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已經成為現代學校發展的生命線。而體育教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占了相當重要的地位;把音樂與體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來進行體育教育教學的獨特教學藝術也越來越為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所認同。本文將從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對音樂欣賞的角度出發,淺談音樂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減輕貧乏的運動訓練帶給學生的疲憊感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音樂;體育教學;有機結合;情感體驗
一、在課堂中引入音樂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李吉林老師認為“音樂是一種抒情性極強的藝術形式,它通過樂曲中力度的強弱,旋律的起伏變化,以及節奏的抑揚頓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獲得比其它藝術形式更為直接、更為生動的感受?!痹隗w育課堂中引入音樂運用,有利于教學順利進行。首先學生自身的需要。我國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學生們或多或少受到過一定的藝術熏陶,特別是在音樂方面,又有一定的基礎,大多數中學生有喜歡音樂,而在體育教學中引入音樂,符合學生的自身需要。其次,教師教學的需要。傳統體育課的教學方法是由教師講解示范,喊口令組織學生練習,特別是在鞏固加強練習時,教師累得口干舌噪,學生也枯燥無味。如在課堂中引入音樂,學生只要聽音樂節奏練習,不需要教師喊口令,學生就會自己在優美的音樂節奏中做動作,而教師在一旁指導就行了。這樣不但學生學習有興趣,教師也輕松的課堂環境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學生引導上,不但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從而也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二、音樂能充分調動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體育興趣是指學生力求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學習或身體鍛煉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基本動力之一。瑞士音樂家達爾克洛慈確立了身體運動反應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他認為學習音樂,應是體態律動,音樂從身心兩方面同時進入去訓練學生。特別是學習節奏,必須依靠身體大肌肉的運動反應。而且這樣身體運動反應必須與個人內心對音樂的反應緊密聯系。人的情感的產生和發展,依賴于一定的情境。音樂較重緩慢的曲調、明快的節奏,未成曲調先有情,能給他們更為直接、更為主動、更為豐富的感受,它所喚起的聯想是從情感激發中自由展開的,能幫助學生們克服在練習中所帶來的種種困難。
優美和諧、悅耳動聽的音樂能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在課的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以及在舞蹈、韻律操的教學中,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做各種走、跑、跳的練習,在節奏鮮明的音樂伴奏下教舞蹈、韻律操,學生精神飽滿、情不自禁,不僅課堂氣氛活躍,對體育教學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首先、音樂能安撫情緒,提高學生注意力;其次、音樂能創設情境,渲染情感;最后,利用音樂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生動活潑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中感受各種美,從而加深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音樂有利于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音樂有節奏、有色彩、有旋律,通過對大腦皮層的刺激,改變腦電波,從而可以調節和穩定人的情緒。根據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引進恰當的音樂,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課堂氣執、振奮精神、陶冶情操,喚起參與活動的信心和激情,促使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得以充分發揮,更主要的是幫助提高聽者的協調能力和記憶能力,達到提高練習效果的目的;有利于體育教學基本任務的完成。
根據英國《 泰晤士報》的報道,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的運動心理學家科斯塔斯卡拉吉奧吉斯的研究發現,合適的音樂能使一個人的運動成績提高20%。他認為,跑步時聽著節拍同身體運動節奏一致的音樂效果會很好。卡拉吉奧吉斯認為,背景音樂也可以使一個人的運動成績提高。他說,在運動之前聽聽音樂會使運動員處于一種最適宜的興奮狀態。例如:在跑步的節奏中,節奏越快,步時越短,成績就越好;反之,節奏越慢,步時越長,成績就越差。因此在進行短跑練習時,引入音樂來練習的節奏感,使他們逐漸加強跑步的節奏感,并反復練習,使動作逐漸完善和規范,最終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從而提高運動成績。
四、音樂能放松心情,消除運動中帶來的疲勞
(一)在課堂教學中,適時的引入音樂,能給學生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有助于克服對障礙物的懼怕心理。
(二)在教學過程中,多聽一些歡快活潑有鼓舞性的音樂,會使機體的植物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產生興奮,心跳加快,心臟活動加強,肝糖的動用較多,改善人腦和肌肉的供血達到緩解或解除人腦抑制狀態的日的。使注意力集中,情緒高昂,
肌肉的緊張程度增加。從而達到消除疲勞,推遲極點出現的目的。
(三)音樂對學生的不良情緒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由于不能達到目標或要求,不能順利的完成學習任務,他們的心情受到影響,使其會產生緊張,煩跺,焦慮等不良情緒。這時音樂的使用可以給人無窮的力星,當一個人緒低落時,忽然聽到雄壯的音樂,(例如《 團結就是力量》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等)由十情緒受到感染,當一個人的情使他們的心靈受到的觸動,他的情緒會慢慢地高漲起來,這時就具備一定的信心完成學習任務;當心情緊張煩躁,焦慮時,聽到優關舒緩的音樂,他的情緒會逐漸安定下來。
(四)音樂是消除疲勞的“良藥”
在體育課中,學生的運動,讓學生的身心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和鍛煉,可是,一長時間的運動也給學生帶來了疲乏感。音樂對大腦邊緣系統和腦十網狀結構有直接的影響,它可以通過一定的節奏,速度和音調對人起到鎮靜,興奮,鎮痛,調節心率,降低血服等作用。在體育課中,當學生感到疲勞時一可以適當播放輕音樂,如《 月光下的鳳尾族》 、《 星光》 等等。
五、課堂教學中運用音樂,有利于中學生的體育美育教育
在新課程教學的武術章節中,我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在準各部分練習我配上健康、激昂、節奏感強的音樂,讓學生在激昂的氛圍中,認真地完成練習,使頭, 肩、髓等關節及全身得到充分的仲展活動,讓肢體語言音樂的流動中充滿“神韻”。學生感到新鮮、有趣、輕松,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在音樂的影響下,可以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激情,和對美的追求,這樣音樂和學生自身的情感和諧的結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體育形象,從而使學生從中得到美感,提高審美能力,培養正確的審美觀??梢灶A期將音樂引入體育教學之中,將成為今后體育事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白古以來,音樂與體育就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的,只有在體育教育中滲透音樂,體育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特別是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把音樂和體育巧妙的結合起來,不但更能提商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體育的興趣,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把真正的美傳給了學生,作為新一代的教師,特別是休育工作者的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音樂,研究音樂,運用好音樂,把音樂寓于體育教育教學當中,創造良好的體育環境,才能在體育教學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作者簡介:徐天學,從事體育教學工作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