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摘要】目的分析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社區獲得性肺炎52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對甲組26例治療時應用阿奇霉素,對乙組26例治療時應用頭孢曲松。觀察甲組和乙組的治療效果,并比較。結果甲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乙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乙組,治療有效率高于乙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應用阿奇霉素治療,能夠迅速改善臨床癥狀,治療有效率較高,且不良反應少,值得推廣。
【關鍵詞】社區獲得性肺炎;阿奇霉素;頭孢呋辛;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63.1【文獻標識碼】B
在院外由病毒、細菌、支原體和衣原體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稱為社會獲得性肺炎[1]。該病屬于呼吸科感染性疾病。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均可引起病情惡化,造成不良后果[2]。臨床上治療該病時常選擇頭孢曲松,但療效較不理想,靜脈給藥后,患者易出現嘔吐、惡心、靜脈炎和腹瀉等不良反應。阿奇霉素是一種抗生素,屬于大環內酯類。現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社區獲得性肺炎52例患者,對其臨床治療方法和效果進行總結性分析,并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搜集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社區獲得性肺炎52例患者,隨機分為甲組和乙組。甲組共26例,平均年齡是(46.58±15.26)歲,年齡范圍是21-73歲,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別是15例、11例,平均病程是(3.95±1.05)d,病程范圍是1-7d。乙組共26例,平均年齡是(46.28±14.20)歲,年齡范圍是22-72歲,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別是14例、12例,平均病程是(3.58±1.12)d,病程范圍是1-8d。甲組和乙組的一般臨床資料相比,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甲組治療時應用阿奇霉素。芙琦星(阿奇霉素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10606,包裝規格125mg:2ml),取阿奇霉素溶于5%葡萄糖500ml中,充分混合后,以濃度1.0mg/ml-2.0mg/ml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日1次,共5d,每次滴注時間應>60min。5d后,改為口服治療。阿奇霉素片(國藥準字H20033298,包裝規格125mg),每日1次,每次0.5g,共10d。對乙組治療時應用頭孢曲松。海曲松(注射用頭孢曲松鈉,國藥準字H46020482,包裝規格1.0g),取2g頭孢曲松溶于40ml5%葡萄糖中,充分混合后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每日1次,共10d,每次滴注時間應為10min-15min。
準確記錄甲組和乙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觀察用藥期間兩組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比較治療效果。
1.3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癥狀消失時間
甲組發熱消失時間平均是(4.5±1.2)d,咳痰消失時間平均是(6.3±2.1)d,咳嗽消失時間平均是(6.4±1.6)d。乙組發熱消失時間平均是(5.9±1.8)d,咳痰消失時間平均是(8.0±2.3)d,咳嗽消失時間平均是(7.9±2.4)d。甲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乙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不良反應
甲組2例用藥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發生率是7.69%,其中1例頭暈,1例嘔吐惡心。乙組5例用藥期間出現不良反應,發生率是19.23%,其中1例頭暈,2例嘔吐惡心,1例注射處疼痛,1例頭痛。甲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乙組,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治療效果
甲組治療有效率是96.15%,其中1例無效,占3.85%;10例好轉,占38.46%;15例有效,占57.69%。乙組治療有效率是80.77%,其中5例無效,占19.23%;12例好轉,占46.15%;9例有效,占34.62%。甲組治療有效率高于乙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社區獲得性肺炎臨床癥狀較多,主要包括前驅癥狀、肺外癥狀、全身毒血癥、呼吸系統癥狀等,并伴有肺部體征。前驅癥狀發生率約為31-65%,常表現為鼻流清涕、咽部異物感、鼻塞、聲音嘶啞、輕度咳嗽、咽干咽痛等[3]。全身毒血癥樣癥狀包括頭昏頭痛、寒戰畏寒、發熱、嘔吐惡心、體乏等。該病對患者身體健康影響較大,大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必須予以重視,及時治療。阿奇霉素能夠同敏感微生物50s核糖體亞單位相互結合,對其蛋白質合成進行干擾,抗菌譜更廣泛,對多種支原體、革蘭陽性球菌、嗜肺軍團菌、衣原體等起到抑制作用[4]。該藥物作用持久,半衰期較長,且不良反應較少。國內有研究主張,對該病患者應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治療有效率可達90%以上,療效確切。在本文研究中,對甲組應用阿奇霉素,對乙組應用頭孢曲松。結果顯示,甲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短于乙組,其中發熱消失時間平均是(4.5±1.2)d,咳痰消失時間平均是(6.3±2.1)d,咳嗽消失時間平均是(6.4±1.6)d,表明阿奇霉素能夠迅速改善患者癥狀。甲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69%,乙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9.23%,甲組較低,表明阿奇霉素治療安全性較高。甲組治療有效率為96.15%,乙組治療有效率為80.77%,甲組較高,表明阿奇霉素治療效果顯著。本結果與相關研究基本一致,提示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時,給予患者阿奇霉素,治療效果較好,且不良反應少,癥狀消失快。
綜上認為,阿奇霉素在社區獲得性肺炎治療中應用效果顯著,且有效可靠,安全性較高,應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 安曉武,王曉玲,胡樹名,等.阿奇霉素治療小兒社區獲得性肺炎60例的回顧性分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15(12):52-53.
[2] 姚瑞嶺.阿奇霉素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臨床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11(18):68-69.
[3] 金再紅.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40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3,10(16):54-55.
[4] 張丙奎.阿奇霉素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30例臨床分析[J].青海醫藥雜志.2013,19(2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