的方式,每一基本根據選定的評價模型和評價目的細分。筆者認為單純對擬評價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進行定性或者定量評價都是不全面的,定性評價過程中包含著大量的個人職業判斷,并且沒有相關的證據,而定量評價相較于定性評價則不夠直觀。為此,本文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進行研究。先用定性方法建立航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5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的公司會計信息化水平評價體系(見表1)。一級指標包括會計信息化戰略地位、基礎建設、應用情況、人力資源和效益指標。二級指標根據航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特點設置,二級指標由若干分解指標構成。在評價方法里,將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視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評價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定性評價為定量評價提供了前提,定量評價為定性評價提供了有力證據,兩者是互為驗證,互相促進的關系。出于這樣的評價思路,本文在融合定性和定量評價時,設置了動態修正的環節,使企業會計信息化評價更加準確客觀。
三、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水平綜合測度模型
將AHP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先用AHP法確定各評價指標特征權重,之后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本文在運用AHP計算指標權重的具體步驟是:
1.評價小組專家根據層次分析法中的1-9標度法對一級、二級指標之間兩兩比較分別獨立地判斷其重要性,構建每位專家的判斷矩陣;
2.然后再根據五位專家各自的打分結果,取其加權平均值,得出加權平均后的判斷矩陣;
3.計算判斷矩陣,得出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4.檢驗每個矩陣的一致性。
南航的企業會計信息化評價為良好,在民航企業位居前列。三大航中,以南航的IT部門發展較為平穩,信息化建設承接性強。就整個行業的會計信息化表現出對公司的支持來看,南航與國航同處第一梯隊。南航的特點在于自主研發能力強、投入大、成果多。而國航的自主研發能力雖然相對弱,但是國航財力豐厚,投入更大,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四、我國航空公司發展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目前來看,會計信息化所產生的效應得到極大的表現,構建現代化信息集成平臺對于提高航空公司信息化建設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為中國民航下一步進行數字民航建設打下堅實基礎。航空公司未來財務信息化建設必須圍繞“統一、集成、精細化”的目標,穩步推進各財務系統升級、建設和整合。加強組織保障,按照項目明確具體的負責人和職責分工;利用財務核算核心系統(Oracle)升級的契機,結合軟件標準功能提升,梳理會計科目,統一主數據管理,將債權債務管理由余額管理提升到逐項交易的過程管理,提高Oracle與資金、實物資產、變動成本、機務、結算、租賃等系統的銜接度;全面梳理航空業務成本相關業務和財務結算流程,提出成本精細化管理系統的初步設計方案;結合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政策要求,設計規劃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吳沁紅.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綜述[J].會計研究,2009(7):86-88.
[2] 程昔武,紀綱.會計信息化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會計之友,2006(3):92-93.
[3] 王愛國,石貴泉.會計信息化水平測度與評價[C].中國會計學會第四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2005:206-214.
[4] 李剛,等.會計信息化理論研究熱點的回顧與思考[J].會計之友,2011(7):76-79.
[5] 李雷.會計信息化研究的性質與可能的研究問題[J].會計之友,2012(4):53-55.endprint
【摘 要】 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水平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表征。文章通過建立信息化戰略地位、基礎建設、應用情況、人力資源和效益5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的評價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航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進行綜合測度,最后提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 會計信息化; 層次分析法; 航空公司
中圖分類號:F235.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2-0057-04
一、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現狀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全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全球經濟的主要特征從工業化轉變為信息化,信息產業逐步成為推動全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重要支柱。航空公司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把信息化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開發使用了許多符合國家總體建設要求,切合企業發展實際的信息系統,為我國民航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民航業屬于我國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也是信息化手段更新最快、對信息技術依賴性最強的行業之一。隨著中國民航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大,航空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了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中國民航業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許多航空公司圍繞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組織開發了飛行運行管理、收益管理、財務管理、機務航材管理和常旅客等信息系統。東方航空公司投資近7 000萬元開發運行控制系統,山航、國航、東航等航空公司已經成功通過SAP實現機務成本的業務財務一體化,實現了機務成本的精細化管控。
