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軍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化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的運用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之中。其中,利用計算機進行的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各大院校教學模式之一。所謂的多媒體教學就是將文字、圖片以及各類音頻等信息有機結合于一體進行的視聽一體化教學模式。該教育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單一性,無論是從教學的內容、形式、理念還是結構上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本文通過對多媒體技術背景下的中職音樂教學的現狀、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差異以及多媒體教學的局限性、多媒體教學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等四方面進行分析、探究,以期進一步地完善和發展中職音樂多媒體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中職音樂教育;策略
一、中職音樂教育的現狀
一段好的音樂不僅可以帶給人快樂,更能促進人們感覺意識的形成、情感的表現以及豐富的想象。因此,音樂憑借它獨特的趣味性、娛樂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國中職教育中的音樂課形同虛設,該現象主要是由中職教育的特殊性引起的。大多數的中職學院的辦學理念都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率為主要目的。更多的是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專業技術技巧的培養,將音樂等基礎性課程邊緣化。此外,在一些中職院校,音樂課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都比較單一,教學資源以及設備也比較缺乏。因此,導致部分學生對于音樂課不感興趣,音樂課也從一門基礎課程變為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
二、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差異
現如今,在我國的絕大多數中職院校的音樂課中依舊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以知識羅列和講授兩種教學形式進行授課,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灌輸,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最根本的區別在于多媒體教學是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化科技進行的視聽教學,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創新性,提高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更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刺激人們的感官機能,進而提高人們的記憶能力。這主要是因為在人們的學習記憶過程中,視與聽兩大感官起到的作用遠遠大于其他感官,如果將視聽兩大感官有機結合到一起,記憶效果也相當于提高了一倍,甚至更多。此外,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更直觀、更易懂,它利用圖像、音頻等信息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地表現出來,更有助于學生對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
因此,音樂課作為中職教育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對提高學生個人修養、陶冶學生的情操以及素質文化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那么,改變中職音樂課堂的單一性,打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成為了我國中職教育的首要任務。
三、多媒體教學的局限性
隨著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一些不足之處也接踵而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師生惰性的增加
近年來,在一些中職院校以及其他院校中我們發現,老師在進行授課時所使用的課件大多數都是從網上直接下載的,多媒體教學一方面減少了老師的勞動力,另一方面也助長了老師惰性的形成。部分老師在進行多媒體授課的過程中,學生還沒有被當前放映的幻燈片內容所吸收,他們就已經點擊鼠標換到下一張幻燈片了。這種現象的存在不僅減少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吸收和理解的時間,也大大削弱了學生對課件內容的印象。長期以來,導致學生產生上課不用認真學習,下課看課件就懂的心理,也大大降低了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
2.課件內容信息容量過大
隨著實際教學的運用,我們發現,由于課件內容信息容量過大、再加上課件的切換速度過快,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記憶有所下降。另外,許多老師在進行課件制作的時候,把重點放在課件設計上面,進而導致課件內容華而不實,影響學生對于學習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因此,需要構建傳統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模式。例如,在進行音樂聽辨鑒賞課時,將重要的音樂創作者的名字、曲目名稱以及創作靈感寫在黑板上,再將一些音樂資料和圖片制作成幻燈片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記住重點學習內容,還能在學習中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和鑒賞能力。
四、多媒體教學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的應用
近幾年,通過對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的中職院校的教學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發現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中職教育具有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多媒體教育豐富課堂內容以及加強教學的直觀性
音樂不同于語文和數學等課程,通過生動的語言和數字邏輯就可以將教學內容表達出來。音樂本身就是由多種音樂形式和內容共同構建而成的,相對來說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在進行音樂授課的過程中,老師往往需要向同學普及所教授曲目的創作背景、曲目內容以及音樂的實際演奏效果等。老師通過多媒體設備將這些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直接呈現在學生的面前,有助于學生與作者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增強學生對曲目節奏、音調等多方面技巧的掌握。
2.激發學生的記憶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老師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再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大大地降低了課堂板書的時間,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另外,實行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加大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增加課堂信息的容量。例如,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的鑒賞課程的教學,在現實教學過程中,老師是無法做到將所有的民族以及西洋樂器拿到教學課堂讓學生親自感受樂器的構造、音色、音調以及演奏效果的。但是,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將各類樂器的圖片繪制成一張一張的幻燈片,在樂器圖片的基礎上鏈接樂器自身的音調,只要點擊樂器圖片,就能感受到真實樂器的演奏。另外,老師也可以通過插入演奏的視頻讓學生進行欣賞,有效地做到視覺與聽覺的有機結合,有助于刺激學生的感官機制,促進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記憶和掌握,同時還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樂器學習的欲望。
3.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傳授與學”兩方面的發展,忽略了學生自身對音樂所抱有的態度、意識,有些同學喜歡音樂,渴望有一天能夠用自己的雙手和思想去創作音樂,傳統的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欲望。而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大量的“音樂創作”軟件也應運而生,借助計算機的力量,利用該類軟件可實現學生自主創作的愿望。具體過程:學生在該軟件上進行譜曲,每一次的音符填寫就代表著一個樂音,等到學生填寫完畢后,軟件可以將整篇譜曲演奏出來,學生可進行試聽,幫助自己進一步地改進。
五、總結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模式,有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將多媒體教學合理地融入到中職音樂教學課堂中,打破了傳統中職音樂教育的局限性,增加了中職音樂課堂的趣味性,進而提高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增強了他們對曲目的音色、音調的辨別能力以及對曲目內容、形式和創作靈感的感知能力,進而培養了學生的感悟能力、欣賞能力以及審美能力。總之,多媒體教學作為對傳統教學的優化,需要老師根據自身以及學生的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本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提高教學質量的原則,將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有機結合,將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宏.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中職音樂教學的實效性[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3(6):20.
[2]張翰玉.淺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音樂教學中的優勢[J].甘肅高師學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