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研究中職院校教師心理契約問題,一定要結合我國當前中職院校教師的實際情況,從其歷史和自身特點以及師資規劃、工作分析、招聘、考核、培訓開發、績效管理等心理契約的相關影響因素與青年教師心理契約的關系進行分析。另外,中職院校教師心理契約破裂與違背的表現和原因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本文簡單分析了心理契約的建立對中職學校和中職教師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中職院校;心理契約;作用
中職教師與學校組織心理契約的建立,能夠使教師提高組織承諾,履行教師義務責任;同時,能夠使學校通過教師預期做出有效、有針對性的措施。曾有學者提出,構建和諧的心理契約能提升高校師資管理效能。同樣,心理契約的建立對中職學校和中職教師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中職教師對學校組織的滿意度。
員工滿意是指一個員工通過對企業所感知的效果與他的期望值相比較后所形成的感覺狀態,是員工對其需要已被滿足程度的感受。員工滿意度是指員工接受企業的實際感受與其期望值比較的程度。即員工滿意度=實際感受/期望值。
中職教師對學校組織的滿意度是他們對學校應履行責任完成情況獲得多大程度的滿意感,這是一種主觀評價,滿意度的高低取決于中職教師的期望與現實效果的比較。比如,聘用教師與在編教師在身份、待遇上有很大差距,自然會表現出不滿意,此時,如果學校組織能夠及時與聘用教師溝通,構建良好心理契約,可以使這些教師提高思想認識,減少對工資福利的過分依賴;同時給予競聘機會,讓聘用教師有盼頭,不放棄希望,無形中也使他們對學校的滿意度增強。在工作過程中,中職教師的需要得到滿足,或者他們的回報與預期的目標接近,學校組織能領會和滿足中職教師這些不明顯而又微妙的心理期望,履行心理契約,那么他們對學校組織的滿意度就高。中職教師對學校的滿意度將直接影響他們的工作態度、工作績效和離職傾向,同時又間接作用于中職生,從而最終影響中職學校長遠的發展。
二、有利于提高中職教師對學校的忠誠度
中職教師在職業前期對教師角色和學校存在很大不確定,更需要學校組織和中職教師構建良好的心理契約。當中職教師與學校建立的心理契約形成心理期望時,他們就會激發自身潛力,努力履行自己對組織的責任義務,并最終勝任職業角色和達成目標,在此過程中,增強了他們對學校的忠誠度。即當中職教師預感自己可以獲得組織所許諾的勞動報酬和晉升計劃時,他們就會對組織表現出回應,即表現出忠誠于學校。心理契約能讓中職教師以自身期望為標準,審查自身和學校的發展,不斷調整自身行為以適應環境變化,將個人的職業發展目標融合進學校目標當中,提高對學校的忠誠感和信任感,降低自己的離職傾向,真正把學校當成實現自己職業理想的平臺。
三、有利于促進青年教師不斷的自我發展
學校組織與中職教師建立的這種以互相信任為基礎的心理契約,能夠促使中職教師兌現自己的組織承諾,激發他們自身潛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和能力。它就像一個無形的引擎,激起教師不斷追求自我發展,滿足自我的需要,在福利待遇、教學研討、崗位晉升等方面實現自己的追求。
四、有利于完善學校組織對中職教師的人本管理
在學校組織管理中,正式的合同很難涵蓋教師管理的方方面面,硬性的規定需要彈性的管理措施來填補,心理契約培植的校園文化、高度的凝聚力以及誠實守信等方面彌補了“文件契約”在實施過程中的欠缺。心理契約雖然是無形的,卻同有形的一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是連通中職教師和學校組織之間信任關系的紐帶,是學校組織對中職教師管理的基石,是能更好地完善學校組織對中職教師的人本管理的重要保證。
中職教師在學校組織中有自己的情感需求,有自己的職業理想,有對來來的期望;他們希望在工作中能積極創造,發揮特長,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獲得認可;同時,他們希望自己在一個互相尊重、平等、和諧、團結的文化氛圍中工作,去履行自己的責任義務。學校組織應該清楚中職教師的期望,在這種期望下與其建立心理契約,完善對中職教師的人本管理。作為一個知識密集型的組織,對有文化涵養的中職教師的管理,更應該考慮到“人”才是核心,更應該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去管理和開發人力資源。這種人本管理是在尊重每位中職教師的人格獨立與個人尊嚴的前提下,提高中職教師對學校向心力、凝聚力與歸屬感。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如果違背中職教師心理契約,那么可能會產生相反的后果,會給學生的正常成長和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相關研究表明,心理契約的違背和破裂通常會對中職教師的后續行為產生消極影響。心理契約的違背是指個體在組織未能充分履行其在心理契約中應承擔的責任的認知評價及相應情緒體驗,它只是一種主觀上的體驗。學校組織如果不能充分認識中職教師心理契約的違背的影響因素,不重視違背心理契約潛在的消極作用,將會給管理帶來嚴重的后果。具體表現為:
1.導致離職行為增加。中職教師與學校的心理契約破裂,會使他們對學校感到失望,會使他們的離職行為增加。當中職教師認為在學校前途激茫,對個人發展不利,他們就會尋找更好的工作,尋找更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的地方去施展才華。他們會四處打聽消息,投簡歷托關系,想盡辦法離幵學校。
2.導致工作效率低下。中職教師與學校的心理契約破裂,即使教師沒有離職,其日后的工作態度將發生改變。他們不僅降低自己職責內的工作效率,同時對額外的工作(如加班、額外的責任、幫助同事完成工作等)更會推矮,敷衍了事。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會長期影響著中職教師,同時也會阻礙學校的整體發展進度。
3.出現違反學校行為。中職教師與學校的心理契約破裂,還會進一步導致他們做出過激的行為。當學校未能如實滿足教師的期望,他們可能出現違反學校組織秩序的行為(如指責謾罵、傳遞壞消息假消息、破壞財務或關系、偷竊、打擊報復甚至攻擊等)。無論中職教師產生哪種反應,對學校的發展和管理都有負面影響;同時,給學校組織文化建設帶來難以挽回的后果,包括失去動力活力、失去彼此信任、效率效益地下等等。因此, 中職學校管理者有必要對教師的心理契約進行研究,采取一些積極可行的、有針對性的措施,來避免因心理契約違背的中職教師出現各種問題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劉永琴.改革背景下的高校教師心理契約管理[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09(02)
[2] 欒婉娜. 高校教師心理契約形成過程研究[J]. 中國成人教育. 2009(14)
[3] 樊榮. 高校青年教師管理心理契約違背問題的研究[J]. 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9(03)
[4] 王海威,孫林. 大學教師心理契約的特征及其管理對策[J]. 中國高教研究. 2009(10)
[5] 劉牧. 心理契約理論與我國高校高水平青年教師的培養[J]. 現代教育科學. 2006(01)
作者簡介:楊瑋奇(1988-)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現為東北師范大學學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應用心理學。endprint