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海軍
摘?要:體育游戲是游戲與體育活動相結合,從游戲中發展和派生出來的,是以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為目的,有鮮明的教育教學意義的現代游戲形式。體育游戲融體力開發和智力開發于一身,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可以培養學生遵守紀律、朝氣蓬勃、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機智、勇敢、果斷、頑強等優秀品質,深受學生喜愛,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
關鍵詞:體育游戲;興趣;應用;練習
游戲不僅充滿著樂趣,還能使小學生在游戲中得到激勵,并從中受到品德的教育。目前,我們的游戲教學方法單一,制約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認為,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應該在游戲的教學方法、有效練習上多下工夫。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中小學教育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而教學生學會做人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學會做人,首先要學會處理人際關系,體育教學中通過游戲教會學生處理好人際關系是一條好途徑。
在組織小學生體育游戲中,為了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允許學生自主選擇,結合成“好朋友組”參加游戲,允許他們在游戲中喊叫,讓其宣泄情感,使學生從被動接受指派形成的人際關系中解脫出來,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主動參與競爭的意識。下面就以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東方紅小學校本教材中的幾個游戲教材為例談談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1.趕豬
我在二年級進行實驗,將班級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選用自編游戲“趕豬”。2個組均按相同的過程進行教學,在組織形式上的不同之處是對照組做游戲時采用以教師指派方式組成4個小組進行游戲,實驗組則讓學生自由結合成4個“好朋友組”進行游戲。
對照組按教師示范,用小墊子搭成“豬圈”,形式單一,沒有多大創新,學生的游戲興趣也一般;實驗組除按教師示范用小墊子搭成“豬圈”外,還出現形式多樣、富有創造性的“豬圈”,學生興趣高漲,課堂氣氛活躍。
2.耐久跑
小學生對充滿童趣的游戲有極大的興趣,但對進行耐久跑這樣的練習時其興趣往往不能持久。在耐久跑途中創設情景,插入游戲,不斷變換練習環境,能使學生對耐久跑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校園地形和周邊自然及社會環境,設置障礙物,進行奪紅旗跑、運送“炸藥包”等,還配上音樂,利用教學道具,讓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中練習跑步,提高跑的能力。
小學生的好勝心和自我表現欲很強,根據這一心理特征,在耐久跑中,學生成績提高時及時表揚獎勵,會使他們越跑越有勁,也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進一步提高耐久跑的教學質量和運動成績。
3.找朋友
學生可根據老師布置的內容和要求,采用游戲“找朋友”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組合,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教師在學生的自由選擇中,可以發現他們的不同特點和組織才能,指導培養“小先生”,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組合成“好朋友組”后進行游戲活動,學生表現得異常興奮,各自迅速與自己的好朋友圍在一起,交往的愿望得到滿足,學生爭相討論,如何在游戲比賽中,團結一致,戰勝對手。暫時失利時也能不甘落后,商討下一輪游戲迎頭趕上的對策。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團結合作的樂趣,提高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學習不但同自己的“好朋友”團結合作,還團結更多的同學一起玩,為孩子們日后樹立良好的團隊精神奠定了思想基礎。
4. 小球追大球(傳球比賽)
通過活動性游戲還能培養學生團結互助、機智、勇敢等優良品質,還能培養學生步調一致,聽從指揮的良好作風,這些作風的培養都可以在體育游戲中逐步形成。例如傳球比賽,課前準備一個小球,一個大球。教師把小球給第一小組第一人,大球給第一小組最后一人。游戲開始,持小球的同學迅速將球向后傳遞,持大球者將球傳給同桌,再由同桌將球向前傳遞,第二行的第一人傳給第三行的第一人,再由前向后傳遞。如此依次進行。當小球追上大球時,大球在誰手里誰就算失敗,并表演一個節目,然后小球放在失敗者手中,大球再向后隔一定距離再開始傳球,游戲繼續進行,全班都已傳到尚未追上大球時,則游戲從相反的方向重新開始。
小學生既是自然人,又是社會人。在游戲過程中,通過彼此之間相互交往,他們滿足了情感交流,促進了彼此之間的和睦相處,并從中獲得合作的力量,從而逐漸學會了做人,可以看出,游戲對教會小學生如何做人,培養其綜合素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體育教學中尤其應廣泛推廣游戲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