會計信息化在民航企業已經經歷了30個春秋,步入而立之年的會計信息化在中航信、中航協、民航局和航空公司的推動下碩果累累。大部分航空公司的財務系統已經同BSP(開賬與結算計劃)、GDS(全球分銷系統)、ARMS(國內客運收入管理系統)、CRM(客戶管理系統)、GDS(全球分銷系統)、超售管理、票價管理、SMS(安全管理系統)、AOC(運行控制中)、FOC航空公司運行管理系統等系統進行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平臺的整合,達到資源共享和聯動控制,見圖1。
對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發展水平及其信息技術應用環境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民航企業向信息社會邁進的程度、把握潛在的市場機會和制定進一步的發展戰略。到目前為止,國內外有關信息化水平測度的模型或方法有二三十種,馬克盧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數法、國際電聯指標體系法、國際數據公司法、綜合信息產業力度法、信息化綜合指數法等。筆者在借鑒信息化測度方法的基礎上,將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對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進行評價。
二、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評價指標
根據前人的研究文獻,筆者對民航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分級評定的方式,每一基本根據選定的評價模型和評價目的細分。筆者認為單純對擬評價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進行定性或者定量評價都是不全面的,定性評價過程中包含著大量的個人職業判斷,并且沒有相關的證據,而定量評價相較于定性評價則不夠直觀。為此,本文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進行研究。先用定性方法建立航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5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的公司會計信息化水平評價體系(見表1)。一級指標包括會計信息化戰略地位、基礎建設、應用情況、人力資源和效益指標。二級指標根據航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特點設置,二級指標由若干分解指標構成。在評價方法里,將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視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評價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定性評價為定量評價提供了前提,定量評價為定性評價提供了有力證據,兩者是互為驗證,互相促進的關系。出于這樣的評價思路,本文在融合定性和定量評價時,設置了動態修正的環節,使企業會計信息化評價更加準確客觀。
三、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水平綜合測度模型
將AHP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先用AHP法確定各評價指標特征權重,之后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本文在運用AHP計算指標權重的具體步驟是:
1.評價小組專家根據層次分析法中的1-9標度法對一級、二級指標之間兩兩比較分別獨立地判斷其重要性,構建每位專家的判斷矩陣;
2.然后再根據五位專家各自的打分結果,取其加權平均值,得出加權平均后的判斷矩陣;
3.計算判斷矩陣,得出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4.檢驗每個矩陣的一致性。
南航的企業會計信息化評價為良好,在民航企業位居前列。三大航中,以南航的IT部門發展較為平穩,信息化建設承接性強。就整個行業的會計信息化表現出對公司的支持來看,南航與國航同處第一梯隊。南航的特點在于自主研發能力強、投入大、成果多。而國航的自主研發能力雖然相對弱,但是國航財力豐厚,投入更大,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四、我國航空公司發展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目前來看,會計信息化所產生的效應得到極大的表現,構建現代化信息集成平臺對于提高航空公司信息化建設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為中國民航下一步進行數字民航建設打下堅實基礎。航空公司未來財務信息化建設必須圍繞“統一、集成、精細化”的目標,穩步推進各財務系統升級、建設和整合。加強組織保障,按照項目明確具體的負責人和職責分工;利用財務核算核心系統(Oracle)升級的契機,結合軟件標準功能提升,梳理會計科目,統一主數據管理,將債權債務管理由余額管理提升到逐項交易的過程管理,提高Oracle與資金、實物資產、變動成本、機務、結算、租賃等系統的銜接度;全面梳理航空業務成本相關業務和財務結算流程,提出成本精細化管理系統的初步設計方案;結合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政策要求,設計規劃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吳沁紅.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綜述[J].會計研究,2009(7):86-88.
[2] 程昔武,紀綱.會計信息化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會計之友,2006(3):92-93.
[3] 王愛國,石貴泉.會計信息化水平測度與評價[C].中國會計學會第四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2005:206-214.
[4] 李剛,等.會計信息化理論研究熱點的回顧與思考[J].會計之友,2011(7):76-79.
