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
摘 要: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網絡豐富了人們生活工作方式,并且對人們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觀念產生了深刻的變化。網絡的出現,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打破了以往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限制,逐步成為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載體。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網絡環境;創新
網絡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來講,相關從業者應當充分發揮網絡作為作為新媒體的重要載體,突破原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限制,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逐步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加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價值取向的廣泛傳播,提高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整體素質,實現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發展。
一、網絡的內涵、特點和現狀
1.1網絡的內涵
人們通常所說的網絡是指局域網。由LAN再延伸出更大的范圍,延伸至國家和世界,則通常被我們稱之為廣域網,這些網絡則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維護。人們平時使用的Internet是有無數的LAN和WAN構成的。因特網除了提供它們之間的連接之外,無需人員對其進行維護。在Internet 是沒有種族,國家之分的,只要連接上去,任何一臺電腦都是一樣的。網絡的出現,拉近了各世界人民的聯系,使世界人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
1.2網絡的特點
結合到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筆者認為,互聯網主要存在如下特點:虛擬性、全球性和開放性、共享性和免費性、多樣性,這些都為很多行業或模式的創新帶來了利好,思想政治教育也應當與時俱進、因勢利導,利用互聯網為教育服務。
1.3網絡的現狀
伴隨著網絡的發展,我國的網民數量連年在上升,發展迅猛。不難發現,中國的互聯網事業在蓬勃發展,網絡拉近了人民的距離,密切了人們之間的聯系,人們可以通過網絡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料,也可以通過網絡發表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意愿,人們更多地參與到網絡生活中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
二、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2.1網絡實現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主體上的融合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融合,主要是指兩者擺脫了年齡、職業、身份地位等一系列的限制,每一主體和客體都可以使用網絡,在網絡的世界里,自由地查詢信息,學習知識,從網絡中獲得影響,更加主動地成為受教育者。在網絡的世界里,人們更自由地把自己的想法,觀點,態度傳播出去,影響其他的人,自己在這個過程中使自己又變成了一個教育者。在網絡的世界里,人們不滿的情緒在網絡上得到了宣泄;同時又把自己的快樂傳遞給了更多的人;人們的這兩種身份相互交替、互動,實現了感情和心靈的溝通,同時也實現了知識的有效傳播。
2.2網絡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樣化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里,主要是教師通過講授來實現的,而網絡的出現極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方式。網絡在吸取傳統方式的優點之余,把文本、聲音、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資源混合在一起,給人們帶來的更多的是視覺、聽覺的刺激,在浩瀚無垠的知識國度里,人們只需要通過簡單的鼠標操作,就可以查詢、獲取到需要的知識。
2.3網絡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時空性
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人們需要到特定的地方,特定的時間,接受指定人的教學,而網絡的出現,則打破了這種限制。主體可以利用網絡完成這樣一系列學習。因為網絡的出現,實現了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學校的學生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可以在線進行溝通、咨詢和交流,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打破了以往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種種限制。
2.4網絡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網絡的出現改變了以往學生的學習習慣,拓寬了學習的渠道,除了課堂學習之外,學生們可以在網絡的世界里尋找自己想要的資料,知識等內容,通過視頻、語音、文本等多種形式強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深刻理解,在充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的同時,實現同學們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深刻領悟。
三、加強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3.1加強技術支持,改善網絡環境
網絡有其獨特的特點,沒有人能對其進行統一的管理,但是可以通過改進網絡技術,建立健全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首先,國家需要重視網絡的建設和管理,政府應當采取適當的技術措施,阻止垃圾信息和非法信息的傳播。其次,加強對網絡方面相關技術的研究,凈化網絡環境。
3.2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網絡,堅持與時俱進
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建立一支網網上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顯得尤為關鍵。對于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不但要求他們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同時也應當掌握計算機的基本理論并能熟練的進行操作。當今的人們更喜歡在網絡上運用QQ、微博、微信等工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針對網絡發展的新趨勢,筆者認為,應當加強這方面的建設,利用好這種網絡資源。拓寬渠道,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整理、處理群眾的思想動態,堅持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3.3強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進性
網絡文化的廣泛傳播,實現了社會意識形態的多元化。隨著網絡的發展,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呈現了繁榮的景象,各種思潮相互碰撞,各種社會思潮通過網絡的傳播,對人們的思想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人們思想行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強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性地位。
3.4利用網絡開展心理咨詢
網絡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現在日益嚴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堪憂。利用網絡可以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傳統的心理咨詢方式相比,利用網絡開展的心理咨詢活動,更加有利于尊重咨詢者的情感和隱私,相比之下,人們更愿意接受利用網絡開展的心理咨詢活動。
四、結論及建議
總之,面對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新挑戰,必須保持高度的重視。筆者認為,面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當主動學習網絡知識,推廣網絡技術,構建一個新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體系,開創網絡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蘇志芳,包阿東,吉日嘎拉.網絡環境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