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
摘要:小提琴作為歐洲最具魅力的樂器之一,有著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和優越性,而在我們越來越多的小提琴愛好者中,如何提高他們的演奏水平,培養出更多的小提琴人才,是我們小提琴教學者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從實踐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提高小提琴教學水平的幾個方面。
關鍵詞:小提琴 訓練 教學
作為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小提琴,它的藝術性、規范性和豐富的表現力是無與倫比的,被譽為“樂器皇后”,其音域寬廣,音色優美,表現力強。古今中外,許許多多有成就的藝術家都曾留下了小提琴的經典之作。現如今,小提琴擁有了眾多的愛好者,學習小提琴也成為很多孩子的選擇。小提琴教學不同于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科教學,而是以實踐為主的音樂教育。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小提琴獨特的特點,講究方法,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才能為我們國家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小提琴人才。如何提高小提琴的教學水平,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重視基本功訓練,培養學生過硬的基本功
關于基本功訓練的問題,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較小的孩子在基本功上不必有太多要求,可以先讓他們多接觸音樂,多練習演奏,而不至于學琴感到太枯燥,基本功等長大再練習也不遲。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基本功是小提琴演奏的基礎,在訓練開始就很重要,初始階段就要加強持琴、持弓等基礎性訓練,這就好比蓋房子,只有把地基打牢了才能建造質量過關的大樓。我們認為,后者是正確的。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試驗:有一個很聰明的人在聽了一場精彩的演講后,到了第二天早晨,他最多只能記住演講內容的30%,而第三天能記住的就不到20%了。這也是心理學上講的“遺忘規律”。所以,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功問題,就要在他還沒有遺忘時,教師加以不斷的重復再重復,以增強他的記憶,也就是基本功問題必須天天講、時時講。小提琴演奏有以下主要基本功:一是運弓;二是音準;三是揉弦;四是把位。基本功的訓練不僅初級階段要重視,后期到高級班時也應該更加強調。一些學生的不良習慣反復出現,就是因為在開始受到忽視而沒有從根本上改掉,時間一長便逐漸嚴重,導致大家對解決問題便失去信心,最終影響了小提琴技術的提高和發展。
二、重視技術方法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自學意識
基本功固然重要,但掌握了基本功,并不意味著就可以真正地演奏。基本功是基礎,但我們更要重視小提琴演奏技術的訓練,并且根據情況運用到實際的演奏中,這是小提琴教學的關鍵。
學生練習小提琴,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和技巧,尤其對勻、準、美的把握要非常到位,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勻、準、美”概念是著名小提琴教授林耀基提出的。這一理論要訣首先在于簡練,易于記憶,它把小提琴訓練中最主要的內容合理化聯系起來并加以精練。具體到小提琴的訓練方法,有交替練習法;加強運動量練習法;分類練習法;輕松練習法;慢練等。教師的任務則是盡量把復雜的技術問題簡單化,在講課時,要盡量少講深奧原理,而是清楚地、簡單地、肯定地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做,否則學生和家長都會感到無所適從。比如持弓對初學者來說就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技術環節,我們就可以把它簡化為幾個步驟來練習。
另外,我們掌握了各種方法的技巧,還應該根據樂曲的需要進行運用,適當準確地表現在演奏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提高學生的自學意識。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但是,教學主體卻是學生。學生學習小提琴,剛開始往往無論從演奏方法還是藝術風格方面,都會很自然地去模仿教師,這在初級階段是必要的,然而如果一直這樣,則是有害的。教師應該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教學,還應當逐步培養并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學會當自己的老師。
三、啟發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在互評中競爭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求知欲和理解力也隨之增強。在這個階段,可以給學生多聽一些古典作品,幫助他們分析作品,從而啟發他們的思維,讓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種方式能活躍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反過來又會促進自己的演奏能力。此外,我們在課堂教學時,還要注重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以競技游戲的方式啟發學生,并且為學生提供當眾表演的機會,其他同學則來點評,說出其優點和缺點。經常性的競技游戲,既鍛煉了“聽眾”的耳朵,又提高了表演者的心理素質。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促使學生共同提高,在快樂與輕松中學習,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
四、嘗試小提琴的集體課教學
一般來講,小提琴的教學方式,所用的基本上還是教師對學生這種一對一的形式,但目前,小提琴的集體課教學也已經開始普及并深入人心。集體課教學不同于個別課的教學,它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我們也可以在實踐中去嘗試這一新的教學模式。
集體課教學的優點是普及率高,可以節省師資力量,由于在課堂上把齊奏教學與個別檢查講解結合起來,所以能夠使大家互相觀摩、揚長避短,與此同時還能形成一定的競爭。另外,前面談到的提高學生的自身參與意識,這是集體課學習的關鍵。凡上課的學生都要非常自覺自愿的學習每一小節的內容,不但如此,同時還要開動腦筋跟著其它學生的學習內容走。由于集體課的人數較多,智力水平不一,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教師要盡量做到細致講解和分解練習。而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不但能增進友誼,還能提高學生的自學意識。集體課教學是小提琴教學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爭強好勝不甘落后的特點,促進了學生學習的過程,實現了一種平和的教學狀態,真正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自學積極性。
小提琴是一門獨特的音樂藝術,其教學也有其特有的規律。總之,只要我們立足實踐,認真研究小提琴的教學規律和特點,不斷總結經驗,并勇于改革和創新,一定能提高我們的小提琴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趙薇.學琴之路小提琴綜合教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2]中央音樂學考級委員會編.小提琴考級教程[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