[5] 李雷.會計信息化研究的性質與可能的研究問題[J].會計之友,2012(4):53-55.endprint
【摘 要】 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水平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表征。文章通過建立信息化戰略地位、基礎建設、應用情況、人力資源和效益5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的評價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航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進行綜合測度,最后提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 會計信息化; 層次分析法; 航空公司
中圖分類號:F235.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22-0057-04
一、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現狀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和全球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全球經濟的主要特征從工業化轉變為信息化,信息產業逐步成為推動全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重要支柱。航空公司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把信息化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開發使用了許多符合國家總體建設要求,切合企業發展實際的信息系統,為我國民航近年來的高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民航業屬于我國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也是信息化手段更新最快、對信息技術依賴性最強的行業之一。隨著中國民航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大,航空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為了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中國民航業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許多航空公司圍繞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組織開發了飛行運行管理、收益管理、財務管理、機務航材管理和常旅客等信息系統。東方航空公司投資近7 000萬元開發運行控制系統,山航、國航、東航等航空公司已經成功通過SAP實現機務成本的業務財務一體化,實現了機務成本的精細化管控。
會計信息化在民航企業已經經歷了30個春秋,步入而立之年的會計信息化在中航信、中航協、民航局和航空公司的推動下碩果累累。大部分航空公司的財務系統已經同BSP(開賬與結算計劃)、GDS(全球分銷系統)、ARMS(國內客運收入管理系統)、CRM(客戶管理系統)、GDS(全球分銷系統)、超售管理、票價管理、SMS(安全管理系統)、AOC(運行控制中)、FOC航空公司運行管理系統等系統進行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平臺的整合,達到資源共享和聯動控制,見圖1。
對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發展水平及其信息技術應用環境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民航企業向信息社會邁進的程度、把握潛在的市場機會和制定進一步的發展戰略。到目前為止,國內外有關信息化水平測度的模型或方法有二三十種,馬克盧普法、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數法、國際電聯指標體系法、國際數據公司法、綜合信息產業力度法、信息化綜合指數法等。筆者在借鑒信息化測度方法的基礎上,將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對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進行評價。
二、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評價指標
根據前人的研究文獻,筆者對民航企業信息化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分級評定的方式,每一基本根據選定的評價模型和評價目的細分。筆者認為單純對擬評價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進行定性或者定量評價都是不全面的,定性評價過程中包含著大量的個人職業判斷,并且沒有相關的證據,而定量評價相較于定性評價則不夠直觀。為此,本文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進行研究。先用定性方法建立航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5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的公司會計信息化水平評價體系(見表1)。一級指標包括會計信息化戰略地位、基礎建設、應用情況、人力資源和效益指標。二級指標根據航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特點設置,二級指標由若干分解指標構成。在評價方法里,將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視為公司的會計信息化水平評價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定性評價為定量評價提供了前提,定量評價為定性評價提供了有力證據,兩者是互為驗證,互相促進的關系。出于這樣的評價思路,本文在融合定性和定量評價時,設置了動態修正的環節,使企業會計信息化評價更加準確客觀。
三、航空公司會計信息化水平綜合測度模型
將AHP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先用AHP法確定各評價指標特征權重,之后建立模糊綜合評價模型。
本文在運用AHP計算指標權重的具體步驟是:
1.評價小組專家根據層次分析法中的1-9標度法對一級、二級指標之間兩兩比較分別獨立地判斷其重要性,構建每位專家的判斷矩陣;
2.然后再根據五位專家各自的打分結果,取其加權平均值,得出加權平均后的判斷矩陣;
3.計算判斷矩陣,得出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4.檢驗每個矩陣的一致性。
南航的企業會計信息化評價為良好,在民航企業位居前列。三大航中,以南航的IT部門發展較為平穩,信息化建設承接性強。就整個行業的會計信息化表現出對公司的支持來看,南航與國航同處第一梯隊。南航的特點在于自主研發能力強、投入大、成果多。而國航的自主研發能力雖然相對弱,但是國航財力豐厚,投入更大,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四、我國航空公司發展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目前來看,會計信息化所產生的效應得到極大的表現,構建現代化信息集成平臺對于提高航空公司信息化建設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為中國民航下一步進行數字民航建設打下堅實基礎。航空公司未來財務信息化建設必須圍繞“統一、集成、精細化”的目標,穩步推進各財務系統升級、建設和整合。加強組織保障,按照項目明確具體的負責人和職責分工;利用財務核算核心系統(Oracle)升級的契機,結合軟件標準功能提升,梳理會計科目,統一主數據管理,將債權債務管理由余額管理提升到逐項交易的過程管理,提高Oracle與資金、實物資產、變動成本、機務、結算、租賃等系統的銜接度;全面梳理航空業務成本相關業務和財務結算流程,提出成本精細化管理系統的初步設計方案;結合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政策要求,設計規劃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體系。
【參考文獻】
[1] 吳沁紅.第八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綜述[J].會計研究,2009(7):86-88.
[2] 程昔武,紀綱.會計信息化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會計之友,2006(3):92-93.
[3] 王愛國,石貴泉.會計信息化水平測度與評價[C].中國會計學會第四屆全國會計信息化年會論文集,2005:206-214.
[4] 李剛,等.會計信息化理論研究熱點的回顧與思考[J].會計之友,2011(7):76-79.
[5] 李雷.會計信息化研究的性質與可能的研究問題[J].會計之友,2012(4):5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